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虐

徐佳瑩和台灣世界展望會走進烏干達 為女孩們的權益發聲

徐佳瑩和台灣世界展望會走進烏干達 為女孩們的權益發聲#兒虐

從台灣日落出發,金曲歌后徐佳瑩lala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一同飛行超過15小時至烏干達,在偏鄉奇港達洛(Kigandalo)地區展開為期八天的關懷之旅。七月是烏干達兒童必須上學的時候,不過徐佳瑩第一個遇到的孩子就是在甘蔗田裡忙活的潔克琳(Jacklin)。家貧使12歲的潔克林提早結束了童年,因為缺乏謀生技能,只好到處去田裡作零工砍收甘蔗、堆雜草,小小身影幾乎被甘蔗田隱沒,只為養活自己。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2023年初指出,除了衝突和氣候衝擊之外,不斷升級的物價通膨指數及糧食危機,迫使非洲之角及中部等15國新增26萬名嚴重消瘦兒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出生的兒童面臨世界上最高的兒童期死亡風險,更是北美及歐洲的15倍。經過COVID-19 流行後,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增長率一路下滑。烏干達的學校停課約兩年,停工及企業倒閉潮造成家庭陷入困境,更多女孩負擔無給職的家庭責任。潔克琳就是其中一例,家裡窮得過不下去,為追逐一丁點溫飽的機會,便就此失學。 徐佳瑩是今年台灣世界展望會「1000女孩─變調的童年‧以愛聲援 ( Break Silence, End Violence )」的代言人,走進烏干達關心困境中難以發聲的女孩們,預計透過音樂互動,療癒彼此心靈。當她看見潔克琳,二話不說就下田幫忙,「看了孩子工作,突然有想哭的感覺,地上蓋滿草,好多被削斷的甘蔗莖看起來好銳利,她卻顧不得腳下一路往前走,擔心孩子打赤腳會被戳傷。」 從日落到午夜,6小時內所遇到的兒童1/3曾受虐 烏干達兒童常是被忽視的一群,不僅缺乏家長照顧,也常有被暴力相向、兒虐及性侵情事。烏干達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表示,走進烏干達,「從日落到午夜的6小時內,你所遇見的兒童可能有三分之一都有受虐經驗。」受到重男輕女的觀念及部分宗教習俗影響,「女孩總是暴露於更大的性暴力風險」,在奇港達洛,女孩們常負擔家務勞動,或下田工作養家,待初經來潮常被迫輟學並安排童婚,只求減輕家庭的負擔,以致12-17歲的女孩,每15位就有一位已結婚,每16位就有一位懷孕生子。被父母疏忽照顧,或因窮困沒辦法維持生活必需,迫使女孩與年長成年男性發生性關係換取生存所需。 從事童工的潔克琳及被童婚的女孩們,沒有為自己好好活過的生命故事,而這也攸關一個貧困、不平等,缺乏發展的社區。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兒童資助計畫,募集關懷投入81個計畫區,讓貧困兒童獲得保護及上學。去年10月起,台灣的愛心支持也開始在奇港達洛展開,第一年從最急迫的兒虐案件、乾淨水及衛生設施著手,正逐步改善教育、培力家長教養知能觀念及生計能力,透過打開一連串的轉變,讓女孩們長大後創造自己未來。歡迎大家一起關心世界角落中女孩失落的生命,持續追蹤徐佳瑩在烏干達遠距離練習的生活體驗,為終結女孩們的暴力發聲,讓世界上的窮困女孩都能獲得教育及賦權。 (徐佳瑩是今年台灣世界展望會「1000女孩─變調的童年‧以愛聲援」的代言人,走進烏干達關心困境中難以發聲的女孩。)

妥善運用政府113資源 守護兒少身心

妥善運用政府113資源 守護兒少身心#兒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歲童疑遭虐網友包圍保母家」、「11歲女童疑遭虐顱內出血不治」,兒童受虐案件頻傳,引起社會各界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107年兒少保護案件總案件4,175人次,以身心虐待最多,佔53%,其次為不當管教,佔44%。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協助兒虐案家早日接受身心專業協助,於臺北市11所醫療機構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小組」,並於12個行政區及心理衛生中心共13處設立心理諮商門診,提供專業、安全、隱密、友善之身心服務,期望案家早日走出受虐陰霾。遭兒虐童恐身心受創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臨床心理師馬心怡表示,兒童不懂得為自己發聲,遭受疏忽或虐待時,也常無力求助。受虐個案除了身體傷害,心理上也容易出現嚴重的情緒困擾與創傷反應,例如焦慮、恐懼、冷漠、罪惡感及內疚等,行為上會有退縮、壓抑及依賴等情形,也可能對他人有錯誤認知而出現攻擊行為。長期身心健康、生活適應及人際關係都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此外,許多兒虐或不當管教的發生,也可能來自於感受到高壓力或在管教上感到無助的家長或照顧者,這些家長也非常需要受到協助。透過心理治療 助孩童及家庭進行身心創傷修復馬心怡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兒少身心受虐的修復上,除了驗傷採證及生病、受傷等生理治療的醫療處遇外,透過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孩童及家庭進行身心創傷修復,使兒少逐漸穩定日常生活及情緒,亦協助家長或照顧者學習適當的親職壓力管理以及親職技巧,並進行親子關係的修復,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正向成長,促進復原力的提升,在陪伴家長及孩子走過成長及修復的歷程,也期望能降低未來兒虐再發生並增進兒童和家庭的身心健康。妥善運用政府資源臺北市衛生局有感兒虐案家需要及早介入身心治療,自103年起在臺北市11所醫療機構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小組」,以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提供獨立、溫馨、安全、隱密且友善的就醫環境;並於臺北市12個行政區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共13處設置心理諮商服務,其中有多位心理師及醫師具備兒少、親職諮商專業及兒少精神科、情緒問題與拒學等醫療專業,可提供兒虐案家完善之身心治療。人人都可以成為杜絕兒少虐待的協助者,當您懷疑或發現兒少有被虐待的情形,請撥打全國婦幼保護專線「113」進行通報;若您周遭親朋好友遇到兒虐相關案件,需要醫療介入,可於上班日9時至22時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1884-1888洽詢,若有心理諮商等需求,可撥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線電話(02)3393-6779轉23洽詢,亦可逕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門診部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嚇!床鋪過軟竟成嬰兒猝死主因

嚇!床鋪過軟竟成嬰兒猝死主因#兒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嬰兒趴睡致死時有所聞,而床鋪太軟竟為主因?12月至今,已有3位嬰兒因為趴睡窒息,家長們應注意不要讓1歲以下的嬰兒單獨趴睡,趴睡是造成嬰兒猝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為避免臉鼻陷入床鋪導致窒息,盡量不要選擇過軟的床鋪、被褥。趴睡、兒虐都會導致猝死率提高某些新手媽媽會疑惑,醫生說趴睡可以讓寶寶的運動神經發展得更好,也可以有好看的頭型,但研究顯示,趴睡確實會提高嬰兒猝死率,除了睡眠問題引發的嬰兒猝死問題,兒虐問題也是一大隱憂。研究資料顯示受虐性腦傷佔所有兒虐案件10%,死亡率可達25%。一般生活中的玩耍,如幼兒在大人膝蓋上晃動或輕輕拋起等動作雖具有危險性,但不會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的腦傷,除非是受虐性腦傷等搖晃力道十分強烈、使得兒童頭部承受猛烈的頭頸部劇烈運動,才會造成腦部損傷。嗜睡、劇烈嘔吐、抽搐、煩躁不安重大兒虐案件分析中指出約2成致死案件,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嬰幼兒強烈哭泣,引起照顧者的挫折或怒氣,以握住手腳或肩膀的方式劇烈搖晃或甚至投擲嬰幼兒所導致,臨床症狀包括:嗜睡、劇烈嘔吐、抽搐、煩躁不安、沒有反應、甚至失去意識。受虐性腦傷可能導致死亡或嚴重的永久性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腦性麻痺、心智發育遲緩、眼盲、癲癇與學習障礙等。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張鈺孜強調,常見的疑似兒虐個案,由於身體並無明顯外傷,易被社會大眾忽略,然而,台灣每10分鐘有一位兒少被通報虐待或疏忽,因虐待、疏忽致死0-3歲嬰幼兒即佔了8成。經濟不穩、情緒失當、哭鬧難安撫研究分析指出兒虐致死的可能危險因素,除了父母親年輕生子外,家中經濟不穩定、照顧者情緒控管失當、孩童本身容易哭鬧難安撫、未能滿足父母期待或願望的兒童、父母親婚姻或情感關係不穩定、家庭本身缺乏支持系統等等都是其中因素,值得我們關切。

架起安全網 搶救受虐兒少!

架起安全網 搶救受虐兒少!#兒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社會複雜、家庭環境更複雜!近年來,兒少虐待的案例越來越多,2004年通報的案例不到8000,而2015則有5萬6則通報案件,10年間竟成長7倍!兒童權益抬頭,越來越多人開始正視父母親權的行使是否妥當,兒童受到越多保護,也是通報案件增加的原因之一。高達4成 的施虐者缺乏親職教育知識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根據統計,民國104年共有53,860件 兒少虐待案件被通報,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位疑似受虐兒少產生,且施虐者大部分是兒少的主要照顧者,包括父母、保母或親戚,其中父母為施虐者之案件高達6成 。值得關注的是,有高達4成 的施虐者缺乏親職教育知識,由此深知,受虐兒少若未受到妥善的照護,未來可能轉變成為施虐者,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造成龐大的社會成本支出。智障、心障、殘障、肢體不健全易受虐臺灣兒科醫學會黃璟隆理事長說明,施虐者比較常見的因素,大概都是同居、毒癮、藥癮、失業、從小被受虐者,而受虐者大多是弱勢中的弱勢,包括智障、心障、殘障、肢體不健全、自閉等,而兒少虐待的形式包括疏忽、身體虐待、性虐待,以及精神虐待等。受虐兒少的照顧者可歸納出某些共同的危險因子,包括:長期親子關係不佳、婚姻關係紊亂、失業、酒癮、藥癮,或是擁有「不打不成器」的想法,造成長期施虐,甚至棄養。「幫孩子說話」 脫離險境黃璟隆理事長表示,大部分的受虐兒少送醫後,沒有辦法清楚說明受傷的原因,甚至為了保護施虐者而選擇隱瞞,而年紀小的孩童無法像成人一樣,能清楚地指認加害人,導致第一線醫事人員時常無法得知受傷的確切原因。對此,第一線接觸受虐兒少的醫事人員,扮演著兒虐通報流程的重要角色,「幫孩子說話」,脫離險境!兒少保護小組團隊是由各科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員、營養師等所組成,為提升醫事人員的專業知識,醫事人員可以透過線上網頁、傳真、撥打專線113,或是聯繫當地主管機關社工員評估輔導。找出潛在的危險因子 避免更多受虐兒少黃璟隆理事長呼籲,兒少虐待目前無法有實際數量上的減少,只能盡力做,盡量讓傷害減到最低,最重要的不僅是提供完善的照護,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潛在的危險因子,即時介入、輔導,避免更多受虐兒少的產生,造成遺憾。

嬰兒哭鬧別亂搖 恐造成腦傷、死亡

嬰兒哭鬧別亂搖 恐造成腦傷、死亡#兒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兒虐事件層出不窮!6個月大的女童小真,半夜因無呼吸心跳被緊急送往急診,急救後仍回天乏術。檢查發現有硬腦膜下、雙側視網膜出血,經醫師問診,其父親坦承女嬰易哭鬧,搖晃後才會安靜下來,故經常在在女嬰哭鬧的時候予以大力搖晃。女嬰診斷為搖晃嬰兒症候群,急診醫師立即通報兒保小組作後續處置。搖晃嬰兒症候群 致死率可達25%林口兒童重症加護科夏紹軒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可能以為搖晃嬰兒症候群是一種意外事故,即使輕微的搖晃例如電動搖床就可能造成,但台灣兒科醫學會引用近年來世界上文獻與學術研究,已經認定搖晃嬰兒症候群是一種兒少虐待引起的病症,正常照顧嬰兒使用的安撫動作是不會導致的。國外資料顯示搖晃嬰兒症候群佔所有兒虐案件10%,死亡率可達25%。它是兒童頭部承受急遽加速與減速的巨大外力,造成的腦部損傷,可能沒有明顯外傷,其意義等同於外力型兒童神經傷害,有時也會有脊髓等其他部位傷害,所以2009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已經建議,以受虐性腦傷取代搖晃嬰兒症候群一詞,為最嚴重的兒虐形式之一。兒虐案件每天1例以上 逾8成在家中發生林口長庚醫院院從去年8月以來,通報了381個疑似因為遭受虐待或疏於看顧的個案,平均一天超過一例。其中因為父母或監護人的疏忽,而造成傷害的個案佔7成以上,更有7個個案因窒息而死亡。其次是身體虐待,佔14.7%,其中搖晃嬰兒症候群就有20例,更有2個個案因而死亡,其餘也因此留下嚴重神經後遺症,例如成為植物人、智障、身障等。85.8%的個案發生地點是在家中。受到身體虐待的個案受傷的部位常常是頭部及臉部,造成嚴重的傷害。在父母疏於看顧的情況下,嬰幼兒也常會因為意外燙傷、吞食異物、或跌落造成骨折,而這些傷害往往都是可以預防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到2歲的嬰幼兒佔了總數的將近一半。據長庚醫院統計,大部分的加害者未明;已知的加害者裡最多的是父親,其次是母親以及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這些孩童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最親密的人身邊,本應是最安全的,但卻也是大部分傷害的來源。

守護孩童生存權 3行動預防兒虐再發生

守護孩童生存權 3行動預防兒虐再發生#兒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內近日重大兒虐事件頻傳,帶走四名未超過2歲的幼兒,在無力抵抗、無法對外求助的幼童身上,卻發生如此令人痛徹心扉的悲劇,家扶基金會沉痛呼籲,孩子的生命及生存權,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受虐案件層出不窮 2萬家庭列高風險台灣雖然面臨少子化、家庭育兒數減少,但兒童疏忽、受虐甚至死亡的案件卻仍然層出不窮,從政府統計數據來看,兒童虐待的通報量持續成長,以最近五年來說,平均每年都有1萬6千多位受不當對待的孩子被轉介、及2萬多戶高風險關懷家庭。然而,在列入優先關懷家庭的孩子,正進行兒童保護及預防關懷的相關處遇與服務,卻也有些孩子在不被通報、轉介和幫助的情形下,就慘遭生命的危害、被剝奪了生存的權益。同居人、新手照顧者是高風險家扶基金會分析近3年因殺子後自殺、疏忽及施虐致死的死亡案件原因後,歸納3大因素,包含受害兒童年齡層下降,未滿兩歲受虐及疏忽致死的嬰幼兒,比過去更高出近2倍;此外,照顧者情緒失控、新手親職育兒知能不足與疏忽,以及不知求援或錯失通報良機,也是造成兒童受虐致死的原因;非典型家庭照顧者,如同居人、朋友成為施虐者的比例近年也逐漸攀升。虐童致死案件震驚全國,也讓相關團體痛心不已,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呼籲,請各界共同落實「守護兒童123行動」:1) 主動關懷/6歲以下弱勢兒童主動關懷之轉介機制與追蹤流程,需全面篩檢和追蹤輔導,即早評估家庭是否具高風險問題,確保幼童的安全照顧品質。2) 通報轉介/發現有疑似兒童疏忽或受虐情事,或遇到符合「高風險家庭評估指標」的家庭時,盡速向113專線或縣市政府社會局通報。3) 網絡合作/社政、戶政、司法警政、心理衛生、醫療及教育保育等,跨專業分工與合作,讓援助與修復的工作更具整合、更加流暢。何素秋執行長再次強調,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家的產業,孩子的生命及生存不該輕易被剝奪,逝去的小小生命追不回,期盼兒童保護不僅只是口號,而是由社會各界共同付諸行動,營造孩子生存權益零忽略的安全網絡。 

小生命豈能受折磨!別讓孩子成出氣筒

小生命豈能受折磨!別讓孩子成出氣筒#兒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兒福聯盟日前針對媒體報導之攜子自殺、重大兒虐事件進行統計發現,截至八月,全台已發生20起殺子自殺、28起重大兒虐的案件,甚至有18個孩子因此離開人世。今年才過八個月,這些社會案件的數量就已經超過去年一整年發生的類似案件數量,因此兒盟發起「新兒童保護運動」,呼籲民眾若發現疑似兒虐案件,應主動、即時通報相關單位協助處理。今年七月下旬,高雄吳姓男子和妻子吵架,攜女燒炭自殺未果;八月上旬,一名柯姓男子毆打同居人五個月大的男嬰,致全身多處創傷;另一件案件是基隆市一名父親,劇烈搖晃未滿周月女嬰,遭判九年有期徒刑。兒盟統計今年以來報載有關殺子自殺及兒少受虐致死的案件,結果發現截至目前為止,八個月不到的時間,就發生20起殺子自殺及28起重大兒虐的新聞案件,無論殺子自殺或是重大兒虐都比去年發生還要頻繁,較去年一整年多。令人遺憾的是,目前為止已有18位兒童少年因此死亡,其中11位死於殺子自殺,7位因嚴重受虐致死;平均每個月就有2個以上的孩子在大人施虐、殺子自殺的過程中喪命。此外,根據兒盟統計,去年殺子自殺案件中有七成因為家庭衝突導致悲劇,而今年20起殺子自殺案件中,也有六成五起因於夫妻衝突失和;在28起重大兒虐中也有27起是因為大人的紛爭,而受到虐待。根據內政部的兒童保護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0年的兒保案件中,共有563個施虐者為同居者,較99年和98年在案數和比例上都大幅的增加。兒盟表示,從以上的數據可以得知,有越來越多的兒虐案件是生父母交托給不適合照顧的同居人或親戚照顧,從以往的兒虐新聞中甚至有交託給或網友或陌生人照顧的案例,完全未考慮他們是否有對孩子基本照顧的能力,簡直是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為了杜絕重大兒虐事件及攜子自殺案件,兒盟發起「新兒童保護運動」,強調兒童是獨立的個體,不屬於任何人、兒童不是家庭的財產及兒童應該受到所有人的保護。並呼籲民眾,留意身邊是否有兒童遭受虐待,能主動、即時協助通報兒虐案件,也呼籲家長在憤怒、壓力大的時候都絕對要冷靜,絕對不打小孩出氣。※優活健康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建議透過以下諮詢管道,給自己一個機會!24小時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若遇疑似虐兒案件,可撥打113或110請求警方協助。

影音/疑兒虐! 9月嬰顱內出血未脫險

影音/疑兒虐! 9月嬰顱內出血未脫險#兒虐

監視器畫面中,男嬰的爸爸抱著孩子,媽媽站在一旁,焦急的等待救護車。隨後爸爸上了救護車,媽媽則是騎摩托車跟在後面。男嬰母親不相信丈夫會虐待孩子。 九個月大的男嬰,前天被父母親緊急送醫,到院時已經昏迷,急救後發現顱骨骨折,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到現在都還沒脫離險境。男童左嘴角、臉和胸部都有淤青,頸部有抓痕,社工懷疑受虐通報警方,男嬰父親承認臉上舊傷是他捏的,但是堅持兒子頭部傷,是從五十公分高沙發,跌落地面撞傷,但檢方認為這樣的說法太不合理,法官最後裁定收押禁見。男嬰父親是台中工業區送貨員,目前正在請育嬰假,母親則是在科技公司擔任作業員,由於這對夫妻五年前長子兩個月大時,曾因為噎奶窒息死亡,兩案有沒有關聯,整起案件真相如何,檢警要查個清楚。※新聞內容由公視新聞提供戴隱形眼鏡美觀卻傷眼 該如何保養和配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15&HN_Yr=0&HN_Mon=0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56&HN_Yr=0&HN_Mon=0愛吃生魚片、活蝦 小心染沙門氏桿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8&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