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瘤

檢查骨折驚現胸椎腫瘤 良性也恐癱瘓

檢查骨折驚現胸椎腫瘤 良性也恐癱瘓#脊膜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5歲劉媽媽患有骨質疏鬆症,四年前因腰痛骨折就醫,醫師為其進行手術,並於術後定期施打骨質疏鬆藥物保養骨頭。日前劉媽媽因背痛、坐臥困難及走路不穩回診,檢查發現胸椎壓迫性骨折,且胸椎位置有個長在脊椎內、1.5公分大的腫瘤;因病灶位置特殊,手術風險極高,採脊椎顯微手術取出腫瘤,術後劉媽媽可自行下床,且化驗結果為良性腫瘤,無須做放射或化療治療。脊膜瘤發生率極低 每10萬人每年發病率約1人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龔煥文指出,脊膜瘤發生率極低,每10萬人每年發病率約1人,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4到8倍。而人體脊椎位置又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若患處位於胸椎,極可能造成胸悶、心律不整或腸胃功能不良等。脊椎中的脊髓外側包覆著一層硬脊膜,其為較強韌的纖維組織,可有效阻止腫瘤穿透。原發性腫瘤可依生長位置區分成硬脊膜外的「骨源腫瘤」、介於硬脊膜內的「神經鞘瘤」及「硬脊膜瘤」、位於脊髓內的「室膜瘤」及「星狀細胞瘤」。劉媽媽則為良性的胸椎硬脊膜內的「硬脊膜瘤」,良性腫瘤雖較惡性腫瘤長的慢、侵犯性低,但只要生長在中樞系統,治療風險便大大提高,若不進行醫治,將逐漸癱瘓。與劉媽媽及家屬溝通後,龔煥文與團隊進行骨折灌漿手術及脊椎顯微手術,在術中即時監測神經功能。原則上必須先減壓骨板再將脊膜打開,才可切除腫瘤,一般做法會截斷患處上下的骨頭,再用釘子固定它,「但因劉媽媽的骨質疏鬆太過嚴重,釘子可能難以固定,加上其病灶位在胸椎,有肋骨做保護,因此經X光導引,以新式椎體3-D三角架將骨頭撐起,使其呈現開傘般的狀態後再灌入水泥。」而後在監測神經系統下將硬脊膜打開,找出腫瘤後順利切除。術後須觀察是否有下肢肌力減少後遺症龔煥文提醒,患者手術後須注意是否有下肢肌力減少情形,如有應立即告知主治醫師,儘速做進一步檢查及處置,同時呼籲民眾,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或無力,應提高警覺,前往就醫找出病因,避免延誤病情。

走路無力「倒退嚕」 脊膜瘤作祟!

走路無力「倒退嚕」 脊膜瘤作祟!#脊膜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走路緩慢、站立困難,這些身體警訊到底代表甚麼?67歲的陳姓婦人,去年10月起左側胸部下方開始有麻木感,雙下肢內側嚴重麻木,下樓梯困難且需扶把手「倒退嚕」,無法走路超過100公尺、站立無法超過20分,甚至提菜籃都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患者剛開始聽信偏方吃草藥,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差,至醫院進行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困擾她多時的行動問題竟然是脊膜瘤造成的。胸椎腫瘤嚴重鈣化堅硬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建民表示,手術過程中發現患者的胸椎腫瘤嚴重鈣化且相當堅硬,大小約17x13mm,合併使用超音波骨刀才完整切除腫瘤。由於手術過程中脊髓相當脆弱,所以使用術中神經功能監測器減少脊髓間接擠壓造成的傷害。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第2天即可下床行走,後續門診追縱治療。女性發病率比男性多4~8倍陳建民醫師強調,脊膜瘤發生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基因有關。另指出,脊椎產生脊膜瘤在胸椎發病率64~84%、頸椎14~27%、腰椎2~14%。以人口比來說,脊膜瘤發生率,每10萬人,每年發病率約1人;以性別比來說,女性發病率比男性多4~8倍。常見症狀為雙腳麻木無力、行走困難陳建民醫師指出,脊椎腫瘤壓迫症狀,通常會雙腳嚴重麻木、無力、行走困難或有疼痛狀況,甚至有大小便困難、嚴重時幾乎癱瘓的症狀。陳建民醫師建議,如有下肢不明原因的麻木、行走無力感、疼痛應別急著推拿、復健或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應先找神經外科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和診斷後,及早確認病灶,避免延誤,提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