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會過度追求自尊心,常常會跟身邊的人比較生活好壞、人生成就,而擁有自尊,就像有一面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傷的盾牌。韓國首席精神科醫生全美暻,於《脆弱的假自尊》中分享個案的故事,並揪出隱藏在每個人內心的「假自尊」,帶你思考自我價值的意義。以下為原書摘文:
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會過度追求自尊心,常常會跟身邊的人比較生活好壞、人生成就,而擁有自尊,就像有一面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傷的盾牌。韓國首席精神科醫生全美暻,於《脆弱的假自尊》中分享個案的故事,並揪出隱藏在每個人內心的「假自尊」,帶你思考自我價值的意義。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戳別人的傷疤、痛處。比如,對方身體有殘疾,或有牢獄的經歷等,這對他們本身來說是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時你再問對方相關的問題,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痛苦和難堪。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可觸碰的傷疤,都有不願他人提及的話題。那些喜歡揭開別人傷疤的人,既可悲又可恨。可悲的是,他的一生中不會有真正的好朋友;可恨的是,揭別人的傷疤會讓人想起一段不快樂的回憶,等於是在對方的傷口上撒鹽。溝通高手不說「哪壺不開提哪壺」蠢話王濤的一份企劃案被主管退回了,被退回的原因並不是企劃案不優秀,而是因為這份企劃案和競爭對手的企劃案很相似。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也許是王濤模仿了競爭對手的企劃案,總之,這份企劃案被退回了。主管還在大家面前批評王濤,警告大家以後一定要有創新思想。公司中,同事們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而笑笑正在為手頭沒做完的企劃案發愁,她向王濤請教:「王濤,你上次那份企劃案的創意是怎麼想出來的?」笑笑的話還沒說完,王濤就生氣的大聲打斷她:「妳給我閉嘴!妳故意的吧?」一時,大家都覺得很尷尬。從案例中可以看出,笑笑是一個不懂得人際溝通的人。王濤的企劃案被退了,並且還受到了主管的批評,心裡自然不好受,笑笑卻在此時提到此事,相信王濤以後肯定不願意再理她了。溝通高手從來不去說那種「哪壺不開提哪壺」的蠢話,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而說話時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別問他人痛處 知道也要裝作不知小李在任職之前,有過一段牢獄生活,這是小李心裡的傷口,同事都知道這一點,因而大家從不談論有關監獄、犯罪的話題。有一次,公司舉辦看電影的活動,電影裡的主角和小李很相似,結果一個同事突然問:「這個故事是根據你的事改編的嗎?」小李的臉色瞬間垮下來,從此再也不和這個同事說話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些人有不願意提及的隱私和痛處,我們要盡量避開它,以免傷人,給自己的人際關係帶來麻煩。另外,對於一些他人不願讓別人知道的事情,也不要一個勁的去問,即使你已經知道了,也要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千萬不可以當著眾人的面,談論關於他人的一些缺點或毛病。揭短有時是故意的,是敵視的雙方用來互相攻擊的武器;有時又是無意的,因為不小心而犯了對方的忌諱。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在待人處事中揭人之短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影響雙方的感情,導致友誼的破裂。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與人交談時,面對別人忌諱的話題,要講究語言技巧,盡量把話說得委婉、含蓄些,不可以說出刺激對方的話。無論對別人有多麼不滿,也不要揭別人的傷疤。只有避開別人的痛處,才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輕鬆、更愉快。提問小祕訣或許你真的不太懂得溝通,不知道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那也沒有關係,你只需要露出真誠的微笑就可以了,真誠的微笑永遠不會出錯。(本文摘自/如何問,別人肯說;如何說,別人想聽/大是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雙親離異,對孩子們來說總是影響甚鉅。但在這個「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的時代,「為了小孩不離婚」對孩子來說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決定。重要的其實是——即使離婚,父母仍能負起孩子安全堡壘的角色。實際上,就有些夫妻即使沒有生活在一起,還是能提供孩子一個安穩的避風港。不可否認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對於選擇離婚的父母多半都還是抱持「難以諒解」的態度,而父母這一方也會因為不敢面對孩子,與孩子之間形成一道看不見的鴻溝。於是久而久之,孩子主動打電話回家的次數減少了、回信或回訊息的頻率也變得愈來愈低。我認為,即使孩子態度消極,身為父母的我們,還是必須持續主動地關心孩子,例如詢問:「最近在學校還好嗎?」並讓他們知道:「有什麼事隨時都可以放心找我們討論。」即便孩子嫌自己囉哩八唆、噁心巴拉,但能知道父母願意關心自己,多半還是會讓他們感到安心的。親職可說是一輩子的事業。一旦你為人父母,一世都將身為父母。即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獨立自主,父母的一言一行仍會永遠映在他們眼底。正是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更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漂亮地活到最後一刻,不是嗎?即使孩子長大後父母不再無時無刻伴隨在側,父母安全堡壘的機能還是可以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穩定發揮——就算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也一樣。只要孩子們心底有著來自雙親的愛與關懷,這座安全堡壘就會一直存在他的心中,並化為往後跨越各種人生關卡的一大助力。成為孩子的安全保壘,永遠不嫌晚。但有一點絕對要注意,那就是「不能在孩子面前單方面批評另一半的不是」。因為對孩子們來說,父母和自己身上流著的是同樣的血、是世上唯一的存在。如果讓孩子知道父母其中一方打從心底看不起另一方,或對彼此懷恨在心,將會連帶使孩子自尊受挫、認為自己的存在可有可無,甚至懷疑被感情不睦之雙親生下來的自己,也許打從一開始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常聽到當事人離婚後表示不解,為何當初自己會那麼蠢,選擇跟那種人結婚;或是抱怨「其實根本沒那麼愛對方,卻仍踏入婚姻」等等。這些話聽在孩子耳中其實非常傷人,因為那等於是在告訴孩子:「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場錯誤。」有些人還會故作感性地跟孩子說:「你爸/媽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因為有了你,我並不後悔跟他結婚。」但他們沒想到,其實要過怎樣的人生大可自己去選擇,這種心態只不過是把選擇的責任全往孩子身上推罷了。身為父母,應該要讓孩子知道:「很抱歉,爸媽最後雖然還是選擇分開,但我們當時確實是出於真心相愛,才會結婚的。」這樣的態度至少可以讓孩子吞下一顆定心丸、重拾自我認同,使他們放心相信眼前的父母永遠是值得自己依靠的後盾。(本文摘自/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方言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討好者大多處於低自尊,內心沒有獨立完整自尊的狀態。所以他們跪地伸手,給他人充分的尊重,卻放低自己的尊嚴,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隱藏自我。但他們內心無論感覺多壓抑和痛苦,臉上對別人從來都是和顏悅色,他們用討好乞求換來別人對自己的尊重,但往往得到的只是被忽視、漠視,甚至是鄙視。所以,討好者的心裡常常積鬱了沉重的委屈、悲傷和惱怒。若長期得不到尊重和認可,內心這些負面情緒便越積越深,乃至導致很多心理問題,同時更大大降低討好者內心本就不高的自尊。心理學中的「自尊」是指: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真正態度。那麼自尊度就是用來衡量內心對自己的重視程度。我們說一個人有很強的「自尊度」,就是說他內心始終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甚至可以說,他覺得自己不比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差。相反地,自尊度低的人,則時時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對自己的價值充滿了否定。討好型人格的人便是如此。駐紮在他們心裡的理念就是:「別人都比我好,比我有價值。」、「別人都值得我去仰視,去討好。」在這樣的內心語言支配下,他們甘願跪地,犧牲自己去討好別人、遷就別人。在受到自尊傷害的時候,他們因為自尊度低而選擇容忍。於是,等待他們的便是更大更多的傷害。所以楊絳說:「沒有人能夠傷害你,除非你允許。」既然跪地討好只能給別人傷害自己的機會,卻換不來尊重,那就毫不遲疑把碎成一地的自尊撿起來,站起來,自己給自己尊重。朋友小雅很是激憤地告訴我,她和大學同寢室的三個女孩子關係一直不錯,畢業後機緣巧合還都留在同一個城市,所以幾個人經常週末聚聚。小雅是那種性格溫和,不具攻擊性的女孩子,平時別人說她如何如何,只要不是太過分,她都選擇容忍。當我們期盼得到外界的認可、別人的尊重時,請先好好檢省一下自己:我是否在通過討好別人來得到這些?我是否忽視了自己的內心,降低了自尊?如果是,那立即打住,先從尊重自己開始,先考慮自己的內心感受,先肯定自己的價值,先好好愛自己。在感覺被侵犯時,要勇於表達自己的不滿,要予以堅定的回擊,以此捍衛自己的尊嚴。當我們如此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些原本被我們討好的人,並沒有因為我們的強硬回擊而遠離我們。相反,他們會突然發現站立起來的我們,和他們站在同一個平面上,他們用平視的目光注視著我們,原來,我們和他們是一樣的,是有價值的人。事實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在仰視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有人在悄悄仰視我們。所以,別只顧欣賞別人,忘了欣賞自己。我們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從今天起,自尊、自信、自強、自愛,做最好的自己。(本文摘自/為什麼我們總是討好別人,委屈自己?/方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