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車

摔車頭裂男童 顱骨竟靠3D列印救命

摔車頭裂男童 顱骨竟靠3D列印救命#摔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去年王姓少年因騎車摔傷,導致頭顱重創、頭骨破碎嚴重,緊急打開頭骨進行清創,控制顱內壓及移除血塊,經搶救後奇蹟甦醒,但因左側頭顱摔成13片,頭骨癒合不良,其中一塊頭骨更幾乎穿破頭皮,恐有感染及影響神經功能,經接受3D列印方式「鈦合金顱骨修復手術」,取代缺損區域,術後外觀幾乎與正常人沒有差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指出,顱骨成型手術使用的修補材料十分多元,大致可分為自體組織和異體材料,因考量使用自體組織併發症較少、不須額外材料費用,多數會選擇先將傷者本身的頭蓋骨置於腹中或骨庫,作為日後修補之用;但因自體骨片往往會因癒合不良及吸收,以致鬆動凹陷向下壓迫大腦,或是凸出頭骨向上刺穿頭皮,增加感染風險,加上外觀上不美觀,日後恐影響其自信心。鈦合金材質堅固 能重建顱骨 降低併發症風險林志隆評估後,決定採用「鈦合金顱骨修復手術」,以鈦合金網膜為修補材料,因其具備材質堅固、組織反應性低、彈性係數與頭骨接近等優點,透過患者術前腦部斷層掃描資料,配合3D列印技術,再利用鈦合金網膜重建顱骨,除了使術後顱骨左右對稱,也能涵蓋萎縮的顳肌,因不需如傳統手術於術中長時間塑型,更能縮短手術時間,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讓患者術後重拾信心與美觀。搭配中醫針灸治療 順利恢復自理能力病患王宏至能於一年半恢復良好,也借助中醫的針灸治療,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每周進行3次針灸治療,中西醫雙管齊下讓他能於短時間內恢復四肢力量,也順利回到校園,幾乎與一般國中生無異。 

球速變慢、手肘「卡卡」 韌帶斷惹禍

球速變慢、手肘「卡卡」 韌帶斷惹禍#摔車

27歲的林先生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打棒球,大學時發現投球球速變慢,甚至連手肘也無法自由行動,在擔心棒球生涯就此終止的情況下尋求醫師協助。經診斷發現手肘關節因長期投球,手臂內側肘關節韌帶斷裂,施以側韌帶手術後,漸漸回復原先最佳球速。但林先生害怕舊傷再此復發,已轉行為業務員,並於週末參加業餘棒球活動。台北中山醫院楊卿潔醫師表示,常見的手肘運動傷害容易好發於運動員、搬運工及體操選手等職業,由於長期做對關節產生高度壓力或張力的姿勢或動作(例:投擲運動或拿氣動工具工作),久後會產生關節與關節上的磨損及病變,無法自由伸展及舉手。目前針對手肘內、外側韌帶採重建手術治療,採取將掌長肌或大腿後肌的肌腱來修補受傷的部位,依病人情況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手術時間約2小時。手術後再以石膏固定四至六週,同時搭配使用支架來做術後的復健治療。對一般患者來說,3~6個月即可恢復正常工作;至於運動選手大約經過治療9至10個月後就可以從事投擲運動練習,但是上場比賽則需一年的時間。楊卿潔醫師說,除了手肘內、外側韌帶受傷外,常見的另一個手肘運動傷害是出現在手肘內,這類患者通常就是關節內的「游離體」作祟造成的。一名年約42歲的冷氣安裝員林先生,每日需處理數十部的冷氣安裝及維修,需做大量搬運的工程,某日因工作途中受到撞擊後,造成手肘無法自由伸展及不定時出現刺痛感,因工作關係沒有立即就醫,等到病情惡化,經求診後才發現是關節內的「游離體」作祟。對於外傷性游離體及關節炎的手術是採內視鏡將肘關節內碎骨進行清創,手術可以全身麻醉及半身麻醉,傷口長度約5mm大小,將游離體設法推擠至關節面之後摘除。手術中若游離體無法取出,也可採用高壓磨牙式消除法,耐心反覆鑽磨最後完全清除游離體。通常術後只需3至4天即可活動,恢復較傳統切開手術迅速,但建議愈早接受手術摘除游離體效果愈好,功能恢復也會更完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