(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東一名80多歲的阿嬤三年前會陰部長肉瘤,且越來越大,因位於私密部位,害羞而遲未就醫,經孫女陪同至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看診,醫師古妃君以簡單外科手術切除約5公分大的肉瘤,經化驗為良性上皮纖維息肉,解除阿嬤長期困擾。而這也是古妃君醫師在東基看診半年來,遇到的第四個良性上皮纖維息肉案例。 古妃君表示,阿嬤患有糖尿病,直到兩年前因肺炎住院時,發現會陰部皮膚腫瘤慢慢變大,但長的地方太過私密,一直不好意思看醫生,直到親手帶大的孫女因巴氏腺囊腫到東基婦產科看診,手術癒後,鼓勵阿嬤也就醫。外陰搔癢、刺痛伴隨皮膚白化 可能是癌上身 阿嬤上了內診台,就見一顆約5公分大的皮膚腫瘤,垂墜在中央鼠蹊部位置,外觀著實嚇人,安排進開刀房,經局部麻醉、簡單外科手術切除,阿嬤術後一周回診,恢復狀況佳。但阿嬤手術當天聽到身旁有男性聲音,擔心地詢問古妃君是誰開刀,知道是由醫師開刀,男聲為護理師後,才放下心。 古妃君表示,這種上皮纖維息肉在外陰部其實是相當罕見,通常是形成單一的皮膚結節,發生原因仍舊不明,但已確認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或性行為無關。臨床經驗上,已有其他三名女性有同樣的病理發現,最年輕28歲。 不少女性和阿嬤一樣,遇有外陰部問題,往往難以啟齒,羞於就醫,而延誤病情。例如外陰癌的症狀,多數一開始有搔癢和刺痛感,常伴有皮膚白化的改變,雖然發生率低,銀髮族女性仍不得輕忽其可能性。 常見搔癢與起疹 可能是長時間未換衛生棉或內褲太緊女性外陰部除了腫瘤問題,最常見的是搔癢與起疹子,尤以濕疹類最常見,多數是接觸過敏原,例如過度使用清潔劑、長時間未更換衛生棉或護墊。長期搔癢有可能是內褲過緊摩擦,容易使皮膚增生變厚,產生染色素斑。若嚴重搔癢則易影響睡眠與情緒,甚至影響配偶間的關係。 陰唇部位若發現紅腫小丘疹或膿胞,且按壓時會疼痛,則可懷疑是否為毛囊發炎。若紅腫部位接近兩側下方陰道開口的部位,可能是巴氏腺囊腫。陰道內也可能發炎,常併有外陰部搔癢,若伴有豆腐渣狀分泌物,為念珠菌感染的典型症狀,好發在生理期之後。一旦反覆出現症狀,應檢視平時喝水量是否足夠、是否愛吃甜食、作息不正常,若是家族史,應留意有無糖尿病的可能。 會陰部若出現成群小水泡且有刺痛灼熱感,多因單純皰疹所引起。由於病毒深藏於神經中,無法根治,常會在勞累、壓力大時反覆發作。另外,常見病毒性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疣(俗稱菜花),主要以性接觸傳染為主。而外觀為粉紅或肉色乳突狀突起,大多沒有症狀,治療可選擇外用藥膏或是電燒手術治療。 外陰部保養 天然植物油就很好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防更勝於治療。平常就要注意外陰部保養,首先,衣著方面,應盡量寬鬆,材質以透氣棉質最佳。清潔方式最好是單純的清水清洗,不需要特別的清潔劑,且忌用太熱的水。清洗之後,輕輕拍乾,可使用單純的天然植物油(例如橄欖油、椰子油或凡士林)輕塗外陰皮膚,就有很好的保養效果。飲食方面,健康飲食、足夠的水分、減少糖分和加工品食物、維持良好作息和運動習慣,提升自我免疫力,更是最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