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多吃天然植物,也可避開毒食物風險。黑心食物氾濫,造成民眾對吃的恐慌,以風險管理的概念來看,只要吃的頻率低、吃進去的量少,就不至於對身體造成致命危害。經常外食 被毒害的機率高風險和有毒物質的致癌強度、濃度、接觸頻率、暴露時間長短、以及情緒有關,簡單來說,防毒方程式=(致癌強度×物質濃度×接觸頻率×時間長短)+(情緒),只要讓計算公式中的每項參數變小,如多吃蔬果、減少喝含糖飲料、少吃人工添加物、不要長期固定在同一家商店購買食材、食品,白米、糙米輪流吃、保持心情愉快等等, 就能減少環境毒物對身體的傷害。只要合成的食品,都有機會添加預期不到的東西,比如為了增加食物的Q彈口感,在河粉、粉圓及肉圓中違法添加工業用的順丁烯二酸。所謂「烯」類就是塑膠,簡單來說吃這些東西就像吃進了「塑膠」,如果經常外食,被毒害的風險自然高。又如醬油中被檢查出含防毒方程式=(致癌強度×物質濃度×接觸頻率×時間長短)+(情緒)有害物質單氯丙二醇,這是化學醬油中常見的物質。LD50指標說分明/並非所有的毒都能致命,毒性是一種比較而來的結果。目前學界多以LD50(Lethal Dose, 50%)做為毒性指標。L是致死量,D指的是劑量,LD50是半數致死量,意指能殺死半數以上試驗生物的有害物質量。通常半致死劑量濃度愈低愈毒。比如防腐劑(苯甲酸類)的LD50 是2,000(毫克/公斤)、甲醛是100、尼古丁是1,戴奧辛是0.001,所以說戴奧辛是世紀之毒,只要一點點就能毒死人;但如果你抽菸,菸害甚至大於防腐劑的千倍之多,令人警惕。(本文摘自/排毒舒食盛宴2:真原味的實踐/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