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舞蹈團團長林靖嵐,2歲時被診斷為重度聽覺障礙,從習舞、創辦台灣首支聽障舞團、到站上世界。曾得過聽障奧運聽障模特兒比賽得第1名、⼗⼤傑出青年的她,逐夢路上歷經困頓挫折、自我封閉;但是她相信,只要堅持夢想,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舞台。林靖嵐於《聽不見音樂的舞者》一書中,分享自己的親生經歷,讓讀者用全新視角看待自我與生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聽障舞蹈團團長林靖嵐,2歲時被診斷為重度聽覺障礙,從習舞、創辦台灣首支聽障舞團、到站上世界。曾得過聽障奧運聽障模特兒比賽得第1名、⼗⼤傑出青年的她,逐夢路上歷經困頓挫折、自我封閉;但是她相信,只要堅持夢想,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舞台。林靖嵐於《聽不見音樂的舞者》一書中,分享自己的親生經歷,讓讀者用全新視角看待自我與生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台後,台灣人的生活出現了極大的轉換,民眾紛紛戴上口罩、長期待在家中學習、工作,以預防疫情傳散。然而居家生活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後遺症」-聽損。研究指出,隨著遠距學習、工作的時數增加,電子產品、耳機的使用頻率、持續時間不斷增加,而聽力損失與個人聽力設備之間的關聯性也獲得證實。為呼應WHO今年「謹慎用耳,聆聽聲活」(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的口號,美律實業委託天下雜誌發起微聽損大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75%的民眾近三個月出現耳朵異常狀況,恐有聽力損傷風險;調查亦指出民眾不分世代,均缺乏保護耳朵的知識,希望可透過此調查,讓大家正視耳力健康! 不是聽不清楚這麼簡單!每百人就有一人有輕度聽力損失 「蛤? 你說什麼,大聲一點!」這是你日常的招呼語嗎?聽不清楚可不只是對方講話再大聲一點這麼簡單!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張弘醫師指出台灣約有12萬的民眾有聽力損失的問題。如同近視可依據深淺分類,聽力損傷也可分為輕度(俗稱:微聽損)、中度、中重度、重度以及全聾。而造成聽損的原因,可能為先天性或後天性因素;先天性聽損原因包含遺傳性及非遺傳性(如母體胎內感染、新生兒低體重、缺氧、嚴重黃疸)、後天性成人聽損則與疾病、外傷及噪音相關。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約有69,587人確診為微聽損,相當於每100人就有1人有輕度聽力問題。「如同近視需要矯正,聽力問題也需要透過正確的方式改善,如調整電子產品音量、配戴助聽器等,才可有效抑制聽力惡化。」張弘醫師進一步說明,許多研究都指出對整體環境的感知降低情況與聽力損傷可能相關,且增加了大腦認知的負擔,進而影響維持平衡感及步態的平穩,導致跌倒風險提高,也增加了住院及死亡的風險。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教授羅敦信表示,根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超過35分貝即算是會對生活造成「困難」的聽力損失。聽力損失人口數隨年齡增長而增多,60歲以上族群中有超過25%,患有具障礙程度的聽力損失。聽力損失未處置將導致溝通障礙、社交孤立、喪失自主能力、有可能伴隨焦慮和抑鬱、認知下降而失智等問題。正常聽覺能力的人往往不理解顯著的聽力損失衝擊,對於口語文字理解較慢的人視為智能下降,因此導致年長者退縮,以避免被貼上「慢」或「智能不足」的標籤。 另外,年輕成人使用耳機的情況也加劇聽力損失發生,根據Byeon (2021)針對南韓12至19歲532位年輕人之調查,發現每天平均在吵雜環境中使用耳機超過80分鐘者,呈現有聽力損失的比例為22.3%,比起每日少於80分鐘者高出4.7倍風險。 最新調查:20世代「耳力」最差、40世代用耳習慣則瀕臨危險值 為更加了解民眾的用耳習慣,天下雜誌聯合美律實業,針對近3個月有使用過耳機的20-歲49歲民眾調查(共回收1,874有效樣本)。結果顯示,20世代使用耳機時間最長,有近八成(77%)年輕人幾乎每天使用耳機,顯見娛樂型態的改變,讓20世代幾乎耳機不離身。此外,長時間、高音量的重度沉浸使用者以40-49歲最為突出,40世代不論在追劇、線上會議及學習上,用耳習慣均達高風險值(係指連續使用耳機超過一小時且音量高於60%),顯示其更有較高風險暴露於聽損風險之下。聽力師陳雪霞指出,若長時間超過這個警戒範圍,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進而影響聽力;而聽力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建議民眾發現有聽力漸弱的問題,要盡快至耳鼻喉科尋求解答。 電聲大廠美律實業吳夢璠處長表示,國際上對於聲音的安全標準是85dB(分貝)。但音量dB計算公式為指對數函數型,差3dB音量等同於就相差一倍,譬如85dB跟88dB看似相差不大,實則耳膜承受的音量壓力已增強一倍,一般人若無法得知耳機分貝數的大小,建議遵循66法則,也就是不超過播放設備之音量的60%,同時連續使用耳機60分鐘應該要休息一下。 林口微笑親子張弘醫師分享,近年來進入門診求助耳力問題的民眾有年輕化趨勢,多數更伴隨時常耳鳴以及耳朵過勞的狀況,在深入了解後,通常與長時間、高分貝暴露在噪音下有直接關聯,建議民眾應定期進行聽力檢測。 非處方簽助聽器可望上路 造福更多微聽損者 聽力損失的成因及程度因人而異,患者針對不同頻率的剩餘聽力,都會對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無論程度嚴重與否,聽力損失都有可能會影響生活、學習及工作表現。張弘醫師指出,根據美國統計,成人聽損者平均等待十年才處置,顯示成年聽損者面對聽損的態度較消極。他呼籲有聽力問題的民眾應諮詢醫師專業醫療建議,目前可透過藥物及手術、助聽器及選用輔助聽力儀器。 張弘醫師也分享到,美國FDA將於今年建立,一個不需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簽的助聽器類別,若如預期在今年底通過後,部分聽力輔具可不需經過聽力檢查與驗配,即可在一般通路購買。他與聽力師陳雪霞亦聯合呼籲,聽力損失是不可逆的,民眾應留意電子產品、耳機等使用音量勿大於60%,且不要連續使用超過一小時,即可預防聽力的衰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吳小弟出生時聽力篩檢異常,父母發現他到了2歲仍不曾開口叫爸爸、媽媽,經檢查後得知雙耳均罹患重度聽損,配戴助聽器後成效不佳,經由人工電子耳與聽能創建的協助,吳小弟逐漸能像同年齡的小朋友們學習中、英文,甚至能流暢地演奏樂器。人工電子耳中心醫師溫惟昇表示,先天性聽損發生率為0.3-1%,以每年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全台每年有600-2000名新生兒罹患此疾病。其中90%以上患者父母聽力正常,而此族群當中1/3則為雙耳重度聽損,也就是說每年約有200名嬰幼兒患者,即便使用助聽器仍無法聽見。3歲前植電子耳 語言能力可恢復9成重度、極重度聽障的患者絕大多數為耳蝸出問題,人工電子耳的原理就是繞過受損的部分,以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讓腦部接受產生聽覺。需要留意的是,3歲前為腦部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因此把握此階段植入人工電子耳,嬰幼兒在適當的聽覺口語訓練後,語言能力可恢復8至9成以上,聽、說、閱讀能力及認知功能皆能與正常聽力學童相仿;植入的時間越晚,成效會逐漸遞減,一般來說以不超過7歲為宜。而成人後才罹病的患者成效更佳,學語後失聰者其適應與訓練的過程通常較快而容易,據統計近九成患者其日常生活自理、溝通、職場表現都與一般聽力正常者相當。微創手術可保留原有聽力傳統電子耳手術耳後傷口長達10-20公分,傷口照護相當不易,患者必須住院一周以上,且一個月後才能開機啟用。此外,手術必須破壞耳蝸原有構造放入電極,對於原有正常的毛細胞傷害也比較大,不易保留殘存聽力。改良後的微創手術傷口僅不到3公分,術後隔天或第二天就可開機啟用並出院,復原時間大幅縮短;此外,手術改由耳蝸的自然開口置入電極,可減少對原有正常耳蝸的破壞,進而保留原有聽力,以待未來更先進技術問世時受惠。(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聽障問題的老人,失智風險會提高,美國研究顯示,老人得到聽障會使失智風險較正常聽力老人提高1.24或1.27倍!65歲以上老人因毛細胞更加老化,細胞容易受損、死亡,一旦產生聽障問題,會使得人際溝通不良,較少動腦就容易失智。另一研究指出,輕度聽障老人會使失智風險提高1.89,中度聽障提高3.00倍,重度聽障提高4.94倍,因此65歲以上長者應每年定期做聽力檢測。2025年全球5億人會出現聽障現象高齡化社會來臨,聽障現象將越來越普遍,老人若出現重聽、雞同鴨講情形,就要注意是否為聽力障礙。WHO研究報告指出,隨著世界人口老化,2025年全球12億的60歲以上人口,其中5億人會出現聽障現象。本土研究也發現,50歲起聽力退化愈明顯,65歲以上至少3成有聽障現象。長者應每年接受聽力篩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指出,老年聽障危險因子包括從事的工作常曝露在噪音環境、耳毒性藥物暴露、耳炎、抽菸、高血壓、免疫疾病、荷爾蒙、基因等。因毛細胞死亡後無法再生,一旦因外力導致聽覺受損,終生都無法恢復。建議長者應每年接受聽力篩檢,如有異常則轉診聽覺復健中心,有必要時在醫師指導下配戴助聽器或安裝人工電子耳。楊宗翰主任表示,弱勢族群眼耳鼻喉科整合照護模式,針對早療幼童、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可透過做聽力篩檢檢測功能,必要時協助轉診聽覺復健中心。有聽障前兆一定要持續觀察,症狀頻繁出現時應就醫檢測,及早發現,就能及早降低失智機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早產兒晴晴的母親患有子癲前症,產檢發現胎盤血流功能異常,住院治療期間胎兒心跳不穩定,通盤考量母嬰安全的情況下剖腹生產,晴晴出生週數24週,體重僅有370公克,住院期間歷經插管治療、肺部出血、視網膜病變、腸胃道蠕動異常等早產兒常見的併發症後,住院117天回家,4個月大時晴晴已成長至3,500公克。每年約3,000名極低體重早產兒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早產兒數量達1,500萬,約占所有新生兒的1成,其中「早產」是8成新生兒死亡的主因,台灣每年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以目前新生兒死亡率(指出生後28日內死亡者 )20‰而言,每年約有4,000名新生兒死亡,其中「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就佔了75%以上,即每年約有3,000名極低體重早產兒死亡。28週以上早產兒 存活率已達95%妊娠週數28 週以上的早產兒,目前存活率多已高達95%,併發症少,且長期的神經發展接近正常,因此,醫療先進的國家,都將醫療照護重心放在小於 28週的「超級早產兒」,目前先進國家出生時妊娠週數 23~24 週的早產兒,存活率可達60%,25~26週的存活率約達75%。「超早產」 腦性麻痺、智障風險高台灣早產兒醫療訓練中心,501~750公克的早產兒存活率約60%~70%,751~1000公克的存活率約85~90%,需要注意的是「超早產」往後發生腦性麻痺、智障、聽障或視障等後遺症的風險較高,23週者有40%的風險,24~25週者則大幅下降為16%。早產兒併發症 恐造成死亡威脅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表示,超級早產兒面臨的併發症很多,如呼吸窘迫症、腦室內出血、腦室旁白質軟化症、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敗血症、肺支氣管發育不全、視網膜病變、聽力障礙、疝氣等,這些併發症都會造成早產兒面臨死亡的威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李先生5歲時一次遊戲跌倒撞擊頭部後,出現聽力受損,於是開始戴助聽器,不料2年前竟完全聽不到,直到接受醫院補助裝置人工電子耳後才讓他重獲聽力。李先生表示,現在他終於能清楚聽到女兒的哭聲,騎車時也能聽到後方來車的引擎聲和喇叭聲,非常感謝能聽到這麼多美好的聲音。國泰醫院耳鼻喉科方德詠醫師表示,聲音的接收是透過外耳、中耳、內耳的各聽覺構造到聽神經、腦幹傳到大腦,由大腦解讀聲音的意義,這段路徑任何一個位置受損,都會影響聽力;李先生患有「前庭導水管擴大症」先天構造異常,但並未在第一時間察覺,直到5歲時因頭部撞擊而聽力受損後,開始戴外掛式助聽器,不料2年前卻突然完全聽不到,醫師建議他植入人工電子耳,才恢復聽力。聽力惡化、配戴助聽器也無效 電子耳重獲新聲方德詠醫師說,人工電子耳是經由手術將電極放入耳蝸,取代嚴重受損的耳蝸毛細胞,每個電極負責分析不同頻率,然後直接刺激聽神經,經過一段適應時間,便能漸漸區分出各種聲音、了解語言,讓聽障者能夠重獲聲音與人溝通。方德詠醫師提醒兒童家長,切勿因新生兒聽力篩檢正常,就忽略遲發性的聽力異常疾病,如前庭導水管擴大症,它會因跌倒碰撞或感冒打噴嚏,造成聽損症狀出現,所以在小孩成長過程中,千萬要觀察孩子跌倒後的聽力與語言學習發展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早就醫診斷治療,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你知道嗎?寶寶們是經由聽覺來學習認知這個世界的,同時聽覺和語言發展也有很密切的關連!當他們還在媽咪們的肚子裡時,其實就已經開始在發展聽力了,而到了4歲前會完全發育成熟到與成人相同。寶寶的聽力健康與你有關新竹市衛生局提醒,各位家長們寶寶的聽覺發育比較細微,聽覺發育是不是正常,是有跡可循的,不僅如此有高達94%的聽覺障礙是可以透過爸爸媽媽的細心觀察發現的,而且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當然,在新生兒出生後也是需要接受檢查,那就是所謂新生兒聽力篩檢,且凡自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本國籍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均可獲得本項補助。在出生後24~60小時即可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約之醫療院所做聽力初篩;若初篩未通過,應在出院前(36~60小時)進行複篩或是滿月前做複篩。若聽覺損傷的新生兒可以在出生6個月的黃金時間內,接受診斷並立即接受聽覺復健,效果將遠優於黃金時間後才被發現和治療。若在6個月以內便介入復健和治療,聽障兒在3歲時的語言表達和聽力可以恢復到幾乎與一般正常孩子一樣!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廢核是否會影響台美關係?行政院表示,核能存廢問題攸關我國能源政策及未來民眾生活、產業發展及環境永續,與全體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更與正常發展的台美關係無關。行政院表示,是否放棄核能發電作為能源選項,其考慮因素包括電力供應是否短缺、發電成本是否提高,乃至於是否衝擊環境生態及氣候變遷等問題。行政院強調,核四議題涉及高度工程及能源專業,需要透過多方資訊公開與理性對話提供事實,俾民眾做出理性判斷的基礎。行政院將持續監督相關主管機關確保核安,並提供充分資訊予民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