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

追著腫瘤跑!真光刀治療不傷健康細胞

追著腫瘤跑!真光刀治療不傷健康細胞#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8歲陳姓男子14年前曾罹患直腸癌,7年前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2年前癌細胞又轉移到橫隔膜與左腎,經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沒想到去年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肺部,今年年初甚至陸續長出4顆腫瘤。因患者體力不適合動手術,因此以標靶真光刀設備(TrueBeam™STx),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5次後消除腫瘤,沒有副作用,目前患者狀況良好。定期檢查治療 即時發現癌細胞轉移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醫師表示,患者從14年前確診罹癌後,都有定期檢查,並配合醫囑按部就班進行治療,所以都能即時發現癌細胞轉移,再加以症狀方式治療,控制的都不錯。標靶真光刀治療 可保存完整肺功能癌細胞此次轉移到肺部,如果使用傳統的放射治療,一般容易出現喘、咳嗽等肺部功能受影響的副作用,利用標靶真光刀來治療能精準地將放射線瞄準腫瘤,避免腫瘤周圍健康組織受到損害,而將肺部功能保存完全,讓患者治療後不會出現喘與咳嗽情形。追蹤腫瘤的位移 提供精確的放射治療葉啟源醫師指出,治療難度在於肺部腫瘤會隨著呼吸運動而移動,恐會因此影響治療效果,而標靶真光刀可以提供呼吸監控放療,這使得它可以在治療機施行輻射照射的期間,監測呼吸、追蹤腫瘤的位移,提供精確的放射治療,而不傷及其他健康細胞,同時這項技術也可應用在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醫師提醒,若有早期癌變症狀,除了應按部就班治療外,持續定期追蹤也是預防癌細胞擴散或轉移的不二法門。不忽略身體危險信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也會提高。

35歲女重養生 竟便血罹癌!

35歲女重養生 竟便血罹癌!#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毛小姐,平時注重養生,不菸不酒, 4年前排便有出血情況,原本想飲食生活都正常,癌症不會找上門,連續到3間醫院檢查,發覺竟罹患大腸癌2期,經過治療,如今正常生活,希望藉此呼籲癌症篩檢的重要性。平均34.7分鐘 1人得到大腸癌亞洲佔全世界大腸直腸癌死亡人數的一半,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102年全國大腸癌發生人數新增1萬5,140人,平均每34.7分鐘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大腸直腸癌更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然而台灣仍有7成民眾不做大腸癌篩檢,原因包含「無家族病史」與「沒有相關癌症徵兆」等,因此篩檢率仍低。早期篩檢預防 存活率高早期大腸直腸癌如能妥善治療,存活率高,早期檢查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合度精密生物科技推出突破性的癌症預防科技,僅1分鐘、非侵入性的血液檢測,透過CMx®平台即能敏感偵測到循環腫瘤細胞,在大腸直腸癌還能治癒的早期精準找出關鍵的異常細胞,有效降低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大腸癌已連續8年盤據10大癌症之首,且近年來罹患年齡有朝M型化發展趨勢,更有將近1萬5000名的青壯年可能身陷大腸癌的風險中,雖然罹患率高,但大腸癌治療效果與其它惡性腫瘤相較是有相當良好的成效,如何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接受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  

37分鐘就一人罹腸癌!「單孔」手術hold住肛門

37分鐘就一人罹腸癌!「單孔」手術hold住肛門#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繼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食用培根、香腸、火腿等加工紅肉易增加直腸癌風險,藉此喚起國人健康意識。但其實,大腸直腸癌在16年來,罹患病例已飆高3倍,且成為台灣十大癌症榜首,平均37分鐘就有一人得到,發生率更是全球第一。誘發因子:飲食、抽菸、遺傳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建信表示,造成直腸癌的原因多為飲食、抽菸及家族遺傳,其中又以常吃進致癌食品有關;而直腸癌的症狀有解血便、不定期跑廁所及排便習慣改變,如異常腹瀉或便秘,都屬不正常現象;一旦出現就得儘速就醫檢查,經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直腸癌症狀:解血便、腹瀉、便秘然而,儘管直腸癌高居國人癌症之首,還是有許多患者擔心手須需要切除肛門,必須依賴永久性人工肛門而放棄治療;但其實在醫療進步下,目前已推出「單孔腹腔鏡」來幫助患者。對此陳建信醫師說,因此手術傷口小、疼痛感低、恢復速度快且併發症少,近年來發展都很不錯。曾罹腸胃炎、肺結核 手術成功率低此外,直腸癌患者最擔心的肛門保留問題也有新突破;陳醫師指出,利用單孔腹腔鏡摘除大腸癌腫瘤的案例中,肛門保留率已成功超過9成,甚至3年來都沒有切除肛門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他進一步指出,此手術可為多孔腹腔鏡手術的進階版,因其將多數傷口集中成2~5公分,不僅傷口小也降低感染風險、減輕負擔。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可接受此治療;陳醫師提醒,若曾經罹患腸胃炎、肺結核,或經歷重大車禍、開過刀者手術成功率低,應選擇多孔腹腔鏡手術或傳統手術為佳。簡單來說,只要是沒有沾黏風險都可接受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

治乾癬不依賴類固醇!青黛膏+中醫藥方也有解

治乾癬不依賴類固醇!青黛膏+中醫藥方也有解#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乾癬不僅是種會侵犯關節,造成永久性破壞的一種皮膚病外,更會反覆發作、嚴重脫屑,進而影響患者社交、工作及求學,根據統計指出,我國乾癬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2.35,且男性好發於女性。雖然目前在治療上有許多方式,例如:類固醇、照光、生物製劑等,但仍有患者在接受這些治療後仍無改善,像是一名患有乾癬10多年的古先生,因長期塗抹類固醇,產生耐受性,所以,逐漸失去療效,所幸後來在接受中醫治療下,才將症狀控制住。乾癬也分四大型 辨別後才可對症下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許春宏醫師,乾癬在中醫上俗稱為銀屑病,其特點為膚生紅斑、上覆多層白色鱗屑,但因消退緩慢、易反覆發作、病因複雜,所以,難以根除,不過大部分的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後,可獲得控制。在中醫治療上,需先經過辨證分型確定診斷後,才能擬訂治療計畫,除了內服方藥外,也需外塗藥膏,如青黛膏:1)血熱證/皮疹多、顏色鮮紅、鱗屑厚、癢甚搔抓流血水等,因此,在治療上多以青黛膏加清營湯藥方。2)血瘀證/皮膚顏色暗紅、經久不退,在治療上多以青黛膏加血府逐瘀湯藥方。3)血燥證/皮膚紅斑色淡乾燥、鱗屑較多或有龜裂,在治療上多以青黛膏加當歸飲子藥方。4)火毒證/全身皮膚紅腫灼熱、大量脫皮或有密集小膿皰、伴發熱,在治療上多以青黛膏加清瘟敗毒飲藥方。避免食用海鮮、牛肉 有助於治療乾癬乾癬的治療需要長時間的耐心治療,維持療效必須內外兼顧,在內,需保持心情愉悅、適當紓解壓力、良好的睡眠、規則的運動,飲食上以簡單清淡為原則,不一定要素食,但避免牛、羊肉、有殼的海鮮,不吃燒烤炸辣食物,可多食用蔬菜水果。在外,除了塗抹藥膏外,勤塗乳液維持良好的保濕可以減少脫皮及癢感,另外要減少皮膚的受傷,因為皮膚一旦有外傷,就容易引起乾癬。

只為兌現承諾!港女跨海來台治療直腸癌

只為兌現承諾!港女跨海來台治療直腸癌#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跨海來台就醫,只為兌現與丈夫間的承諾!日前,一名來自香港53歲的方小姐,因陪伴先生抗癌,所以,在照顧先生的這段時間,她醫院與家庭兩頭跑,也因此忽略了半年來糞便變細的徵兆,直到先生離開後,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也想起先生交代過的話,在加上身邊有許多人不停推薦台灣健康檢查的品質,所以,到了台灣檢查,只是沒想到卻讓她檢查出罹患相當低位的直腸癌。聽到這樣的噩耗,方小姐心情非常低落難過,但又想到與老公的承諾,她決定接受治療勇敢挑戰癌症,因此,在醫師的建議下,她接受了手術治療,成功將腫瘤切除,並於農曆年前順利出院與家人團圓。治療低位直腸癌 術後肛門保留恐是挑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外科王照元醫師表示,方小姐罹患的直腸癌,僅距離肛門口五公分,若以傳統開腹或是腹腔鏡進行手術,手術視野相對不佳,加上器械在狹小的骨盆腔內不易旋轉或彎曲,對肛門保留恐怕會是一大挑戰。且又加上亞洲人骨盆腔普遍較為狹窄,如果病人BMI值較高,腹腔內脂肪多,採用腹腔鏡,恐會增加許多手術中視野的難度,不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利用達文西手臂來進行的話,就可避免術中大量失血的風險,也可成功保留住肛門,免除暫時性人工肛門的不便。便秘、糞便變細 皆為警訊之一由於近年來,罹患大腸直腸癌患的人數正逐漸增加中,根據國民健康署2011年癌症登記資料指出,在台灣平均每37.3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更登上新高,然而,不只有台灣,其實全世界每年都有約140萬人罹患大腸直腸癌,其中更有半數人因而離開人世。所以,王照元醫師提醒民眾,因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唯有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可篩檢出早期結直腸癌,除了可搭配國健署的糞便潛血篩檢,若有長期便秘、腹瀉、腹痛與糞便變細等症狀,都需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能達到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效果。

她以為血便是痔瘡所致 檢查後竟是直腸癌

她以為血便是痔瘡所致 檢查後竟是直腸癌#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生活作息正常、愛運動,但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請注意,當心你可能也是罹患直腸癌的危險族群之一!日前,有一名38歲的賈小姐,平日上班忙碌、工作壓力大,且三餐在外,愛吃油炸類食物、麻辣鍋等,雖然平常保有愛運動的好習慣,但因她有10多年的痔瘡病史,總是認為血便是痔瘡所造成,所以不以為意。直到今年公司健康檢查後才發現,她潛血反應為陽性,進一步安排檢大腸鏡檢查,確診為直腸癌第二期,但因她的腫瘤靠近肛門,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機器手臂手術切除腫瘤,而目前恢復情況良好。骨盆腔狹窄者 透過機械手臂可保留完整肛門臺大醫院外科部梁金銅醫師表示,近十年來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系統已在全球許多國家中廣為使用,主要是因為機器手臂微創手術,可讓外科醫師進行更複雜、更高精準度的手術,進而突破傳統手術及傳統腹腔鏡手術時所遭遇到的困難。因此,對於骨盆腔狹窄、低位腫瘤、肥胖及需保留自律神經等患者而言,若使用傳統手術,恐有破壞肛門、影響生育能力等問題產生,但醫師若機器手臂進行處理,不僅可幫病患解決問題,更可保留肛門、自律神經等,使得男性患者在術後仍可維持性功能,女性則可保留生育能力,只不過目前此手術仍處於自費狀態,平均要價約20萬。定期接受篩檢 才可有效遠離大腸癌最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人數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但大腸瘜肉(腺瘤性瘜肉)發展為大腸癌時間需時5~10年,因此,醫師提醒若能遠離大腸癌危險因子,包括不當飲食、不運動、抽菸、喝酒以及腰圍過大等,並定期篩檢,大腸癌是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之一。

醫訊/大腸直腸癌講座

醫訊/大腸直腸癌講座#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問題之一,因為外食族的增加,攝取太多肉類及脂肪,增加了腸道內膽酸分泌,導致治癌物質產生,不僅如此它的症狀又與痔瘡相似,因此在初期時很容易讓人誤會而延誤就醫。對此,高雄長庚醫院特邀大腸直腸肛門科林岳民醫師及營養治療科沈采螢營養師分別主講「認識大腸癌」及「食用油品選一選」,期望透過此講座可增進民眾對醫學知識及照顧能力,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大腸直腸癌講座時間:12月06日(六)9:00~中午12:00地點:高雄長庚醫院湖畔星光-星光廳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鍾佩君小姐(07)7317123轉3401

年輕人愛亂吃 發炎性腸道患者暴增

年輕人愛亂吃 發炎性腸道患者暴增#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不正常,高油高脂食物不忌口,導致近年來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加!什麼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併發原因主要為腸黏膜調節異常所導致,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症狀多為不斷拉肚子,嚴重甚至一天需要跑好幾十次廁所,若久拖不治療,恐怕會有生命危險。發炎性腸道症發作 一天恐須跑廁所幾十次很難想像,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就連出遠門都顯得困難重重!腸道發炎號發於青壯年族群,一天跑好幾十次的廁所,猶如身上綁著一條鐵鎖,不少患者都視旅遊和踏青為畏途。 高雄巿立小港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體內的免疫大軍攻打自己的細胞組織,「等於是自己養的軍隊打自己人。」發炎性腸道症 易遭到誤診他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兩個發病的高峰,分別是廿幾與四十幾歲。臨床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血便、疲倦、發燒及裡急後重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易與發炎性腸道疾病連結,民眾常誤以為有血便就是痔瘡;拉肚子就聯想是感染性的腸炎或大腸急躁症,因此常延誤治療時機。由於病況時好時壞,從發病到確診耗費不少時間,讓患者身心飽受折磨,常造成求學、生活或工作上極大困擾。延遲診斷及治療將造成嚴重的患者面臨腸穿孔、敗血症、開刀切腸等窘境。吳登強說,大腸急躁症不會血便,感染性的腸炎則不會長時間反覆發作。提醒民眾若有三個月以上持續症狀,且體重減輕,應盡快就醫診治。吳登強提醒,天氣突然變冷、情緒變化、突然重感冒,或是壓力大、情緒波動,都可能造成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急性發作,提醒患者最近要注意保暖、避免感染,以及保持心情平穩及適當的壓力調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