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

劉真裝葉克膜搶救 使用時機與須知

劉真裝葉克膜搶救 使用時機與須知#搶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44歲國標舞女王劉真,日前驚傳因動心臟手術期間心跳驟停,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葉克膜是一套儀器,正式名稱為「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英文縮寫是 "ECMO",讀音如同葉克膜,是「血液幫浦」(人工心臟)及「體外氧合器」(人工肺臟)的組合,可暫時替代肺臟與心臟的部份功能。使用葉克膜時機?葉克膜可短暫替代心肺功能,例如嚴重肺炎、心臟功能喪失,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跳停(Cardiac arrest)經 CPR 及 Bosmin(>5mg) 急救 10 分鐘以上、急性肺栓塞、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心導管檢查、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或手術暫時心肺功能低下、等待心肺移植時等。一般而言,若用藥物已經無法維持病患的生命跡象,或是病患的肺臟、心臟不夠維持全身輸出量,就是考慮裝葉克膜的時機。例如當患者使用3種以上強心劑都無效時,若評估病患存活率高,趕緊裝置葉克膜,能提高病患的存活率。葉克膜上限時間為14天葉克膜超過一般14天的上限,以免發生血栓、中風、四肢壞死等副作用,嚴重的話必須截肢。因擔心可能產生血栓,所以在治療時要使用大量抗凝血劑,因此又容易引發內出血。同時隨著葉克膜使用時間的延長,各種併發症會愈來愈多,包括血球被破壞引發溶血,最怕的是引起感染產生敗血症。若裝上葉克膜後,若病情仍無起色,併發症又漸漸出現,就不適合繼續使用。葉克膜也可用於急救除了心肺功能衰竭病危患者,葉克膜也可使用在急救上。一般而言,發現一位路倒病患,沒有呼吸心跳,應趕緊施行心肺復甦術(CPR)急救。但若急救半小時後心跳仍沒有恢復,大概就會停止急救,存活率只有5%以下。但若從路倒發生、給予CPR到裝上葉克膜,完全在60分鐘內完成,存活率可以從只有5%,提高到25%,而且搶救回來的病患,8、9成沒有腦傷,這項成果近幾年在急救加護醫學中常被拿來討論。葉克膜並非什麼都能治葉克膜只是延長救命的時間,跟死神搶時間,使患者血液循環正常、血氧供應正常、血壓穩定,讓醫師有時間找出病患的病因、治療的方式或藥物,若患者生命難以挽回,就不建議使用葉克膜。例如肝癌末期、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患者

中風FAST自我檢測 把握黃金3小時

中風FAST自我檢測 把握黃金3小時#搶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心跳忽快忽慢感像戀愛中小鹿亂撞的感覺恐為心房顫動,可怕的是,每5小時就有一人因心房顫動引發中風!中風常造成部分失能的問題,像是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講話口齒不清、失語症、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導致癱瘓,同時也容易產生一些併發症,例如:肩膀脫位或疼痛、關節攣縮、吸入性肺炎、褥瘡等。8成逾黃金3小時 無法施打血栓溶解劑不過腦中風除了發生當下時的急診處置外,更重要應是事前預防與正確知識傳遞,有超過8成以上病患是因為超過黃金3小時,而無法施打血栓溶解劑,為能及早爭取時間、減少中風帶來的傷害,因此黃金3小時內就醫非常重要,林正懷醫師表示,一般人該如何及早發現腦中風,可以使用「FAST」來檢測:●  Face 臉/輕微中風的自我檢查很容易,可以透過三種檢查方式:民眾可對著一面鏡子,做出裂嘴大笑、嘟嘴及伸出舌頭的動作,如果出現臉歪嘴斜,舌頭偏一邊,便是異常。●  Arm 手/雙手水平伸直,然後閉眼數20秒,再張眼看,如發現一側下垂,便可能是無力。●  Speech 說話/說話時是否口齒不清、無法表達、或者聽不懂?用牙箋輕刺身體,比較兩側包括面、手、腳及身體的感覺是否相同,如果一側感覺遲鈍,便是異常。●  Time 時間/記下發作時間,及時通知119送醫。曾發生中風的病患,則需與上次中風穩定後做比較,看看是否有新的症狀出現。但要注意的是,在天冷時,曾中風的一側會變得僵硬,與中風發生時的乏力是不同的,只有稍加注意,便能分辦。每6位腦中風患者 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心房顫動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患者心跳會呈現不穩定速度、又快又亂,就像初戀一樣心臟小鹿亂跳,但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當心臟亂跳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會引發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更高的缺血性腦中風。經常大吃大喝、常吃高鹽分的食物?很少運動、容易累積壓力?血壓偏高、有抽菸習慣?或者是血管老化的高齡者?有家族血管疾病遺傳病史?人的老化,是從血管開始的!如果不當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一直持續,血管就會比年紀老得更快,而引起各式各樣的疾病,小心造成生命威脅的血管疾病─ 腦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很可能會找上你!大部分的腦中風都沒有先兆,發生的又急又突然,如何能夠及早預防與準備,就必須從平日維護健康做起,除良好飲食習慣與運動外,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心血管問題也是不可或缺。

防高溫熱傷害 心臟病、過重者要當心

防高溫熱傷害 心臟病、過重者要當心#搶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天氣酷熱當心突發心臟疾病,國民健康署提醒大家,即使在夏天,也有可能會有高血壓、心臟疾病風險!夏天除了要預防中暑,如果有民眾發生胸悶胸痛、心跳快、呼吸喘、身體虛弱等情況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出現這些情況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夏季氣溫高 恐形成熱傷害依據中央氣象局未來天氣預報顯示,在接連2個颱風過後,各地多屬高溫炎熱午後雷陣雨的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5度,氣象局達人彭啟明博士提醒,北部水氣量少,白天很快會回到炎熱氣溫。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傷害較天氣熱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心臟病、50歲以上體重過重者當心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夏天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美國心臟協會呼籲心臟病患者、50歲以上及體重過重的民眾,應特別注意暑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以避免熱傷害,並多補充水分。保護心臟 做好三高、自我管理很重要疾管署表示,心血管疾病的源頭管理就是三高控制,而三高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生活習慣、控制體重,民眾千萬要注意,自己多一份對健康注意,就是預防疾病最重要關鍵!國民健康署再次提醒,做好三高控制,做好健康生活型態管理,就是保護心臟的基本功。

急性血栓5P徵象 搶救黃金6小時

急性血栓5P徵象 搶救黃金6小時#搶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週邊動脈血管疾病泛指除了通往心臟或腦部以外的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問題的統稱,導因於動脈粥狀硬化後,形成一種帶有脂肪的斑塊沉積在血管壁,當斑塊破裂後,身體啟動凝血反應修補損傷血管,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狹窄或阻塞,不同於民眾熟知常發生於老年人的肢端動脈慢性阻塞,病程可能長達數年。急性血栓症肇因 外力壓迫、外傷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吳敘平醫師指出,急性血栓症常肇因於外力壓迫、外傷,或如心房纖維顫動等心律不整疾患,病患因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血液容易滯留在左心房產生血栓,血栓脫落後隨血液循環推向遠側動脈,就容易發生腦中風,或腹腔內臟器、上下肢血管等無法預期的急性栓塞,吳敘平醫師表示急性血栓症有所謂的「5P」的臨床徵象,若出現「5P」徵象就要趕緊把握搶救6~12小時黃金治療期:1)疼痛(pain)2)蒼白(pallor)3)感覺異常(paresthesia)4)麻痺(paralysis)5)脈搏消失(pulselessness) 肢體麻木、發紫 血液循環恐受阻急性血栓症黃金治療期為6~12小時,組織缺血越久越易壞死,吳敘平醫師提醒,幾乎所有的急性血栓症都會有突發性感覺異常或疼痛,疼痛開始的時間就是動脈阻塞時間,如果合併有血色喪失、肢體蒼白麻木,甚至發紅、發紫、發紺等症狀,應懷疑血液循環可能受阻。此時建議民眾立即就醫,醫師將會視臨床症狀給予血管擴張劑為阻塞組織爭取血流量,再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超音波或血管攝影等影像學檢查確認阻塞位置後,進行再灌流治療,避免組織壞死嚴重只能截肢的遺憾。   

搶救猝死危機 抓緊黃金4分鐘

搶救猝死危機 抓緊黃金4分鐘#搶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平時看起來很健康,卻突然驟逝,這種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猝死」。南投縣衛生局指出,當猝死發生時,只有4分鐘的搶救時間,必須緊急施行人工復甦術,若在初期能儘速以電擊器緊急去顫,也是治療的關鍵。  預防猝死 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而猝死有4大危險因子,除了抽菸之外,分別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三高」,要預防猝死,飲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現代人普遍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再加上抽菸、運動量不足等問題,不僅對心血管疾病不利,甚至對於整體的健康都會造成傷害。因此,衛生局提醒,掌握戒菸、控制體重、定期量血壓與追蹤血糖值等原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猝死是可以預防的。

牢記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

牢記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搶救

日前有媒體披露中風放血急救 不如趕快送醫事件!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之第3名,98年國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1萬383人,亦即每天有28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行政院衛生署邱文達署長特別呼籲,民眾一旦發生中風,應即刻送醫,尋求正規的醫師診治,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依據國民健康局、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前管制藥品管理局於94年度共同辦理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中風民眾中有7成5會留下後遺症。對於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然而,依據健康局委託台灣腦中風學會執行之「全國中風登錄網絡建立計畫」所收集之4萬5千多名中風個案資料分析發現,僅有約3成的缺血性中風病患於發作後能在2小時內到院。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提醒民眾牢記 FAST 辨別中風四步驟:「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同時今天氣象報告指出,已有一波冷氣團報到!氣溫下降、天氣變冷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提醒民眾在寒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以及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有家族遺傳的腦中風高危險族群,在冷氣團報到這幾天,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且運動前要先暖身,若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而除了注意天氣劇烈變化外,亦需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之發生。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