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

肢體抽動就醫 新北日本腦炎首例現蹤!

肢體抽動就醫 新北日本腦炎首例現蹤!#肢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內再現一名日本腦炎患者!新北市新莊區出現日本腦炎個案,患者於6月11日出現發燒、頭痛症狀後隨即前往診所就醫,後確認感染日本腦炎,目前個案意識清楚,仍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無不適症狀。一個月爆出5起案例,衛生局表示,居家做好環境清潔為杜絕病媒蚊的重要方向,日本腦炎流行期間也應少至高風險區域避免感染。患者住家300公尺處發現有3、4處鴿舍衛生局表示,經疫情調查該個案無出國史、慢性病史,住家300公尺處也發現約有3、4處鴿舍。根據監測資料顯示,新本市市近兩年(2015~2016年)分別零星個案皆於6月至7月間發生。黃昏到黎明不要出門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日本腦炎病媒蚊多孳生於水田、池塘處,豬隻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由於日本腦炎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民眾應做好環境孳清等防蚊措施,避免於病媒蚊活動高峰期(黃昏與黎明時段)在豬舍及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若需前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避免遭蚊蟲叮咬而感染。衛生局許玉芬科長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日本腦炎疫苗常規接種期程為滿1歲3個月接種第1劑,於2歲3個月接種第2劑,滿5歲時會追加1劑日本腦炎疫苗。提醒家中如有未完成疫苗接種之適齡幼童,應儘速帶往衛生所或常規疫苗合約院所完成接種,避免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吃飯像打仗?飲食習慣從嬰兒期培養

吃飯像打仗?飲食習慣從嬰兒期培養#肢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吃飯像打仗?您的孩子吃飯常常要花1、2個小時,三催四請的才能順利吃完飯嗎?營養師表示,要孩子養成好的進食習慣,嬰幼兒時期就是關鍵。嬰幼兒對於一切事物包括食物都還很陌生,開始接觸副食品時,爸媽要讓他們好好認識食物,並固定用餐地點,避免電視、玩具及手機等干擾。份量不要多口味不要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林姿吟表示,不要太早讓嬰幼兒吃到大人的食物,因為調味太重,會影響嬰幼兒認識食物的原味。爸媽準備的食物份量也不用太多,孩子吃不完時,避免勉強完食導致孩子對食物產生負面觀感。另外,嬰幼兒開始練習自己吃完一份餐食,會因為眼手協調還沒發展完全吃的到處都是,父母不要急著清理,也不要接手餵食,應讓嬰幼兒吃完餐點之後再進行清潔,同時也要一邊給予鼓勵,隨著成長,他們肢體發展越來越成熟後,自然就不會再吃的到處都是。食慾不佳 兩餐之間應間隔3~4小時林姿吟營養師表示,孩童的飲食教育除了注意均衡營養,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影響進食份量或是食物種類,甚至拖長進食時間,相對的也減少孩童對於健康均衡飲食的認知。面對食慾不佳的孩子,兩餐之間應該間隔3~4小時,不要給予營養成分不佳的食物作為點心。另外,家長應注意避免在用餐時責罵孩童,要讓他們在快樂輕鬆,沒有壓力的氣氛下進食。更不可以將「食物」作為獎賞、賄賂、懲罰或是表示親情的功能,長久下來會造成學童對於食物的錯誤認知,多給予鼓勵讚美,全家就能一起享受愉悅的用餐時刻。 

後天刺激不足 恐致發展遲緩

後天刺激不足 恐致發展遲緩#肢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孩子成長過程中,「生長」與「發展」均衡並進才是最重要的。除了遺傳、環境等諸多因素,並非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循著相似的順序與速度,有些症狀的發生也可能是因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導致,父母應隨時觀察、關心孩子,避免錯失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台灣每年平均15,000名嬰兒可能有發展遲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約為6-8%,若以台灣每年平有20-25萬新生兒計算,平均約有15,000名嬰兒可能有發展遲緩問題,若再擴大到6歲以下的學齡前遲緩兒人數預估上看10萬人。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表示,家長的觀念、認知與警覺,是影響早療是否能及時介入的重要因素。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嬰幼兒預防注射門診是最好的發展評估時間點。正常情況下,1歲半的孩子會說出5個單字,2歲就能學會50個單字且能講出短句表達需求,3歲則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家長若忽略孩子在不同時期「應有的水準」,恐錯失語言遲緩問題及認知功能障礙的早期治療時機。3歲前的黃金治療成效是3歲後的10倍需要早療介入的孩子,3歲前的黃金治療成效是3歲後的10倍。陳慧如醫師表示,過去就曾有2歲3個月的孩子外觀無異狀,但在健兒門診就診時,發展篩檢發現孩童有肢體不協調、跑步時步態笨拙、走樓梯需依靠攙扶、且僅能表達5個單字。排除早產、遺傳基因與其他因素後,發現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所致,經早療介入後,逐漸開始有「仿說」的動機,與人互動也有進步,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置的「兒童發展圖像篩檢互動網」,提供有趣圖像、互動性動畫、7種語音導覽及13個年齡層的篩檢題項,讓父母在家即可按圖索驥,快速智慧檢測孩子的發展狀況。若發現異常情形,將有專人進行追蹤,提醒儘早就醫評估及確認診斷,亦便於家長掌握孩子狀況,有助於就診時醫師評估。

治好歇斯底里 試試火車顛簸法

治好歇斯底里 試試火車顛簸法#肢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993年初春,下部隊擔任醫官的我被指派為「伙委」,當伙委最辛苦的是一大早必須跟著大卡車去臺南市的副食供應站採買食材。雖然從車頂與帳棚開口灌進的冷風,吹得讓人不舒服,但在軍用卡車裡,我和其他阿兵哥都可以安然入睡,不管車體因路況造成多大的顛簸,每個人都不為所動。「顛簸」是一種治療方式現在回想起來,那種「顛簸」是很好的助眠劑,彷彿母親推動搖籃的感覺,讓人身心安頓。我總如老僧入定般閉目養神,短暫忘記部隊的紛紛擾擾。如果把在軍用卡車內的顛簸說成是一種治療方式,似乎沒有什麼不妥。翻開醫療史,有人和我有相同想法,只是他們製造「顛簸」的交通工具和我不一樣。19世紀,克拉夫特•埃平(Kraff Ebing)及喬治•比爾德(George  Beard)醫師曾經告訴他們的男性病患,可以藉由馬術訓練得到快感及高潮;同一時期的美國醫師更擴大其效能,吹噓可以利用馬術治療陽痿。他們的立論基礎就是一個字─ Vibration,單純地把這個字翻譯成「震動」,似乎無法傳神地解釋那種感覺,所以我選擇用「顛簸」。善用不穩定的晃動 可以達到性高潮馬在路面上行走、奔跑造成的搖擺與震動,對於生殖器的摩擦,是上述醫師們的「治療靈感」。同時代還有醫師將「搭火車旅行」當成治療的手段,因為當時火車軌道及車體動力的設計,搭火車不若現代平穩舒適。如果你要在地廣人稀的美國藉由這樣的交通方式長途旅行,就非得忍受顛簸之苦。有醫師認為這樣的「運動量」比馬術訓練的強度還大,可以好好運用。對上述醫師而言,只要搭火車長途旅行,不管男女,都可以善用不穩定的晃動,達到性高潮,其效果和真實的性愛相去不遠。一位名叫查爾斯•威廉•馬爾喬(Charles William Malchow)的美國醫師,因此出版了一本相關書籍,教導民眾在乘坐火車時,利用不斷變換的姿勢,達到不同的刺激效果。治療歇斯底里 坐姿向前彎書中延伸的觀念揭示,在火車座位上,向前彎的坐姿容易引發女性的高潮,是治療「歇斯底里」的妙方。不過他也警告女性患者,少騎腳踏車及使用縫紉機,可能使得大腿內側過度摩擦而造成手淫的效果,那在19世紀可是不得了的大事。這些人並非歷史上首先主張交通工具可以治病的醫師。18世紀,法王路易十五的首席御醫彼埃爾•西拉克(Pierre Chirac),才應該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人。西拉克在當時以「好醫師」著稱,常能「治療好」王公貴族因尋歡作樂、生活不正常造成的胃痙攣和腹痛。他曾經在羅克舍福爾(Rochefort)發生Mal de Siam(當時叫暹邏痛),即黃熱病(Yellow Fever)時,成功治癒某些病患而聲名大噪,被召進皇宮後,沒多久就成為首席御醫。從前治療腹痛 只要坐上馬車顛簸行走西拉克治療腹痛的辦法,是讓患者坐上經過改造的驛站馬車,其實就是把座位中間挖空,像廁所的茅坑。第一位坐上此車的人是皇宮侍衛長,他光著屁股坐在這輛車上跑了3天3夜。西拉克很有自信地說:「馬車在坑坑凹凹的路上顛簸地行走,可以使他體內因腹痛位移的臟器歸位。」他的方法應該嚇得王公貴族沒人敢喊腹痛了!還好科學昌明,破解了100多年前的古怪理論,否則今日的火車上,不管平時或假日,應該都坐滿曠男怨女或想重振雄風的老伯,而平穩快速的高鐵可能沒有人要搭乘。坐火車背痛 肢體神經易受損這種坐火車的療法並不是真的那麼神奇,19世紀中末期,有很多人向醫師抱怨因為搭車而造成背痛,艾里克森醫師(Erichsen, John Eric)出了一本書《坐火車及其他神經系統的傷害》(On Railway and other Injuries of the Nerve System),探討病人神經系統受傷的原因。為何有這樣的患者出現?因為早期的鐵路系統容易有對撞或出軌的情形。改進安全性之後,意外情形減少,卻仍有顧客向火車公司抱怨身體不適,甚至要求補償。對於這樣的情形,全世界的醫學會議都曾經有激烈的攻防。1886年,德國著名神經學家赫爾曼•奧本海姆(Hermann Oppenheim)就主張,搭火車確實會造成肢體的神經受損;而法國學者尚•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卻認為這些人根本是歇斯底里,身體沒有問題。但真相到底如何?至今沒有令人滿意的解答。(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輕熟女當心 出現肢體無力、痠麻恐是多發性硬化症

輕熟女當心 出現肢體無力、痠麻恐是多發性硬化症#肢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35歲的林小姐,9年前正值26年華的她,突然出現左臉小癱瘓、漏口、進食不順,甚至眼球出現不自主顫動等症狀,便緊急就醫檢查,透過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後發現,腦中有多處白點,加上如小中風般的臉部癱瘓、眼球顫動等明顯症狀,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只是,在治療初期因為頭痛、發燒、施打部位肌肉萎縮等副作用,造成內心極度抗拒治療,使得治療成效每況愈下,疾病持續復發到只能癱在床上,生活幾乎完全依靠家人,直到改用口服治療,逐漸恢復行動,現在終於能與一般人一漾逛街、出國了。肢體無力、痠麻持續24小時 當心是警訊多發性硬化症,在台灣屬於罕見疾病,也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且它的症狀因人而異,視所影響的神經組織而定,在臨床上最常見症狀就是肢體無力、痠麻、走路不協調、視力模糊等,此外,症狀往往會持續24小時以上,對此,北投健康醫院蔡清標醫師表示,民眾若是出現上述症狀且持續24小時以上,就算隔天已沒有徵兆,應及早至神經內科確診,以避免延誤治療。生活習慣西方化 造成發生率升高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近年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人數逐年攀升,25~29歲的女性為高危險群,罹患率為男性的2倍,此外,蔡清標醫師表示,致病因子可能與種族、遺傳及環境等因素相關,因此在寒冷地區,如北美、北歐盛行率及發生率較高,近年來亞洲人數有逐年攀升趨勢,10年內增加2.5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逐漸西方化,且有多數人因害怕曬黑,所以,在預防陽光照射這方面,就做了許多措施,以致人體無法自然補充維生素D來降低發病率。發病若不治療 恐面臨殘疾、腦萎縮根據蔡清標醫師表示,若是發病後5年內都不接受治療的話,恐面臨終身殘疾,然而,多發性硬化症最主要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為腦萎縮、失智、肢體不協調等。目前臨床上第一線用藥以干擾素為主,但由於許多患者使用干擾素會出現發燒、頭痛、注射部位紅腫或肌肉萎縮等副作用,因此長期施打後,常有患者自行中斷用藥而陷入疾病復發困境。不過,依目前健保給付規範,當使用第一線藥物復發次數不減反增時,健保可申請二線用藥,根據研究顯示,二線口服藥相較於第一線皮下注射用藥更能有效地降低5成復發率 ,甚至還能延緩近4成的腦萎縮,以增加病情穩定性。切勿自行停藥 應與醫師討論保安心蔡清標醫師提醒各位民眾,當身體莫名出現無力、痠麻、視糊等現象時,應盡速就醫檢查,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此外,也呼籲正在進行治療的民眾,千萬不要自行停藥,反則就會面臨復發的困境,甚至可能使病情更加嚴重,因此,若是治療症狀無明顯成效,可與主治醫師討論,看看是否藥物已過蜜月期及換藥的可能性,以確保身體安全。

肢體無力 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作怪

肢體無力 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作怪#肢體

一位五十六歲的男子,突然發生右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經檢查是左鎖骨下動脈狹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江韶岳表示,這是典型的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腦部左邊的血流被右邊的血流「偷走」了,才導致右側肢體無力,經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撐開狹窄的動脈,才恢復正常。江韶岳醫師表示,該病患的病發現象是有問題,收治住院經動脈超音波檢查疑似有左側鎖骨下動脈狹窄情形,導致左邊腦部血流減少,再因右手血壓收縮壓190毫米汞柱,左手血壓收縮壓95毫米汞柱,且相對較冷,更強烈懷疑該病患應該是鎖骨動脈狹窄。由於病患亦有狹心症的症狀,有很大的機會同時也有冠心病。經心導管檢查,證實這位病患除了左側鎖骨下動脈開口端狹窄外,三條冠狀血管也同時有不同程度的狹窄,這種情況並不多見。江韶岳主任表示,針對狹窄的血管進行氣球擴張術後,經一年多的追蹤,該病患都未再發生過去的症狀。這位病患的高血壓、糖尿病也持續服藥控制中。江醫師指出,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主要因為心臟血管分支的鎖骨下動脈發生狹窄,導致流入腦部的血液不足,左邊腦部血流不足就會造成右側肢體的無力,好像左邊的血流被右邊的血流偷走,有時候會因血流不足而引發中風。這類患者通常休息一陣子後就會感到好多了,這個時候如果兩手脈搏跳動差異很大,且血壓相差到20毫米汞柱以上,就要注意是否可能有鎖骨下動脈狹窄的問題;如果已單側手腳無力及說話不清楚,就要立即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