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高鹽

吃多高糖高油 更易營養不良

吃多高糖高油 更易營養不良#高油高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最近常看到某維他命公司以銀髮族為對象,大肆在電視廣告裡推銷「隱性飢餓」(Hidden Huger)的概念,說服這些老人家服用該公司的複方維他命,廣告說,因為飲食不均衡可能欠缺某些「微量元素」或「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營養素」。 因食物不足與偏頗 造成營養不良我覺得這家維他命公司的行銷手法很高明,利用「混沌不明」的醫學用語來引發民眾的恐慌或興趣,從而購買他們的產品。只是銀髮族們真的面臨這些狀況嗎? 首先提出「隱性飢餓」概念的人,是1964年智利學者埃莫西約(Hermosillar)等人,他們在某個醫學研討會裡,談到智利人民因食物不足與偏頗,造成營養不良。他們將會議資料集結於智利的醫學期刊,題目是〈智利的營養不良或隱性飢餓〉(Undernourishment or Hidden Hunger in Chile),這是「隱性飢餓」第一次出現在醫療用語中。 體內缺乏應有的營養素 自然壽命較低我們可以在醫學期的搜尋引擎PubMed裡發現,這之後的幾十年,學術期刊所討論的「隱性飢餓」,多半是第三世界或未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問題,肇因於糧食生產不足,使得那裡的群眾不能達到身體對食物的基本需求。即使外表看起來還可以,但是體內缺乏應有的營養素,自然壽命較低,還容易罹患某些因維他命或微量元素缺乏而產生的疾病。 食物普遍不足與單調即便有學者研究,希望國際正視此一問題,但是從聯合國與澳洲、美國等學界齊心統計的「全球隱性飢餓地圖」(Global Hidden Hunger Maps,二○一三年PLOS ONE網站公布)來看,我們依舊發現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包含非洲、拉丁美洲等)還是因為食物普遍不足與單調,存在不能忽視的「營養不足」的情形。 二○一三年,在德國斯圖加特•霍恩海姆(Stuttgart Hohenheim)舉行的「國際隱性飢餓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dden Hunger)特別指出,許多食物充滿著高糖、高脂,而且沒有辦法添加新鮮蔬果,使得食用的人有營養方面的問題。這樣的食物往往特別便宜,使「營養不足」變成低社會階級不可避免的宿命,尤其當對象是孩童及婦女時,問題更棘手。 生活型態、沒有運動造成代謝症候群臺灣面臨的問題不是食物不足與單調,而是我們不知節制的生活型態,加上沒有適當運動所造成的「代謝症候群」!更嚴肅的課題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維他命嗎?我寫了不少文章說明維他命的由來,提到它們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缺乏某些食物中的營養素,產生了許多疾病,例如腳氣病、壞血病、夜盲症等。若因此把維他命歸類成藥品,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們最初就用於治療「營養缺乏症」,而非用來養生保健、甚至預防疾病。 (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大魚大肉注意!耗氧恐致癌

大魚大肉注意!耗氧恐致癌#高油高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高鹽食物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理是──鹽具有降溫效果,廟會時,信徒們抬神轎過火,赤腳踩過火紅炭火前,一定會先撒下大量鹽巴,因為鹽可以冷卻炭火,如果習慣吃太鹹的食物,鹽巴進入微循環產生吸熱效應,微血管冷卻收縮後,血液運送氧氣的效能就會變差!細菌掠奪糖分後 容易破壞身體糖則很容易產生高溫與高酸,而高溫與高酸都是增加身體發炎的因素,對身體的傷害不比安非他命低,難怪有國際組織打算立法限制糖的使用,糖是細菌容易利用的食物,細菌掠奪糖分後,藉著發酵產生酸性,直接破壞身體(耗氧過量)。修補傷口 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較好大魚大肉代表高油脂與高蛋白,消化系統為了分解高分子的高油脂、高蛋白,負擔加重,耗氧量本來就高,以腸胃炎為例,醫生希望患者改吃清粥小菜,不能大魚大肉,因為腸胃發炎表示腸與胃有傷口,修補傷口需要大量氧氣,吃清粥小菜比較容易消化,耗費的氧氣較少,可以有效分解食物。缺氧會造成自由基的傷害、甚致癌症如果缺乏氧氣,就無法協助修復傷口,傷口需要免疫系統輔助抗敵,當耗氧量增加,傷口缺氧更嚴重,組織就開始酸化,缺氧也造成更多自由基的傷害,最後衍生各種腸胃道疾病,甚至癌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