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

調整關節壓力 軟骨可以再生!

調整關節壓力 軟骨可以再生!#再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行醫30餘年, 直接或間接見證患者膝關節軟骨再生的證據無數,深信只要能改善膝關節的內部環境,軟骨絕對有自我修復而再生的能力。如同人體身上的各種組織,軟骨平時是處於破壞與生成持續進行的代謝平衡狀態。雖然主流醫界認為關節軟骨沒有或僅有低再生能力,但也有學者觀察孕婦生產前後及外傷後的病人,發現關節軟骨在胎兒、產後新生兒或人體受傷後,確實有明顯的增生及復原能力。關節軟骨有能力再生早在2002年(Kanamiya T)及2003年(Koshino T),就有學者們從各種不同膝關節炎矯正案例的研究中,觀察到關節軟骨有能力再生的直接或間接證據。2006年,Aigner等人進一步指出,關節軟骨顯現的低代謝轉換,混雜了高度併行的合成和分解兩種代謝途徑,此一觀點跟傳統認為關節軟骨的代謝近似於停滯的刻板印象大不相同。內側磨擦現象是破壞平衡的原因關節透明軟骨是否具備再生能力?現代醫療界雖仍無一致看法,一般認為,只要找出關節軟骨如何維持合成代謝、分解代謝平衡的因素,就能解開軟骨維護與「退化」的生物學關鍵,當然這也是當前研究「退化」性膝關節炎最重要的課題。軟骨跟身體的任何組織一樣,在正常情況下,有破壞也有修復,處於動態的新陳代謝平衡。我發現,內側皺襞造成的「內側摩擦現象」是破壞這平衡的重要因素。摩擦次數過多就會誤認為是退化「內側摩擦現象」造成軟骨的破壞程度與個人的日常生活使用狀況有關,磨擦次數與程度少,軟骨就能及時修復,反之,若磨擦次數與程度過多,軟骨趕不及修復,就會被誤認為是「退化」。基於這樣的認知,我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所採取的「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是透過微創手術除去「內側摩擦現象」、調整軟骨間的壓力、並清除關節內所有會破壞軟骨的因素,恢復膝關節原本的健康環境,軟骨自然就會自行修復了。(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拔一根長三根?研究:拔毛可刺激5倍再生力

拔一根長三根?研究:拔毛可刺激5倍再生力#再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面對白頭髮時,總是聽到人家說「拔一根,會長三根」,但真的是這樣嗎?根據台北榮總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若在老鼠身體上的毛囊,給予適當的刺激,將可誘發超過5倍的毛囊活化與再生,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細胞期刊》。拔除過少的毛髮 恐無法誘發再生反應 過去雖然知道組織受到傷害時,會引起再身反應,但台北榮總皮膚科陳志強醫師表示,這次項研究卻發現,拔毛的密度是取決於會不會再次生髮的關鍵,如果拔除的毛髮過少,是不會產生任何再生現象。而這種全有全無的再生反應,是一種器官層級的群聚感應,因為此反應會讓細菌間互相溝通,並調節基因表現,讓不同組織的細胞相互合作,並達成共同目標,例如:免疫反應、發炎、傷口修復的基因,均參與了這個再生過程。目前僅通過動物實驗 民眾切勿自行亂拔毛當毛髮被拔除後,凋亡的毛囊表皮細胞會釋放出細胞激素,而這個細胞激素會吸引分泌腫瘤壞死因子的巨噬細胞,到被拔除的區域,一旦累積夠多的巨噬細胞後,在拔毛範圍內的區域,不管是否被拔過,都會一併再生。只是,目前此研究僅通過動物試驗,而老鼠的毛髮與人體不同,大多都處於休止期,而人體則都處於生長期,所以,在尚未通過人體試驗前,陳志強醫師建議民眾先不要這樣做,以免得到反效果。

廢棄物回收成果發表 再生高質化為趨勢

廢棄物回收成果發表 再生高質化為趨勢#再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環保署於102年3月25日舉辦「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發表101年補助創新研發計畫的研發成果,吸引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參與。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資源循環零廢棄」是環保署施政的五大策略主軸之一,在廢棄物減量、廢棄資源物妥善回收、處理之後,對資源物再利用技術發展與再生料產品高質化趨勢的探討,是下一個重要的里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樊國恕與台北科技大學工程學院張添晉也指出,政府訂定資源回收相關法規與管理制度,目的就在引導物質使用能形成資源循環。發表會中所展現的成果,無論是從廢螢光粉、廢PCB板或廢乾電池中,經過所研究的產製技術,獲得可應用於化工、觸媒、磁性材料等領域的再生原料,或是從廢鋁箔紙盒、廢塑膠容器中,透過製程調整與改質過程,生產出具低碳排放優點的高值二次料,應用於公園椅、3C產品外殼等產品,未來都能成為靜脈產業循環的鏈結,減少原生物料的開採使用,成為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的多元助力。環保署表示,藉由發表會的交流,除了激勵研發議題的創新發展,更期望能媒合產學合作的意願,拓展產品市場化的契機,希望研發計畫補助,能帶動應回收廢棄物產業轉型,朝產業精緻化、高值化及科技化之目標邁進。(圖片來源:環保署提供)

幹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國際研討會 各國權威齊聚

幹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國際研討會 各國權威齊聚#再生

為了迎接花蓮慈濟醫院25周年,從九日起連續兩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幹細胞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齊聚花蓮慈濟醫院,舉行第二屆「2011幹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國際研討會」,邀請全球脊髓損傷治療權威楊詠威博士(Dr. Wise Young)、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邱英明教授、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謝清河教授、Puerto Rico大學的Dr. Damien Kuffler等多位國內外從事幹細胞及再生醫療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一起分享幹細胞研究的發展現狀、再生醫學的轉譯研究,以及幹細胞及神經損傷的臨床試驗的成果及發展趨勢。根據統計,臺灣脊髓損傷人數至少超過兩萬三千人,且每年約新增一千名案例,以20歲到29歲的發生率最多,而20歲到49歲患者幾乎佔了三分之二。花蓮慈院致力推動幹細胞研究已十多年,並陸續成立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慈濟幹細胞銀行,就是希望與海內外醫學界分享慈濟在幹細胞研究上的成果,成為提供幹細胞的平台,推動幹細胞相關研究運用在搶救生命上。被稱為神經建築師、全球知名的美國華裔神經醫學科醫師楊詠威教授,也是電影超人克里斯多福李維,生前的主治醫師,在脊椎損傷的治療成就,享譽國際。過去三年來,花蓮慈院與台中慈院也參與全球脊髓損傷治療權威楊詠威博士(Wise Young,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體操選手桑蘭的醫生)所主持的跨國脊髓損傷幹細胞治療人體實驗計畫。今年楊詠威博士與台中慈院院長陳子勇分享,「鋰鹽」運用在造血幹細胞及腦幹細胞,促進神經幹細胞再生的最新研究發現,引起各界學者的熱烈討論。除了幹細胞及神經損傷的臨床試驗及發展趨勢外,花蓮慈院團隊近幾年來花了相當多的心血,投入再生醫療研究,今年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副主任許智偉與研究部團隊,花了三年的時間發現,國外經常運用在治療心臟疾病藥物的「尿皮質素」,不僅能有效治療心臟缺血的疾病,更進一步發現對於保護神經細胞有相當顯著的效果。許智偉醫師表示,花蓮慈院研究部團隊針對「尿皮質素」藥物進行動物實驗,發現植入低劑量的尿皮質素後,不僅能大幅改善動物因出血造成的行動異常,對於腦組織水腫的情況也有大幅的改善,也能有效減少出血所造成的傷害,來期望能順利通過衛生署申請臨床試驗,希望能造福更多腦中風的患者。此外,花蓮慈院也將積極投入公共臍帶幹細胞資料庫成立。自兩年前,花蓮慈院婦產部副主任丁大清發表「臍帶間質幹細胞有效修補腦中風受傷細胞」論文後,便積極投入臍帶間質幹細胞領域研究。丁大清主任表示,目前慈濟骨髓資料庫已累積的資料量共三十四萬筆,未來花蓮慈院希望也能依循慈濟骨髓資料庫的方式,規劃建立小型的公共臍帶幹細胞資料庫,這個資料庫也將涵蓋國人百分之八十的白血球抗原類型分布,除了提供臍帶幹細胞作為臨床試驗研究外,進而把成果運用在搶救生命上。二天的成果發表中,包含了幹細胞研究的發展現狀、再生醫學的轉譯研究,以及幹細胞及神經損傷的臨床試驗成果及發展趨勢。統籌這次國際研討會的花蓮慈院研究部副主任馮清榮博士表示,希望藉著這次的研討會,讓更多海內外醫學研究專家學者,能分享在幹細胞研究上的成果,也期許未來慈濟能成為提供幹細胞的平台,推動幹細胞相關研究,進而把成果運用在搶救生命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