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13歲國一男生原本體重就過重,過去一年來,因升學壓力又遇上疫情,幾乎整天待在室內不動,三不五時就藉由吃零食放鬆,體重在短短一年半內增加近13公斤,身高168公分的他,體重破89公斤、BMI值為31.5,即使每天睡8到10小時還是經常喊累,家長擔心有異,就醫檢查竟已呈現嚴重脂肪肝。小時候胖不是胖?爸媽別相信錯誤觀念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指出,小男生就醫時,一看身上,頸部及腋下皆有明顯的黑色棘皮症,腹部有肥胖紋;進一步抽血顯示肝臟指數ALT(GPT)上升至81U/L(正常為40以下),超音波更呈現嚴重脂肪肝。戴季珊說,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肥胖息息相關,肥胖又是最常見的兒童肝病成因,像該名國一生,除了正餐之外,父母完全掌握不到他平常在外的飲食情況,甚至在姊姊告密之下,才發現他連在家都常偷吃洋芋片、巧克力棒等零食。該名國一生經飲食衛教、增加體能活動以及規律的門診追蹤後,肝指數於半年後逐漸恢復正常,但脂肪肝仍很嚴重,目前持續於門診超音波追蹤,觀察脂肪肝是否有好轉。戴季珊強調,家長千萬不要有小時候胖不是胖、胖才好抽高等錯誤觀念,尤其小時候有脂肪肝,當心長大換肝風險大增,因研究指出,單純脂肪肝的預期壽命與一般正常人無異,但是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損傷者,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進展為纖維化或肝硬化,後續也有可能引起肝癌的發生,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定期追蹤,否則長期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提高未來肝臟衰竭、肝癌、換肝的風險。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 控制體重是唯一方式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戴季珊強調,體重控制是唯一實證的治療方式,治本得要從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控制來達成,研究顯示生活型態介入與飲食控制持續3至12個月,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脂肪肝嚴重程度;包括降低看電視或使用3C產品時間,日常生活可增加步行、爬樓梯機會,減少高糖、高熱量、油炸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