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隊友

豬隊友注意!從做家事進化成好爸爸

豬隊友注意!從做家事進化成好爸爸#豬隊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何爸爸顧小孩,標準是『只要還活著』就好!」當下不禁笑了出來。這句話真是傳神地表達出媽媽對於豬隊友爸爸的無奈心聲。女人如果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老公帶小孩,恐怕會產生嚴重的夫妻爭執。我相信很多媽媽的確也不「奢望」另一半真能幫上忙,只要他們別像另一個大孩子來添亂就好。但不是我要幫男性說話,我真的認為男性並非生來就懂得如何當爸,因為孩子並不是從爸爸的肚子裡生出來,缺乏懷胎十月的默契培養期,所以父子的連結在先天上就略遜於媽媽。再加上爸爸在家中,多半是肩負經濟重擔的角色,對於教養,相較於煩惱如何帶小孩,他們會更關心養育孩子的支出與孩子的健康問題。所以,如果想跟孩子更親近,要扮演好爸爸的角色真的需要多用心!兄兼父職的成長歷程,讓我提早擔任父親的角色回顧我的童年,父親很早就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在我八歲時,他就因病過世。雖然我對爸爸的印象很模糊,但仍依稀記得他是個顧家的好男人,就像棵枝葉茂密的堅穩大樹一樣,為家人遮風避雨。他的職業是中醫師,白天在市立聯合醫院看診,晚上下班後繼續在自家的診所為病患服務,從早到晚認真工作,只為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但也因此我們很少有親子相處的時間。爸爸過世後,母親必須擔起家計,照顧我和弟弟。原本的她是位英文老師,後來放棄教職,接手經營父親留下來的中藥行,也由於工作實在忙碌,因此媽媽期許我當個「小爸爸」來照顧弟弟。年紀比我小四歲的弟弟,看似小跟班,其實當時在我眼中簡直是個拖油瓶,小時候只要我去同學家玩,就一定得帶著他。在我唸高中時,還曾經代替媽媽去參加他的國一家長會。回想起來,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深刻記憶。媽媽因為肩負經濟重擔,所以壓力極大,有時我會從她說話的語氣中感覺她的不高興,或是某些表現讓我察覺可能我做錯了什麼事讓她不開心,長久下來,我也因此養成了細心觀察的敏銳度,讓我現在成為琦琦眼中善解人意的暖男。而缺乏父親陪伴的童年,也讓我下定決心,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後,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守護他。把握父母的保存期限,讓「陪伴」成為孩子最好的禮物身為兒科醫師,兒童的各種疑難雜症都難不倒我。但小肉包出生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一位好醫生並不等於會是一個好爸爸。對於照顧嬰幼孩這件事,我唯一拿手的,是在嬰兒室曾演練過的餵奶和換尿布。但要如何製作副食品、要如何處理他的哭鬧、要如何面對他所有的生活瑣事,都是在醫學院沒學過、原文書上沒看過,論文也沒讀過的。所以我和所有的新手爸爸一樣,剛開始時還真有點不知所措。我也非常認同以前小兒科前輩所說的:「在當了爸爸之後,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兒科醫師。」「我究竟要跟他玩什麼、說什麼?」初為人父時,我常有這樣的疑惑,也覺得自己才像個幼稚的孩子。反觀大學念教育系的琦琦,還會自創一些遊戲,母子倆玩得不亦樂乎,讓我對自己的束手無策覺得有些氣餒。但是沒關係,孩子永遠是你最好的聽眾,兩、三個月大的寶包已經對聲音有反應,會表現出「社會性的行為」,只要對著他說說話,他就會對你笑,也會咿咿呀呀地回應你。因此第一次做爸爸的人不用緊張,你只要多花時間陪伴寶包,溫柔地看著他,對他說說話(不用講什麼人生大道理,他還小聽不懂啦),寶包一定會回報燦爛又純真的笑容,讓你即使再忙再累,也會忘記疲憊。除了親力親為陪玩、陪睡、換尿布、餵奶,等到寶包差不多五、六個月大(大約是會坐的時候),爸媽還可以和寶包「親子共讀」,找一個適合的環境、適合的時間,翻開適合的繪本,全家一起輕鬆度過。你不必將內容全部逐字唸出,主要是要達到與寶包互動的目的,我認為這應該是爸爸們可以做到的。但親子共讀前,我覺得爸爸還是要先抽出幾分鐘研究一下那本書在講什麼、如何使用,這樣會比較容易上手。現在的繪本或童書都做得非常有趣,不但會因應寶包不同的年齡製作適合的內容,還會設計成立體書或是有一些小機關,例如裡面有小鏡子或是運用不同的材質,來促進寶包的感覺統合發展。而且親子共讀是不限年齡的,即使寶包日後漸漸長大成人,父母子女還是可以一起樂享讀書趣。「間接育兒」也是種支持與幫忙的方式雖然許多爸爸帶小孩的方法,就是「等媽媽回來」,但我也碰過不少有心幫忙的爸爸會私下跟我抱怨:「有了孩子以後,我就好像變成一個廢人,孩子哭了我要抱他或是沖奶,我太太就嫌我笨手笨腳要我走開。」有的則哀怨地說:「老婆每天的重心就是寶包,我下班回來,也不問我累不累。想看電視放輕鬆一下,她就一直唸個不停,說我什麼都不幫忙,只會做現成的爸爸,我也很想幫忙啊!只是不知道該做什麼。」其實,說到幫忙,不一定是幫寶寶換尿布、哄寶寶入睡這類的事。尤其是對初為人父的爸爸來說,這些瑣事或許也有一定的難度。我建議,其實爸爸們可以參考有位日本醫學教授所提出「間接育兒」的觀念,就是:先把家裡的勞動工作做好,像是洗碗、洗衣服、拖地、倒垃圾等,讓媽媽可以減輕體力的負擔,這樣媽媽就有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去照顧寶包,這也是爸爸對家庭與育兒的一種間接幫忙。漸漸地,爸爸做家事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媽媽也會放心讓爸爸進一步參與照顧寶包的工作。(本文摘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