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

孩子愛啃指甲 可能有說不出的焦慮!

孩子愛啃指甲 可能有說不出的焦慮!#咬指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媽媽,姊姊好噁心哦!她把手指頭放到嘴巴裡面,都是口水。叫她不要碰我的玩具,噁心死了。」弟弟話一說完,立刻將他的玩具抽了回來。「彤彤,你在幹麼?都已經那麼大了。你把手指頭放在嘴巴裡做什麼?我跟你講了多少次,老是講不聽。」媽媽邊說,邊把彤彤的手從嘴裡拉了出來,朝她的手背拍下去。「都幾年級了,還這樣,真是的!就不會在弟弟面前做好榜樣嗎?」彤彤兩個眼珠子直盯著媽媽,也不開口,只是雙手用力拉扯著皺皺的褲子。「彤彤,我警告你哦,我跟你講了多少遍,你再給我啃指甲看看。手那麼髒,細菌那麼多,跟你講了多少次。手放進嘴巴能看嗎?下次再被我看到,你就完蛋了。」然而,不管媽媽怎麼念、怎麼罵,講了一次又一次,孩子啃手指甲的畫面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不同的「頻道」上演。她會一邊看手機的YouTube影片,一邊咬著手;一邊寫數學評量,一邊咬著手……媽媽發現,彤彤連對著窗外發呆時,也在咬手。「到底怎麼搞的?放鬆的時候會啃手指甲;專心做事情時會啃手指甲;沒事做的時候,也在啃手指甲。簡直在找我麻煩嘛!」媽媽感到不以為然,同時也不解,「這孩子幹麼動不動就咬手?難道是口慾期未滿足嗎?」這實在超出媽媽能理解的範圍。要說彤彤不懂咬手這行為不好嗎?也不盡然,她聰明得很,不可能連這種最基本的道理也不懂。只是,媽媽實在無法忍受,已經上小學了,還老是講不聽,又不是小baby,真是難看。好幾次忍不住直接用手打了幾下,啪~啪~啪,但就像拍打蚊子一樣,消滅了一隻,沒多久又來一隻。在那之後有短短的幾天,咬手行為暫時沒有出現。但你也知道的,沒多久,問題又來了。「講不聽,講不聽,講不聽!為什麼老是講不聽?」媽媽實在是不想再念了。怎麼講都沒用,媽媽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難道,自己真的得被逼著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嗎?【陪伴孩子面對焦慮】「焦慮」,需要被懲罰嗎?讓我們好好來思考:為什麼孩子咬自己的手指甲,我們卻要用嚴厲的方式威脅他、處罰他、警告他,不准他再做出這樣的舉動?◎孩子啃手指甲的行為在呼救,「幫幫我!我想要擺脫焦慮!」你認為,「我已經跟孩子講了好多遍,叫他不要有這種壞習慣,但一直講不聽。最後只好打他、罵他、懲罰他,讓他怕。或許,下次孩子就不敢再做出這種行為。」我們不要只看到行為的表象,而忽略了在這表象底下,孩子所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孩子到底在暗示我們什麼?處在一種自己也難以說出口、難以處理的焦慮情緒中,絕對不是孩子自己自願。不會有孩子告訴你「我想要焦慮」,因為焦慮帶來了不舒服、不愉快的體驗,沒有人想要這樣。然而,伴隨著這些負面情緒而生的外在行為,孩子這次是用「咬手」來呈現──其實,他已經在發出警報,不時在告訴我們:「幫幫我!救救我!我想要擺脫這樣的焦慮情緒!」我們卻沒有聽到、看到,甚至於我們還誤會他了。◎我們沒有察覺自己「忽略」或「誤判」孩子的求救訊息想像一下,當一個孩子遇到狀況,打了通一一○電話尋求協助。然而,電話另一端的人卻認為這孩子在開玩笑,說:「小朋友,不要鬧了。」或者直接就把電話掛斷。甚至於,若孩子繼續打電話,接電話的人這麼警告他說:「如果你再這樣,我就要處罰你了。你不要再開玩笑,不要再浪費我的時間。我已經跟你講了多少次,不要亂打電話。」這種情況,就像我們告訴孩子,「我已經警告你很多次了,不要再咬手,為什麼都講不聽?」孩子繼續打電話、繼續啃手指甲,他只是想要告訴你,「幫幫我!救救我!我受不了了!我有危險!我有狀況!」但我們依然認為孩子老是講不聽,而忽略了孩子真正要傳達的求救訊息。或者說,我們沒有察覺到自己選擇了忽略,甚至於誤判。而我們還因此處罰或指責孩子……看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似乎做錯了什麼?別將焦慮強押(壓)至「地下室」當孩子咬手,別再只是對孩子說:「你不要再咬了!」面對焦慮行為,不要再採取威脅與責罵的方式了,因為我們都還沒有弄清楚,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孩子做出這樣的舉動。當我們直接採取壓制的方式,只是讓孩子將焦慮的情緒壓抑下去,有如從二、三樓押(壓)至地下一、二樓。壓抑焦慮,並不等同於焦慮被釋放、被舒緩,而只是讓焦慮被擱置在底下,沒有進行處理,甚至於演變為後來你無法預期的局面。有些孩子雖然不咬手了,但是,他可能轉為拔頭髮、眨眼、聳肩或發出怪聲。你必須知道,孩子自己並不想要這樣。畢竟,過度的焦慮對孩子帶來的只有痛苦難耐。事實上,有些孩子自己也沒辦法控制,因為他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給孩子「情緒支持」,別妄下評斷請陪伴在孩子身邊,試著去體會孩子面對焦慮情緒時的感受。先不要有任何的批判、評價或論斷,認為他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甚至於責怪他是自己想太多或自討苦吃。沒有人想要想太多。有時想太多,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啊。先把你的情緒擱置在一旁發現孩子咬手時,先暫時把你自己的情緒擱置在一旁。藉由一些行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抱抱他、安撫他、拍拍他的手,或是帶著他散散步、玩玩遊戲。先讓孩子的焦慮情緒緩和下來再說。尋找讓孩子感覺最舒緩的狀態因為壓力而感到焦慮時,可以嘗試從事讓自己放鬆的活動。與孩子一起尋找令他感到最舒緩的狀態。例如:孩子在泡澡時放鬆,散步時放鬆,游泳時放鬆,吹吹風放鬆,聽音樂放鬆。有了明確的放鬆模式,孩子就比較容易有一個判斷的依據。在這些放鬆的情況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處於一種低耗能、不耗電的狀態。此時,身心沒什麼負擔,且能夠維持在一種相對有精神的狀態,以主觀的感受來形容,就是輕鬆、舒服、自在。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的焦慮。讓孩子瞭解,當自己的焦慮情緒升起時,可以直接暫停當下的活動,而選擇去做一些低耗能、不需要太耗腦力的活動,先讓自己藉由改變活動,適時地舒緩焦慮。自我安撫當孩子的焦慮指數偏高到他自己已無法招架時,則需要我們大人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安撫」。以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經典畫面為例,「自我安撫」可以有各種排列組合的方式,例如:張開眼睛或閉上眼睛,接著兩隻手交叉,輕輕擺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或是重重擺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也可以輕輕拍、重重拍、慢慢拍或快速拍。沒有一定的標準做法,可以讓孩子試著做做看,以找出最適合自己舒緩情緒的方法。提醒自己,讓焦慮舒緩的方式,沒有「一定非得如何不可」的執著。找出比較容易讓自己進入放鬆狀態的方法。打破執著,讓自己的思考有彈性,也是另外一種讓自己舒緩焦慮的方法。(本文摘自/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寶瓶文化)

一緊張就摳指甲 29歲男要戴手套才能出門

一緊張就摳指甲 29歲男要戴手套才能出門#咬指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外觀常常被當作評價一個人的標準,一般人會觀察長相、髮型或是穿著,但也有人會注意手指甲這類的小細節,若是沒有照料好,很容易影響社交。一名29歲男子因手指甲變形十幾年,天氣炎熱也會帶著手套,走在路上常要接受他人異樣眼光,最後變的自信心低落,經過2個月治療,指甲外觀已經改善許多,也漸漸能夠與他人交流。皮膚科劉權毅醫師指出,男子前來就診時,兩手大拇指指甲中央已呈縱向凹陷,縱溝裡面又有多條平行的紋路,而指甲近端跟皮膚交界的地方有紅腫跟脫皮的現象,甲弧影跟甲小皮已減少許多,經深入詢問發現,病患習慣以食指指甲去摳抓大拇指指甲近端皮膚,有時則兩隻大拇指互相撥弄,當感到緊張時,狀況更為加劇,而此種症狀,在臨床診斷為慣性搔甲癖指甲變形。摳甲癖、咬甲症不自知 求診時需多方詢問什麼是慣性搔甲癖指甲變形?劉醫師說,指的是因為不良習慣,下意識或無意識的不斷去刺激近端指甲皺摺,造成近端皮膚慢性發炎,影響了皮膚底下負責指甲生長的指甲母基質,長出的指甲就會有變形的情況,變形的指甲會呈現縱向凹陷,凹陷裡還可能出現平行的橫紋溝,像洗衣板一樣一層一層的,通常發生在單側或雙側的大拇指,少數情況則是多指受影響。劉醫師提醒,慣性搔甲癖指甲變形的病人往往有摳甲癖或咬甲症而不自知,在問診時需耐心的深入了解,在面對兒童病患時更需如此。但,另有一個很相似的病叫Heller氏甲正中發育異常,而兩者差異在於指甲近端會保留甲小皮。治療指甲變形 首先改掉壞習慣至於要如何治療?劉醫師說,首先還是要戒掉撥弄刺激指甲的壞習慣,大多數的病人經過諮詢溝通後,可以靠自身克服撥弄指甲的動作,而少數病患則累積此習慣已很長一段時間,會建議用膠帶纏住指甲作為保護。雖然,也有文獻提到用氫基丙烯酸酯黏著劑做成的瞬間膠當保護膜,但要注意的是自身是否會產生過敏症狀。除了保護,也可嘗試用外用藥膏(如類固醇、尿囊素),若是症狀較為嚴重且是無法克制的強迫搔甲癖,則可與醫師討論其他治療方式。最後提醒民眾,若手指甲出現異狀,最好還是要前往診所或醫院進行診治,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引發其他症狀,配合醫師指示,定時服藥擦藥,並克服壞習慣,才可改善指甲問題。

糖尿病男咬指甲成癮 竟併發敗血症亡

糖尿病男咬指甲成癮 竟併發敗血症亡#咬指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咬指甲這個小習慣,竟嚴重致命?英國一名40歲男子本身有咬指甲的習慣,且患有糖尿病,2年前曾截肢一條腿,日後又患上憂鬱症,喜歡咬指甲來紓解壓力,結果因糖尿病使神經變遲鈍,並受到細菌感染,最後併發敗血症逝世。外電報導,該男子患有糖尿病,2年前就因疾病截肢了一條腿,後來久病纏身、患上憂鬱症,習慣靠咬指甲來紓壓,但因本身就有糖尿病、四肢尖端的神經循環越來越差,導致指尖差點被他咬爛,醫生只好替他動切除手術。手指神經循環差 咬爛也不自知不料手術後,男子的傷口出現細菌感染,醫師注射抗生素治療,依舊無力回天,日前因敗血症逝世;男子的母親表示,兒子常把手指咬的亂七八糟,雖然他的離去令他們感到痛苦,但還是希望大家能透過他們的經驗,瞭解咬指甲的小習慣,也可能釀成大禍,千萬別輕忽。

愛咬指甲可能是強迫症的表現?

愛咬指甲可能是強迫症的表現?#咬指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我們生活周遭有些人,你會看到他時常在咬著自己的指甲,甚至成為一種慣性動作。對許多人來說,他們可能認為咬指甲只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無傷大雅。但根據最近美國的精神學家改變了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美國精神學協會將咬指甲行為歸類於強迫症的一種表現。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咬指甲」,其實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根據美國梅奧綜合醫学中心的研究指出,咬指甲不僅是不衛生的行為,且還容易增加皮膚的感染、去散播指甲和手指上的細菌以及其他細菌感染的風險。強迫症是一種焦慮症。它會使一個人陷入到一種無限循環的重複想法和行為中。許多強迫症患者都被緊張的情緒和恐懼所困擾。這就迫使他們尋找一種方式來維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對於愛咬指甲的人來說,並不是因為指甲「好吃」,而是因為外部因素造成的,如緊張或有心理壓力。如果一個人習慣性地咬自己的指甲,常常強迫自己洗手,把自己的東西以獨特的方式擺成一條線等習慣,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患有強迫症。醫学中心建議,如果你很擔心咬指甲的狀況,那可能要諮詢醫生或心理師。此外,要停止咬指甲,可以嘗試以下5種方式:調整心理,避免造成咬指甲的因素:如無聊、尋找健康的生活方式來管理壓力和焦慮、保持你的指甲修剪整齊、讓手和嘴經常處於活動狀態中,如演奏樂器,或嚼口香糖。當然情況持續嚴重且無法改善的情況下,還是得尋求醫師進行治療。

改掉孩子壞習慣 「五把鑰匙」是啥?

改掉孩子壞習慣 「五把鑰匙」是啥?#咬指甲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陳麗卿醫師表示,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女生,因老師反映其學習落後不專心而來就診,經評估後有注意力缺損症候群,建議接受治療。其母親另提到,小二女生有長期咬指甲及指甲周圍皮膚之習慣,甚至流血,仍屢勸不聽。該女童的雙手十指均有破皮,多處微滲血絲。門診中經教導家長運用「五把鑰匙」行為改變策略導正孩子的行為,小女生的行為已有所改善。陳麗卿醫師呼籲家長及老師,對此類有壞習慣的孩子,請不要再一直提醒、嘮叨、訓話!根據Dawn Heubner博士發展出來一套行為改變策略,簡稱「五把鑰匙」,即將行為改變策略以鑰匙的形式出現,而利用這些鑰匙來打開綁住壞習慣的鎖鏈,可以幫助孩子從鎖住孩子的壞習慣中解放。有研究顯示,一個習慣的消除,要花66天。這套作法,要個案將進步的指標放在你有多常使用你的鑰匙,而非指甲長多長,皮膚多光滑。這套作法讓孩子覺得很有趣,操作過程像遊戲一樣,家長也覺得省去叮嚀、施壓的感覺,親子互動、親子關係也隨之改善。 

兒童感染蟯蟲 與父母教育程度有關

兒童感染蟯蟲 與父母教育程度有關#咬指甲

臺北市學齡前兒童蟯蟲感染陽性率,從2008年的0.62%大幅下降至2011年的0.12%,下降幅度達80.65%,與全國最新研究調查結果比較,顯示臺北市是全國蟯蟲感染陽性率最低的城市。北市衛生局表示本項研究委託臺灣寄生蟲學會辦理,針對北市254所之公、私立幼托機構及12所早期療育機構共13,871名及機構內供餐廚工221名,共計14,092人,使用蟯蟲膠紙肛門貼片進行檢驗,檢驗結果為陽性之個案及其家人,衛生局皆予免費治療與複檢。蟯蟲感染是世界性常見寄生蟲疾病,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傳播更為容易,衛生局的研究調查顯示,父母親的職業別並不是造成蟯蟲感染的因素,但是與父母親教育程度則有關聯性,顯示雙親在家庭教育及幼兒照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另學童個人的衛生及飲食習慣,便後洗手頻率高者,較不易經糞口途徑感染蟯蟲。蟯蟲感染係經由糞口傳染,嚴重的蟯蟲感染可能導致營養不良、食慾不振、失眠、體重減輕、過動、遺尿、情緒不穩、磨牙、腹痛、噁心及嘔吐等症狀。衛生局提醒應教育小朋友吃東西前要洗手、避免在不乾淨的地上遊玩,以及不把手放在口中 (如咬手指、咬指甲等);如有小朋友感染,全家人應一起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