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癒

「食育」與「食癒」 從小做起就對了

「食育」與「食癒」 從小做起就對了#食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一些先進國家,「食育」是和「德、智、體、群、美」並列的「六育」,也就是「食物的教育」。從小教育孩子知道食物「從哪裡來?」、「如何生產?」、「由誰生產?」甚至到「生產方式的影響?」及「食物的意義?」…等。讓小朋友學習:食物的來源是有選擇性的!再從食物種植的農法來了解其中的差異:過去怎麼種、現代怎麼種、未來會怎麼種…這些重要的知識與觀念。教導「知食」而後能「擇食」,了解「擇食」會如何影響環境,因為,他們是未來的主人翁。總體而言,地球的陸地面積約有140億公頃,其中農牧用地約佔50億公頃,超過1/3,如果能夠擴大友善農法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世界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的!相對地看台灣,我們的糧食自給率已降至3成左右,特別在雜糧作物的自給率更低於5%,休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的1/5以上,還有台灣農民平均年齡超過60歲、農業人力面臨斷層危機等種種問題…這些數據恐怕連大人都應該再教育,更何況這是我們這一代極可能會留給下一代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有緊迫感地透過行動,告訴孩子:食物是怎麼來的、植物是怎麼種的、豬和雞是怎麼養的,讓孩子學會尊重食物、尊重土地、尊重環境,懂得品嘗食物的原味;讓孩子知道:過去的時空背景造成了如今需要面對的問題,透過「知食」的教育,做個有能力選擇的消費者,我們可以扭轉未來的趨勢。「剩食」也要教育「剩食」的源頭是消費習慣,許多通路以大包裝而超低價的方式做促銷,顧客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便宜而多買,經過一個禮拜,冰箱可能有1/3的食物過期變質而丟掉,造成金錢與剩食的浪費。在台灣,最常見的是「食農教育」,就是帶小朋友們參觀農田、讓孩子們體驗插秧或採果,讓孩童能夠親自體驗農人的辛苦,理解何謂「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知道了耕作過程的辛苦,也是提醒自己減少浪費食物的教育成果。父母親以身教作則,改變購物的選擇與習慣;小朋友透過實作體驗,展現同理心改變挑食的行為;學校將世界上的糧食分配不均,所造成的饑荒與剩食現象,呈現並教導孩子正確的態度,從根本來改善「剩食」。「食癒」要透過吃對的食物開始我們從擔憂「有沒有得吃?」到「夠不夠便宜?」再到「好不好吃?」,現在卻反過來卻要擔心「吃得安不安全?」從家長們都認同學校「一週一次營養午餐」的政策,正是因為食安問題太過嚴重,我們也都希望下一代能夠健康地成長。孩子的發育正需要營養的食物,而且他們的食物來源是來自父母或學校所選擇,尋找營養食物並不難,難的是找到營養又安全的食物。現代許多「文明病」,找不到直接的致病原因,我也沒有證據而貿然說是因為食物所引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強健的身體可以提高免疫力,而生活作息、運動和健康食物則是關鍵因素。當然,要有好的環境,才有安全的食物,才有健康的身體。俗話說「食補勝過藥補」,如果我們可以透過吃對的食物,來維持身體的健康,就能提高自體的療癒能力!不用再陷入「一邊吃補,一邊排毒」的窘境!「知食」而能「擇食」。(本文摘自/知食──用消費改變世界/樂木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