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固酮濃度

定期監測睪固酮與PSA!攝護腺癌長效荷爾蒙針劑治療打前鋒

定期監測睪固酮與PSA!攝護腺癌長效荷爾蒙針劑治療打前鋒#睪固酮濃度

隨著十一月的「Movember」運動逐漸受到關注,各界愈來愈重視男性健康,攝護腺癌防治也是當中很重要的議題。攝護腺癌是台灣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尤其在5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的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診斷時,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其他部位擴散。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指出,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臨床證實,藉由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每三個月注射一次,能降低攝護腺癌死亡風險,為患者帶來穩定的病情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此外,穩定的睪固酮濃度管理不僅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更能顯著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讓患者在面對病情時更有信心。 攝護腺癌治療的重要指標──不只PSA,醫師強調「睪固酮」檢查同樣重要,應定期檢測 台灣目前對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方式主要是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來進行早期篩檢,同時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多種治療選項,包含手術、化學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然而,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醫師指出,PSA指數僅能作為一項指標,並無法全面反映攝護腺癌的進展狀況,從治療面來看,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與睪固酮濃度息息相關,如睪固酮濃度控制在<20ng/dL內,能延緩腫瘤病程進入去勢抗性的時間[1]。 許多研究證明,透過抑制睪固酮濃度的荷爾蒙治療,能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其中,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荷爾蒙治療更是治療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臨床統計顯示其對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顯著,約有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睪固酮濃度降低,穩定病情、延緩癌細胞的進展[2]。楊明昕醫師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測PSA與睪固酮濃度,以確保癌症控制,醫師也會依據病況調整治療策略。 降低睪固酮濃度且副作用可控制,醫籲減緩癌細胞生長為第一優先 針對攝護腺癌的荷爾蒙療法,長效荷爾蒙針劑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臨床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可長期穩定地抑制睪固酮濃度,減少了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亦指出,荷爾蒙療法在不良反應的控制上有顯著優勢,讓病人在治療上能有更好的耐受性。雖然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睪固酮濃度降低而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困難甚至擔心有骨質流失等症狀,但透過專業醫師的介入,這些副作用大多可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不大,建議患者仍應把癌症治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 長效荷爾蒙針劑的注射方式有肌肉注射與皮下注射兩種,肌肉注射與一般疫苗注射方式相同,能為患者減少肉芽腫或膿瘍等風險,在第一個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睪固酮濃度[3],且相較皮下注射所造成的睪固酮濃度波動較低,對於病情控制和整體存活都有幫助。 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成效顯著 不少晚期攝護腺癌的患者因控制不佳而導致疾病惡化,透過荷爾蒙治療打前鋒,及早使用,搶下治療關鍵更顯重要!楊明昕醫師舉例說明一名67歲的患者,平日作息正常,喜歡早起去公園散步,和老朋友下棋聊天,生活看似平靜安逸,但從幾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走路越來越吃力,腰酸背痛的情況時常發生。起初認為是年紀到了、骨頭老化所致,然而疼痛逐漸變得劇烈,走路的時候雙腿彷彿被千斤重石壓住,常常得停下來休息,才能勉強挪動步伐。直到某天他疼得幾乎站不起來,家人硬是扶他到醫院,安排了一連串的檢查,才診斷為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多處骨骼,PSA指數高得驚人。楊明昕醫師表示這就是攝護腺癌患者臨床常見情況:早期沒症狀,但癌症早在體內肆虐並轉移至身體各處,直到晚期才發現。所幸,在即時使用長效肌肉注射荷爾蒙針劑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的疼痛便大幅改善,癌症病灶也都控制良好,PSA指數也從原本的200多ng/dl,降到了2ng/dl以下。 查岱龍醫師強調,攝護腺癌的治療目前非常多元,若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平均存活率可達五年以上。採取適當的治療且定期追蹤,不僅癌症病況能得到良好改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可被控制,患者無需過度擔心。長效荷爾蒙治療的優點遠遠超過可能出現不適,並且對於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果,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

晨勃變少 吃這些減緩男性更年期不適

晨勃變少 吃這些減緩男性更年期不適#睪固酮濃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男性步入中年之後,睪固酮濃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下降速度因人而異,每年約下降1至2%、腎氣衰少、精血不足,腎陰陽失調。萬芳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雍偉表示,男性更年期有自覺症狀而求診的病人佔不到1/10,追究原因大多是對「男性更年期」認知少,缺乏病識感所致。55歲的林先生是公司主管,平常喜歡運動,每日都會跑步健身,也常常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但從前一陣子開始,卻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容易疲累、沮喪,EQ好像也越來越低,一些小事情就會煩躁暴怒,原以為是工作忙碌壓力太大引起,但休息過後毫無恢復,看遍各科也找不到原因,輾轉至泌尿科求診,經抽血檢查發現睪固酮濃度低於300NG/DL,進而表現出男性更年期的徵兆,所幸經過男性賀爾蒙藥物治療,目前已改善許多。男性更年期常見症狀林雍偉醫師指出,男性賀爾蒙在30歲達到高峰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年下降,部分男性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不足症狀。 生理方面:缺乏活動力、自信降低、食慾不振、骨骼及肌肉疼痛、皮膚萎縮、腹部肥胖、早晨勃起次數減少、腋下陰部毛髮減少、鬍鬚長得較慢、熱潮紅、過度流汗、身高變矮、心悸、陣發性潮熱、面紅、多汗。 性功能方面:性衝動減少、性慾下降、陽痿、性行為次數減少、性慾降低。 精神心理方面: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慮、自信心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輕度憂鬱、睡眠困擾。可多吃富含男性荷爾蒙的食物患有睪固酮低下症或低於標準值,就表示邁入男性更年期了。建議可多吃些富含男性荷爾蒙的食物,例如帶殼的海鮮、牡蠣、牛肉、大蒜、B群、雞肉、雞肝、貝類、紫菜等,或遵照醫師指示,使用睪固酮凝膠、直接補充DHEA治療。依據臨床研究顯示,「男性更年期」通常在補充男性賀爾蒙後都可以有明顯改善。目前睪固酮的藥物有口服劑型、肌肉注射劑型、經皮膚吸收的貼片劑型和凝膠劑型四種。在治療前及接受治療後的每三個月,一定要定期檢查睪固酮的濃度,一旦補充到正常範圍時便要停止,否則若盲目補充到高出正常值時,容易誘發產生「前列腺癌」。攝護腺指數較高或攝護腺癌的病人 不建議補充男性賀爾蒙在補充荷爾蒙之前,必須先經過完整的檢查,例如是否有過睪丸炎、腮腺炎、輸精管結紮,心臟血管的功能,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肝、腎功能,血脂肪及血糖,最重要的,睪固酮的檢驗;除此之外,也必須進行生活方式和壓力因應方式的評估,以及酒精的影響。若攝護腺指數較高或攝護腺癌的病人,基本上則不建議補充男性賀爾蒙,以免使得腫瘤增大,因此民眾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還是先經醫師詳細檢查,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