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已經吃阿斯匹靈好幾個月,最近常會胃痛,還要繼續吃嗎?」50多歲的陳先生問。他因為曾經發生心肌梗塞,所以持續服用阿斯匹靈。「如果吃阿斯匹靈後,有腸胃不適的狀況,我們可以幫你調整藥物。」醫師說,「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是為了降低再次心肌梗塞的機會,建議要持續使用喔!」
「醫師,我已經吃阿斯匹靈好幾個月,最近常會胃痛,還要繼續吃嗎?」50多歲的陳先生問。他因為曾經發生心肌梗塞,所以持續服用阿斯匹靈。「如果吃阿斯匹靈後,有腸胃不適的狀況,我們可以幫你調整藥物。」醫師說,「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是為了降低再次心肌梗塞的機會,建議要持續使用喔!」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患有氣喘的李姓婦人因牙痛至診所求治,返家服用阿斯匹靈後,竟昏厥倒下。被家屬送急診,醒來後呼吸困難、喘、血氧指數下降,經緊急處理後插管入加護病房治療。2至25%氣喘患者對阿斯匹靈過敏 呼吸、鼻部症狀要小心桃園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陳秋芬說明,阿斯匹靈(Aspirin)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具有強力的消炎鎮痛效果。但國外研究指出,2至25%氣喘患者對阿斯匹靈過敏,且多發生於成人。過敏情形多在服用阿斯匹靈後幾分鐘或2小時內發作,反應程度通常與劑量有關,如流鼻涕、鼻塞、眼睛腫脹或癢、臉和脖子發紅、呼吸困難、呼吸咻咻聲、嚴重會導致休克、意識喪失,甚至停止呼吸。緊急處置採舒適坐姿、使用擴張劑 儘速送醫氣喘發作時,緊急處置很重要。首先協助採舒適坐姿,身體向前,雙手臂彎曲撐扶在桌上,減輕呼吸負擔、增加肺擴張,並給予心理支持,減少焦慮恐懼感。本身有使用吸入型速效支氣管擴張劑者,應於第1小時內,每20分鐘吸2至4下,最多可吸到10下。若症狀未緩解或呼吸困難加劇,並出現嘴唇或指甲發紫,說話或走路都有困難,則必須儘速就醫。陳秋芬護理師提醒,阿斯匹靈雖然容易購買取得,但過度服用或濫用,會產生不良副作用。氣喘患者就醫時更需攜帶藥物過敏卡,經醫師評估下謹慎服用,才能替自己的健康把關,並將藥物過敏的危險性降到最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0歲老翁因為是中風高風險群,需要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阿斯匹靈來避免中風,他也一直有消化道問題,消化功能不是很好。前陣子,老翁突然膝蓋疼痛,需要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舒緩膝蓋不適,沒想到阿斯匹靈與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併用,竟引發胃部大出血,家人趕快陪他急診,緊急接受照胃鏡、輸血治療,好不容易轉危為安。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主治醫師林浚仁指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友與抽菸族群等,都是中風高風險族群。國際一項大型研究也發現,亞太地區前十大中風危險因子中,高血壓、肥胖、飲食太鹹與不運動等,也和血壓問題息息相關,因此對於中風高風險族群,控制三高、戒菸是預防中風的重要關鍵。曾中風族群規律用藥 才能避免二度中風除了三高、抽菸族群,過去曾有中風病史及心房顫動患者等,再次中風發生機率也比一般人來得高。如果過去曾發生缺血性中風,就得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幫助預防再次中風;若是心房顫動患者,則需要服用抗凝血藥物,降低中風的發生率。以過去曾發生缺血性中風的患者來說,規律服用阿斯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有助血液循環保持通暢,減少再次中風風險。不過,有些患者長時間服用阿斯匹靈,卻產生胃潰瘍、胃出血、腸胃不適等副作用,特別是原本胃就不好與年長患者,更容易產生副作用,患者若同時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胃潰瘍、胃出血很可能加劇,甚至需要急診。上述80歲老翁就是典型病例,此時就得考慮先停藥,等情況穩定,再改換其他新型、較不傷胃,且出血風險較小的抗血小板藥物,這樣中風風險才不會暴增。出現藥物副作用 一定要盡早與醫師溝通、討論林浚仁醫師提醒,無論天氣寒冷、炎熱,都要記得補充水分,水分攝取不足,中風風險也會上升,而戒菸更是重要。此外,許多再次中風高風險族群以為光靠調整飲食習慣、多運動,就能避免中風,事實上,高風險族群必須規律用藥,才能真正預防中風再發生,若出現藥物副作用,千萬別擅自停藥,一定要與醫師討論。如果出現一隻眼睛看東西突然黑黑的、矇矇的,或半邊肢體無力、臉部不協調、說話困難等疑似中風症狀,務必盡快就醫,以爭取黃金救援時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年長者過去曾腦中風,一直用傳統抗血小板藥物預防中風復發,有一陣子突然非常虛弱,連走路都沒力氣,甚至解出黑便,家人趕快陪他急診,檢查發現,原來是傳統抗血小板藥物造成胃出血,導致這一連串現象,經過緊急治療、休養,改變用藥,情況才逐漸改善。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有效降低中風機率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顯示,每5名熬過腦中風而存活下來的民眾中,會有1人在5年內產生第二次腦中風,一旦中風,很可能就失能、失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專任教授、腦中風中心主任趙雅琴表示,曾經發生中風的患者,無論是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往後再次中風機率都比一般人高,因此必須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讓血液循環保持通暢,才能有效降低再次中風機率。傳統抗血小板藥物以阿斯匹靈為主,除了阿斯匹靈,也有其他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可供選擇。趙雅琴主任分析,阿斯匹靈是第一線用藥,目前使用阿斯匹靈預防中風的患者還是佔多數,這類傳統抗血小板藥物雖然可降低中風風險,但根據臨床觀察,約十分之一的用藥患者可能產生輕重不等副作用,其中年長者、腸胃不好、胃潰瘍、亞洲人、有氣喘等過敏體質族群更容易出現用藥不良反應。除了阿斯匹靈,也有其他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可供選擇。阿斯匹靈常見副作用 腸胃出血、腸胃不舒服阿斯匹靈常見副作用包括腸胃道出血、腸胃不舒服、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等,有些副作用是可以忍受,但如果嚴重胃出血,患者很可能解黑便,或變得極度虛弱,上述70歲年長者就是這樣的情況。患者一出現嚴重胃出血,必須進行照胃鏡、輸血等緊急處置,此時也要暫停使用所有抗血小板藥物,才能避免胃出血惡化。趙雅琴主任指出,與阿斯匹靈相比,新型抗血小板藥物雖然也可能產生出血等副作用,但副作用出現比率、輕重程度相對輕微許多,患者若使用阿斯匹靈而出現副作用、不舒服症狀,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換藥,或尋求其他改善策略。趙雅琴主任提醒,雖然阿斯匹靈可能產生出血等副作用,但民眾千萬不要一出現不舒服就自行停藥。一旦自行停藥,中風風險就會大幅增加。趙雅琴主任也叮嚀,中風高風險群想預防中風,除了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飲食也要盡量清淡、適度運動,重點是不要抽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是民眾聞之色變的事件,過去許多人習慣用阿斯匹靈預防中風,但事實上,要預防心房顫動引起中風並不適用阿斯匹靈。臨床上就有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被確診心房顫動後,卻依舊服用阿斯匹靈預防中風,不久後還是中風了!去年台灣發布的亞洲人心房顫動治療指引中指出:研究顯示,亞洲人在心房顫動預防中風上,最適合透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中風,比起阿斯匹靈與傳統抗凝血劑可邁丁,預防中風的效果更好,且整體出血風險低於百分之一。然而,估計目前還有四分之一的心房顫動患者依舊使用阿斯匹靈,恐面臨嚴重的中風風險。心房顫動 多數合併高血壓、胃潰瘍、肝功能指數較差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心房顫動的人口也隨之增加,目前台灣約有40萬心房顫動病患,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醫師指出,這些患者多數還合併有高血壓、胃潰瘍、肝功能指數較差等會增加出血風險的疾病,因此,在預防中風時,更需選擇安全性高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國內最新的研究顯示,早晚各一次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血中的濃度較穩定,且腸胃道出血的風險也更小。此外,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手腳容易無力、不靈活,跌倒的風險也較高,研究發現,社區中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跌倒的發生率約30%-40%,80歲以上的老人跌倒發生率更高達50%。李應湘醫師建議可以選擇已有反轉劑、針對第二凝血因子作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若發生意外臨時需要動手術,在15分鐘內即可透過反轉劑解除抗凝血藥物的藥效。前幾個月,一位73歲患有心房顫動的老先生,平時有在定期服用抗凝血劑,卻因跌倒而腦出血、骨折,當時有即時使用反轉劑,才得以順利完成手術。心房顫動雖然是一種心律不整,但治療方式卻與心律不整大不相同。建議50歲以上,有心悸、心律不整問題的民眾,應及早就醫檢查是否患有心房顫動,及早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自己預防中風的治療方式,避免中風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減輕血管功能疑慮,心血管支架升級了!一位45歲的陳先生因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右冠狀動脈下壁心肌梗塞,同時發現左前降支嚴重狹窄,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第2天即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恢復狀況非常好。外來物質放心臟 恐會傷害血管冠狀動脈疾病為全球十大死因第一位,心導管手術是治療方法之一,而常用到心血管支架使用時間一久,對於血管的正常功能仍有很大的影響。現今研發出「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不僅可讓血管正常運作,也能在9個月後開始分解,不會留在體內造成負擔。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智偉表示,過去針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都屬於外來物質,長期放在心臟血管壁上,多少容易造成血管的傷害並產生增生組織,當這些組織越長越厚時,就容易使血管再次狹窄,最後導致支架越放越多,甚至無處可置放的窘況。分解後無害 3年內可逐漸被人體吸收新式「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不僅可維持血管通暢,當血管強度固定、不需模架後,分解後只會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分,3年內可逐漸被人體吸收,同時其再阻塞的機率也降低許多,如若再發生冠狀動脈阻塞或狹窄而需再次治療時,不會發生舊有支架殘留體內的問題。除此之外,過去使用心血管支架後,需持續服用9-12個月的阿斯匹靈,約有3%的患者因此而造成胃潰瘍,若改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只需服用1個月的阿斯匹靈,大大降低胃潰瘍發生之機率,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的鼻腔內聚集了豐富的微血管,若鼻腔環境太乾燥、太冷、感冒、鼻竇炎,或受到撞擊、挖鼻孔等外傷,就容易刺激為血管出血,小孩及老人尤其容易受影響,少數患者因為服用阿斯匹靈等阻礙凝血功能的藥物,或因肝病造成凝血障礙,也容易流鼻血,血壓太高及鼻腔腫瘤都可能造成流鼻血,但並不常見。坐或站讓血壓降低 上半身向前傾絕大多數的流鼻血不算是病,不太需要就醫,我們需要學會居家處理,流鼻血時請維持坐著或站著的姿勢,不要躺下來,坐或站會讓鼻子的血壓降低,相反的,躺下會讓鼻子的血管壓力變大,更容易出血,除了維持直立姿勢外,還要稍微讓上半身向前傾,以利鼻血流出,記得不要仰頭,免得患者吞下太多血刺激胃部。大拇指及食指捏住鼻子 壓迫5分鐘用大拇指及食指捏住鼻子,藉由壓迫止住鼻血,別忘了打開嘴巴呼吸,5分鐘之後放開手,通常鼻血已經止住了,如果還在流,再壓個5分鐘,若鼻血流到嘴巴要吐出來,免得吞進胃部引發嘔吐。裝加濕氣維持濕度 減少過敏、感冒請記得,若過去沒有特殊疾病卻常常流鼻血,可以在室內加裝加濕氣維持空氣濕度,並減少過敏、感冒等疾病的機會,還要養成不亂挖鼻孔的好習慣,當然,假使你太常流鼻血,還是要上醫院請醫師檢查。鼻骨骨折及血管破裂 要用手術矯正如果壓迫止血10分鐘後鼻血仍留不止,就要考慮就醫,醫師會檢查出血位置及破裂的血管,並以塗藥棉球塞住鼻子止血,較嚴重時則須考慮血管燒灼術,患者是因為外傷,例如被拳頭、棒球等外物重擊鼻子後而開始流血不止,也要考慮醫院處理,出血的原因可能是鼻骨骨折及血管破裂,須要用手術矯正才能止血。萬一除了鼻孔流血以外,身體其他部位也出現流血症狀,像是血尿、血便等問題也需要盡快就醫,使用抗凝血劑或患有肝病的患者,也須要考慮前往醫院處理流鼻血。(本文摘自/Dr.小志志圖解健康醫學/商周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身體哪裡痛,吞阿斯匹靈,能有效緩解各種疼痛,感冒症狀也能獲得控制,但根據美國學者最新說法,阿斯匹靈還能治療情傷後的心痛!讓阿斯匹靈再度獲得最佳「萬靈藥」的稱號。失戀找朋友傾訴 反而傷痛會更深刻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心理專家指出,許多失戀的人,往往都會積極的找朋友當作垃圾桶,傾訴心理的種種不愉快,但此種做法,只會讓人不斷回憶過往的傷心,導致心靈更加受創,離情傷復原的路又會更加漫長。他說,失戀造成的心靈傷痛,就如同生理的病痛一般,應該都需要獲得治療,他建議,失戀的人們,如果想要找朋友訴苦,倒不如拿兩顆阿斯匹靈,配個開水吞下肚,然後閉嘴,好好休息,根據研究,此種方法反而可以獲得真正的療癒,助人們快快走出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