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肺病患者新選擇 智能氧氣機輕便攜

肺病患者新選擇 智能氧氣機輕便攜#智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罹患肺部疾病且肺功能不佳的病友,例如肺阻塞(COPD)、肺纖維化等,需要長期依賴氧氣機來維持生命,然而傳統居家氧氣治療用的氧氣鋼瓶或氧氣機攜帶不易,易使病患宅在家裡。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何淑娟建議病友,可使用攜帶型氧氣機外出走動,適度運動量有助提升肺功能,減少焦慮或憂鬱現象,找回生命自主權!肺阻塞病友 焦慮風險高常人2.5倍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何淑娟解釋,肺功能不佳會影響呼吸系統的「通氣」或「氣體交換」的功能,造成動脈血氧濃度下降,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困難、心率過快或過慢、臉色發白、發紺等低血氧的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右心室肥厚,續發性紅血球增多症和肺動脈高壓,甚至導致死亡。每天使用15~19小時氧氣(包括睡眠時間)的長期氧氣治療已被視為低氧血症肺阻塞患者之標準照護。居家氧氣治療不僅能改善組織缺氧現象,減輕心臟與肺臟的負荷,還能避免缺氧造成體內發炎與不必要之合併症,減少病患反覆進出醫院的頻率。病友常因擔心缺氧或治療器材攜帶不便,因此久待家中不敢外出。國內的研究顯示,肺阻塞患者的焦慮風險高常人2.5倍,且常與憂鬱並存,反而不利於病況。氧氣隨身帶 擁抱新生活!12年前因咳血住進加護病房、反覆進出醫院、肺纖維化病友許小姐,這些年日常生活被迫與氧氣機形影不離,攜帶型氧氣濃縮機讓她的生活可以常常出門去看電影、唱卡拉OK、去幼稚園接孫子下課,因轉換心情找回自信跟家人共享天倫之樂。60歲中度肺阻塞患者吳先生也分享,攜帶型氧氣濃縮機,並配合居家呼吸治療後,重拾平日對養魚與蒔花弄草的熱愛,還可以每日自己騎摩托車到公園泡茶、與朋友下棋聊天、幫太太買菜或煮飯。氧氣帶著走!病友輕鬆舒緩焦慮病友應盡量放鬆心情,遵從醫生與呼吸治療師的居家氧氣治療及運動建議,可幫助病況往良性循環發展,進而改善生活品質,與疾病和平共處。

腦傷致智能退化 靜脈雷射加速恢復

腦傷致智能退化 靜脈雷射加速恢復#智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0多歲男性因車禍導致腦傷,智能及記憶力退化至學齡前程度,溝通答非所問,「這裡是哪裡?不知道啊……歐巴馬」、「現在是早上還是晚上?……歐巴馬啊…不知道…」該病患無法執行日常生活活動,凡事都叫歐巴馬,在病人圈內受矚目。雖然年輕,但因傷得太重,復健近半年未有起色,家人也相當絕望。中風或腦傷 氧氣供應出現障礙在醫師建議下,家人決定嘗試靜脈雷射(ILIB)。10次治療後,病人能夠快速執行個位數的算數,並可自行穿衣、穿襪,人時地的辨識也更加清楚,也可針對問題給出正確回答。「凡事都叫歐巴馬」的症狀大幅改善,開始喜歡唱歌,國語、台語、兒歌,家屬看見病患進步,感到十分開心。桃園醫院血管雷射中心護理師王慧萍表示,大腦是需能多、耗氧量大的重要器官,85至95%來自從血液攝取的葡萄糖和氧。中風或腦傷時,血液供氧出現障礙,可能會阻礙神經恢復,影響復健成效。靜脈雷射加速神經再生 疏通腦病變組織實驗證實,靜脈雷射可使神經再生加速,使運動神經纖維傳導加速,軸突、髓鞘直徑恢復率增高,主要是因為靜脈雷射的生物刺激及改善腦和周圍神經的微循環,增加神經營養物質和氧的供應。根據國內外文獻,靜脈雷射可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疏通腦病變組織循環,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因而減輕腦水腫情形。王慧萍護理師表示,目前靜脈雷射療法在治療中和治療後尚未發現明顯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也是輔助療法新福音。

資優生難教?應注重心理問題

資優生難教?應注重心理問題#智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雖然敏感本身沒有好壞,但是,當「敏感」遇上了孩子的「過度解釋」,特別是往負面的胡同裡鑽牛角尖時,則容易使自己陷入情緒的風暴與泥淖裡,資優的孩子較能夠辨別自己當下是處在哪一種情緒,然而,在情緒控制及想法的轉念上,他們是需要協助的。很敏感 能有效地察言觀色資優生對於周遭的一切常充滿著熱烈的情感,影響所及,面對人際相處,如果遇到了知己或能力相當的夥伴,就有機會相互合作,但在知音難尋的情況下,他們也能耐得住,而一個人埋頭苦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很敏感,能有效地察言觀色,感受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及情緒反應。資優生通常是有幽默感,並且熱愛分享的,不過,有時候會因傾向於「想講自己要說的」,而忽略了對方的需求,及對方所能負荷、理解的程度,所說的內容太過深奧,曲高和寡,因而容易被一般同儕視為愛現,覺得他們自以為是。過度激動特質 在資優孩子身上易發現波蘭精神科醫師卡齊米日.東布羅夫斯基(Kasimierz Dabrowski)曾提出一個「過度激動特質」(overexcitabilities)的概念,包括智能、情緒、想像、感官及心理動作等,在資優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發現其中1、2項或幾項不同特質的排列組合。當我們對於孩子的身心特質有了概念,在教養上,面對孩子的表現,也就比較容易給予合理的對待,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即孩子的表現並不是故意的,更重要的是,提醒了我們在陪伴資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忽略了孩子心裡隱微的問題,卻不自知。各階段壓力源不同 父母應特別留意這些特質雖然沒有好壞,但是會視每個資優生的不同情況,深刻地影響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及人際、情感上,產生不同的反應,目前在校園裡,國小、國中是採取分散式資優資源班,高中則採取集中式資優班,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我們所需要關注的焦點將會不一樣。例如:國小、國中資優生的壓力源,大部分來自於和原班級裡,與一般同學的人際相處及互動,而高中資優生的壓力源,主要則來自於資優班內部的同儕競爭、比較、課業負擔,以及周遭他人的高度期待,因此,建議父母特別留意,孩子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成長挑戰。(本文摘自/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寶瓶文化)

認路高手突忘回家路 阿滋海默致智能減退

認路高手突忘回家路 阿滋海默致智能減退#智能

(優活健康網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陳姓先生,退休前是大家公認的認路高手,這半年來,會突然忘了回家的路,還老是反覆問家人相同的問題。經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確認他罹患初期阿茲海默症,固定服藥後症狀獲控制。醫師指出,及早治療能有效的延緩,建議民眾不要輕忽家人失智警訊。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涂敏謙指出,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患者主要族群,它是種漸進性的智能減退,造成生活功能落差的疾病。病患經醫師問診,有進一步需要,就會安排相關檢查。在影像檢查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會出現腦部海馬迴萎縮情形,當出現空洞萎縮,就顯示腦部功能已退化,記憶力將大不如前,海馬迴愈空洞愈嚴重。涂敏謙進一步說明,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表現包括行為異常、精神症狀、智能退化,以致日常生活功能喪失,像陳先生這類初期的患者,早發現早治療,除了藥物可以延緩症狀之外,家屬的關心,增加人群參與,定期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都對於病情具有正向作用。涂敏謙表示,台灣老年人口急遽倍增,失智症人口也隨之增加,年紀愈大比例愈高。保健之道是多動腦、多運動,最好採地中海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避免成為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三高族群,另外,肥胖、頭部外傷,還有抽菸與憂鬱都是危險因子。他建議,失智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在陪同家人就診時,攜帶處方簽供醫師了解目前使用藥物,並協助提供相關異常症狀的時間,以及過去病史。只要即時接受治療,有相當比例的長輩都能維持生活功能並享有尊嚴的人生。提醒民眾,如果發現身邊的家人,出現失智症十大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包括記憶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與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人,時,地的概念混淆、社會價值與判斷力變差、無法配合指示/操作常見用品/工具、東西擺放嚴重錯亂、行為異常,情緒改變、個性改變、日常活動參與能力及開創力喪失等症狀。(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