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對某些孩子來說,要交朋友很容易,而某些孩子則不然,他會用一些不太恰當的方式來試圖加入一個新團體。以下是孩子常見的4種人際問題,可從家庭背景因素探討: 爭強好勝孩子爭強好勝的背後往往都是希望被看到,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愛。如果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這樣的競爭力轉化為跟自己比較,孩子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當他跟自己比較時,家長需要更多地關注他,更多地讚賞他。這樣,就可以幫助他把這種跟其他人爭強好勝的比較心理,轉化為跟自己的比較,成為一種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畏縮畏縮可能有不一樣的原因,有的是孩子先天的性格,有的是後天養成的,還有的是因為孩子承接了家族的一些恐懼情緒和不安全感。這三者都有可能引發孩子畏縮的情況。 被欺負被欺負的孩子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比較弱小,沒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很焦慮、憂慮。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愛哭,身體比較瘦弱,感情比較脆弱,很容易被人欺負。另外一種是因為他的言談舉止令人討厭。這樣的孩子常常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也不太懂得與人交往的技巧。他說話的時候該停停不下來,很容易讓對方覺得受到挑釁。這些孩子常常先惹怒別人、嘲笑別人,在激怒別人之後,被人報復,乃至被欺負。這兩類孩子,不管是哪一類,都要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他們要學會在被欺負的時候保持冷靜,保護自己,不要反應過大,同時也要懂得尊重自己。父母的身教也很重要。父母在生活裡要避免說別人的閒話或嘲笑別人,因為孩子的言行舉止其實是默默學習父母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反觀自己的言談舉止,教給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讓孩子掌握與人相處的分寸感,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可以說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不能說的,孩子的人際關係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愛欺負弱者愛欺負弱者的孩子通常是因為心裡非常壓抑,需要透過欺負別人來獲得關注。他們需要被愛、需要有歸屬感,但他們往往沒有得到這份歸屬感,於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只有透過欺負別人來逃避內在的空虛感。這樣的孩子,通常家庭背後有許多的衝突與暴力。比如父母之間發生衝突、離婚,或者家族裡面有一些傷人、殺人等事件,或者有許多的情緒在這個家沒有正常地流動。(本文摘自/讀懂孩子:掌握愛與教育的祕訣/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