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標籤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貼標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常在諮詢後,告訴家長孩子的確有些「過動」現象,或是「自閉」症狀,家長便立刻像是河豚立刻充滿氣、撐起刺,一方面可能是不承認孩子的問題,一方面是抗議我把孩子「貼標籤」!父母的擔心其來有自,擔心孩子被同學排擠、被朋友嘲笑、被老師邊緣化,因此一旦遇到這些關鍵字,爸媽就緊張起來!這樣的心情我們都能體會,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跟其他人一樣,公平受教育、公平被對待。但是爸媽卻忽略了,自己平時常常就幫孩子「貼標籤」!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脫口而出的是「你怎麼那麼笨!」當孩子走路慢吞吞,爸爸可能說的是「你怎麼那麼懶惰!」這些「笨」、「懶惰」就是你幫孩子貼的「負面標籤」,或許會覺得這樣的形容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心生警惕,下次能更謹慎、表現得更好!但常常這樣警惕孩子,卻會造成「習得性無助」,像是泰國會利用大象來做表演,但是為什麼大象卻不跑走?原來是從小象開始,就把牠綁在木樁邊,因為小象力氣小,所以無法掙脫,久而久之牠就「認命」了!即使長大了,力量變大了,甚至不綁了,大象還是不會想要逃跑,這樣的無助就是過去這段時間所學習累積的。因此當孩子每一次的表現都被貼上這些負面標籤,孩子真的就覺得自己很糟糕,即使更努力了、表現變好了,甚至父母給了正面稱讚了,孩子還是會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開始放棄努力、自暴自棄!想要避免孩子「習得性無助」,我們必須要正確使用「標籤效應」!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為了快速讓新兵能夠在戰場上有如老兵般的表現,要求他們根據規定寫家書。家書裡的內容不外乎就是說自己在戰場上多勇敢、建立了多少功勞等等。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士兵個個脫胎換骨,表現的就像是戰場老將一樣!這就是利用「標籤效應」來不斷地自我暗示,以達到想要的效果!那麼對孩子呢?父母應該適時幫孩子貼上正面標籤,即使是個惹人厭、眾人嫌的孩子,也都能找到一丁點兒的亮點,把這個亮點作為標籤,孩子就會往你期望的目標逐漸接近。對於孩子每次的表現,可以試著這樣操作:一、同理:孩子犯錯了,我們得同理他的感受,即使是覺得好玩、無聊,或甚至是故意犯錯,我們都要先能接受,並且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想法。二、相信:告訴孩子「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錯一樣的地方」、「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寫字速度會更快」,這就是貼上正面的鼓勵標籤,這樣的標籤不只對孩子有效,對家長的情緒也能有安撫效果!三、持續:上述的「相信」句子不可能說一次就見效,需要看準時機多加使用,你會發現孩子逐漸在進步中,也有人說這就叫做「吸引力法則」。我們常用負面語句來形容孩子的表現,這就是把孩子貼上了負面標籤,這些標籤要比「過動」、「自閉」、「亞斯伯格」來得更嚴重、影響更大,平時得要特別小心!(文章授權提供/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我的孩子不乖? 別輕易為孩子貼標籤

我的孩子不乖? 別輕易為孩子貼標籤#貼標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慶幸有個「乖孩子」嗎?你煩惱於你的孩子「不乖」嗎?「乖」讓人疼,「不乖」讓人愁,就像破壞和革新的過程總是讓人不安,一個「不乖」的孩子,也讓大人「不舒適」。 今年高雄地區以雄女和雄中為主的學子們,成立了「風狗浪.港都學生思潮」粉絲頁,他們在學測正式放榜前夕,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的連署運動,這群大孩子們說「做為學生,我們要求學校停止在學測、繁星、第一階段申請、第二階段申請、指考、指考分發等結果放榜後,主動發送採訪通知、主動將學生成績或錄取結果資料洩漏給媒體,並拒絕接受相關採訪」、「當這些放榜新聞出現後,社會對其的詮釋卻是『滿級分人數競賽』、『怎麼樣的學生才是模範』。更甚至是, 當放榜新聞高度強調個人努力,進而忽視原生家庭的階級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對學習成就的影響。」 他們的訴求在短短二十四小時內,獲得多所學校和學生的善意回應,教育部國教署也發出支持的聲明:「在宣傳學校辦學時,不應局限於少數學生的單一成績表現,避免刻板成功定義,而更應用心發掘多元成就,鼓勵不同專長、面向的奮發精進過程。並在安排媒體採訪前,應尊重學生的意願和保護學生隱私。」 看到這群十幾歲的學生群集站出來,理性而嚴詞控訴成人世界的謬假,突然想到這不正是一群「不乖」的孩子麼?不願再受大人的擺布,捍衛自己的隱私,指控媒體對滿級分的噬血追逐,控訴學校長年來以學生滿級分人數做為辦學業績的不應該,這麼有想法且具有高度行動力的學生,不輕易「束手就擒」,勇敢高聲爭取屬於他們的正義與權利,這麼說,不正是群讓學校和父母都「頭疼」的孩子嗎?「乖孩子」這三個字成為正面的讚頌詞在華人社會由來已久,「乖」,多半意味著「聽 話、體貼、順從大人的心意」。有些人將「乖孩子」視為父母教養成功的指標,家有乖孩子,最讓人羨慕的,就是父母的育兒生活想必省力、方便許多。乖孩子不頑抗父母的心意、不敢或不能護衛自己內心的聲音(否則就不符合「乖」的定義了),當他的想法或意願,與大人的期許產生衝突時,他傾向迎合大人的心意、接受大人的安排,走上那條大人要他走的路;乖孩子不製造麻煩,總是更容易獲得父母和老師的肯定與讚揚。 然而我卻很怕自己養出兩個乖孩子,養出經常回答「好」、「媽媽你告訴我該怎麼做」、「我喜歡你幫我做決定」的孩子。 成為母親以後,我提醒自己不要過度讚揚「乖」來引導或約束孩子的行為發展,避免有意無意在孩子面前,強化「乖」的意涵與價值。當我真心期待孩子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我便不能迴避與孩子之間衝撞產生的可能,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很難事事與父母同步同調,大人若不做好這種心理準備,就會輕易為孩子貼上「不乖」、「叛逆」、「頂嘴」的標籤。(本文摘自/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麥田)

總愛「貼標籤」?是你的大腦搞的鬼!

總愛「貼標籤」?是你的大腦搞的鬼!#貼標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期待已久的遠足即將到來,不知道那天會是什麼天氣。請問,你是哪種人呢?「我出門一定是晴天」、「我出門一定是雨天」、「以上皆非」?A:因人而異(正確答案是3)我都說自己是「雨男」,因為,翻開學生時代的相簿會發現,我去旅行時多半會遇到下雨。當然,就算我沒去,那些地方那天應該本來就是會下雨。所謂「雨男」的說法不過是迷信。血型占卜有同感 大腦重視與假設一致的事不過,大腦的判斷有點複雜,它會特別重視跟我們的假設或信念一致的事例。比方說,很多人看血型占卜或動物占卜時,會莫名地深有同感,認為:「對耶,對耶,我就是這樣」,這也是出於此效應。這種效應若擴大至整個社會,就會產生各種迷信。結果,人會只看符合自己想法的部分,只要與信念一致,我們就會更相信。相反地,與信念不同時,我們會覺得那是例外而忽視。像是以下這些刻板印象(不論哪個都不正確):鄉下人比較親切、滿月的夜晚,出生率比較高、在黑暗中看書,眼睛會變差。大腦先入為主的習性 當心總在貼標籤社會的一般共識很難修正,但我們不可忽視大腦這種以先入為主觀看世界的習性,因為如果發展成將人事物區分類型、貼標籤的狀況,如:「B型人就是這樣!」、「女人果然就是怎麼樣」、「反正黑人就是如何如何」,就會產生偏見與歧視。這種大腦習性,甚至也會在警察辦案及處理證據,或是學者做實驗等專業領域中,造成問題。網路上雖然有各種資訊和意見,但事實上,我們會傾向去讀跟自己信念一致的內容。再者,在社群網站上,我們也會加入跟自己同類型的人,所以在此機制下,本來就比較容易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而且,近來網路瀏覽器還會依據使用者過去瀏覽的頁面,自動將使用者感興趣的網站排序提前,以至於更助長個人確認其信念。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人們都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對於不能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則會被忽略。(本文摘自/天天都好用的實效心理學/時報出版)

總愛貼人標籤?自省跳脫評斷思維

總愛貼人標籤?自省跳脫評斷思維#貼標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基督教的耶穌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請不要對這句話有誤解,耶穌並不是在否定任何國家的司法制度。日常容易論斷人、貼人標籤在國家的司法制度裡,首先有法官和被告。接著出現告發被告之罪的檢察官和為被告辯護的律師。法官在充分聽取檢察官和律師的意見後宣告裁決。其實,過去的審判裡並沒有檢察官和律師,法官在聽完被告的說法和解釋後就會下判決。而不讓被告辯解就下判決的狀況,雖不能說沒有,但基本上這是不可能做到的。耶穌口中的「你們不要論斷人!」是說,不可以不聽對方的解釋,也就是不可以未審先判。我們好像經常這麼做呢!常常聽到「那個人很壞」、「老是在遲到」、「隨意毀約」這樣的話,這些都是在貼人標籤。我們可以換個比較粗糙的講法來解釋耶穌的「你們不要論斷人!」──不要對別人有任何關切。不論負面或正面 都不要輕易論斷人我們若對別人做出「他是個好人」的評價,這也是一種判定。對人論斷時,通常是判那個人有罪,也就是負面的判定。但是,「他是個很優秀的人」、「他是好人」這種判斷,就是正面的判定。所以不論是負面或正面,不可以對任何人下判定,就是「你們不要論斷人!」的意思。看起來有點道理了吧!讓我舉個實例。〈約翰福音〉中有一幕,一個犯下通姦罪的女性被帶到耶穌面前。根據猶太律法,通姦罪處投石之刑。律法學者為了試探耶穌,便詢問是否對此女施以投石之刑。耶穌回答:「你們之中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丟她。」認為別人有罪 不妨先自省結果,沒有任何人對此女投擲石塊。耶穌又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我以前曾經和天主教的神父針對這件事討論。神父主張,「耶穌赦免了這個犯下通姦罪的女性」,而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耶穌只是不論斷此女。因為不下判斷,所以不知道是否有罪。赦免這個說法,則是有罪推論。直到現在,我還是相信─耶穌沒有審判人。能夠審判人的只有神。所以我們千萬不可評斷任何人,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對他人漠不關心。只要有了關心,我們就會論斷他人,認為某人有罪。而認為某人有罪的我們,真的是無罪且潔白無瑕的嗎?(本文摘自/別再為難自己/商周出版)

別亂貼標籤?反而促進更好表現

別亂貼標籤?反而促進更好表現#貼標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類熱愛獲得正向標籤。正向標籤能改善我們的自我形象,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所以,在使用談話刺激素,並看著這些刺激素會把你與人的互動帶往什麼出乎意料的方向時,也要讓自己驚豔於你的互動對象。聆聽他們具有說服力的點子,設法凸顯他們的長處,歡慶他們的興奮感受。被貼上正向標籤 會體現那些特點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頗為可笑的分類帽為例。每個學年開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學生都會被一頂能感應他們心思的魔法帽分配到不同學院,而且這頂帽子還會完整考量各個學生的隱藏能力。霍格華茲的每個學院各有所長,而且隨著學生升至高年級,他們的特點也愈來愈鮮明。史萊哲林學院的學生通常狡猾而精明,且對黑魔法深感興趣;至於赫夫帕夫學院的學生,則通常會從事照護性的魔法工作,例如鑽研藥草學及照顧魔法生物。總之,被貼上的標籤愈明確,我們愈是會體現那些標籤,不論結果是好是壞。以下是你可以使用的幾個正向標籤範例:‧「你交遊廣闊——你一定是個人脈達人!」‧「你對這個組織的投入真是讓我吃驚——有你真是他們的福氣。」‧「你對這個主題懂得真多——謝天謝地有你在這裡。」真心歡慶對方的勝利 也能凸顯別人另一種凸顯別人的方式,則是真心歡慶對方的勝利,彷彿那是你自己的勝利。美好感受會和其他美好感受互相激盪而益發強烈,但也會因為沒有獲得回應而消散。所以,看到某人非常自豪、興奮或充滿熱情時,就加以呼應,表現出同等的正向情緒吧,這樣可以讓對方把你和他的愉悅感受聯想在一起。你可以說些很簡單的話:‧「我真是為你感到高興!」‧「那種感覺一定很棒!」‧「這消息真是太好了,恭喜你!」只要看見令人讚歎的事物,我一定善用機會凸顯別人。我對咖啡師說他的拉花真是太美了,對朋友新剪的髮型讚不絕口,還會寄明信片給人家,說他們酷斃了。(本文摘自/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方智出版)

癌患怕被貼標籤拒心理治療 自殺率飆7.5倍

癌患怕被貼標籤拒心理治療 自殺率飆7.5倍#貼標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為什麼是我得了癌症?為何如此不公平!」當被醫師宣告罹癌時,病患都可能無助的埋怨,也徬徨著未來。癌症病人在罹癌後,憂鬱焦慮的情緒經常揮之不去,嚴重甚至會出現想不開的念頭。誤認身體的治療較重要 癌患拒精神科轉介根據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2014年發表的資料顯示,從國內健保資料庫2001年至2003年的統計發現,癌症患者的自殺死亡率每十萬人約90人,高出一般人的自殺死亡率每十萬人約12人,達7.5倍之多,也遠比國外統計數字來的高。針對癌友心理照護的部分,台灣剛起步,不少民眾仍輕忽心理照護的重要性。以新竹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為例,當癌友被篩檢出符合轉介至精神科的條件時,大約只有三成願意配合。除了擔心被貼上精神有問題的標籤之外,認為解決身體上的問題比心理治療重要、接受心理治療是弱者的行為等,成為他們拒絕轉介的原因。傾聽是最好的陪伴方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當周邊有親友發現罹癌時,家屬不用急著馬上幫他們解開心結,通常病人心理會經歷幾個過程:一開始會「否定」,不相信自己罹癌的事實;接著「憤怒」,生氣老天為什麼要這樣對他,為何會罹癌,覺得不公平;再來會進入「沮喪」,心情低落,否定存在的價值;度過前面階段,才會接受「面對」,也才會積極配合治療。在這段過程,每個人的時間長短和心情起伏高低,情況不一,理解這過程才能適當的安慰病人,有時傾聽就是最好的陪伴方式。新竹馬偕醫院癌症中心暨放射腫瘤科邱世哲醫師指出,癌友的情緒變化是多樣性的,不管是否認、生氣,背後可能還隱藏了不為人知的原因。例如:有個30多歲就罹患乳癌的媽媽,即使已經歷手術切除乳房、化療等過程,還是一直不相信自己得了乳癌。深入瞭解後才發現,原來病患擔心小孩沒人照顧、無法陪他們長大,才一直否認罹癌的事實。他強調,在抗癌治癌的路上,做好心理調適與照護,也能提升病情的控制與生活品質的維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