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

照護者必知!新式翻身擺位更省力

照護者必知!新式翻身擺位更省力#翻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齡化浪潮下,長照成為重要課題!根據統計,全國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長者與身心障礙者,多數仰賴家人照顧。羅東博愛醫院居家護理所3年前重金禮聘日本老師來台教授新式翻身擺位法,訓練出宜蘭縣首批種子教師;這批種子教師於日前開班授課,讓照顧者在學習中,也互相交流,彼此加油打氣。勤翻身有效預防褥瘡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統計,全國的家庭照顧者照顧平均長達9.9年,每天照顧約13.6小時。褥瘡是長期臥床患者最棘手的問題,預防褥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勤於幫臥床者翻身,但要怎麼讓被照顧的人感到安心不被驚嚇、照顧者也能輕鬆不費力,就顯得相當重要。自然扶持手法省力不受傷新式翻身擺位法源自更早開始高齡化的日本,博愛居家護理所3年前誕生宜蘭縣首批新式翻身擺位種子教師,並於日前結合社團法人宜蘭縣社區照顧促進會,開辦課程推廣「新式翻身擺位法」。博愛居家護理所負責人同時也是新式翻身擺位種子教師的陳麗芬護理長說,新式翻身擺位法與傳統方式最大的不同是,包括搖起床頭、壓力分散、水平垂直及運用滑步等技巧,主軸都是用自然扶持手法,讓被照顧者在放鬆、舒適的狀態下被擺放和翻動;同時照顧者不再只是使用蠻力,拉、抓、推等讓自己感到疲憊,而是可以用更省力、不受傷的方式,去照料自己最親愛的家人。「照顧需要技巧!」,羅東博愛醫院社區醫學部盧進德副院長說,沒有技巧,60公斤的人你翻身看起來像120公斤,但如果運用了新式翻身擺位法,60公斤的翻身可能只剩30公斤!照顧者齊聚相互打氣照顧失能的婆婆快10年的林女士一談到照顧者的苦,眼淚止不住;她說,照顧是一場長期抗戰,能夠更有效率的照顧讓婆媳倆都能更輕鬆。家住蘇澳,全職照顧中風的父親已3年的蔡小姐,也特別帶著父親前來聽講,大家齊聚一堂,互相打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人口老化!長者照護首重翻身3重點

人口老化!長者照護首重翻身3重點#翻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中風2年的老奶奶,長期臥舖肌肉攣縮不適,進食或廁所沐浴都需要人協助。透過專業團隊介入擺位,慢慢調整老奶奶的姿勢,3個月便看出成效,慢慢調整原本扭曲變形的體態,病人感到輕鬆舒服,開始要求自己進食,展露笑容,也自發性的跟他人交流。5年後台灣長者比例增至20% 老人照護很重要因應社會年齡老化,居家及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成為目前照護趨勢。由於少子化及醫療的進步,日本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國家,約27%的人口為年長者,日本高齡化嚴重問題已如同與社會問題一樣重要。日本亞洲動作資源普及研究所所長印南裕之表示,台灣目前年長者比例占13%,預計5年後,台灣的年長者比例會提高到20%,以飛快的速度朝向高齡化國家前進,對於年長者的照顧更是醫療等照護機構最主要的目標。翻身擺位注意3重點 重心轉移很重要印南裕之所長表示,長期臥床病人造成壓傷(褥瘡)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身體重心的「壓迫」與「剪切力」,需要控制外力、重力,才能有效預防壓傷。3個自然翻身擺位照顧時的重點,分別是「身體重心的移動」、「支撐的地方與移動的地方」以及「參考自己移動的方式」,思考正常人在移動時重心的轉移,借力使力才不會受傷。翻身可幫助患者大方向變換位置,但每次翻身再搭配「擺位」就更加完善。印南裕之所長表示,長期臥床的病人可能會有壓傷、肌肉攣縮等問題,照顧者可以透過專業的「擺位枕」達到改善的效果,擺位時必須先評估患者體重的分散方式,從較大面積的體幹開始並選擇適當形狀、大小的擺位枕,達到分散體壓以及放鬆效果。

醫訊/壓瘡之翻身、擺位及移位技巧

醫訊/壓瘡之翻身、擺位及移位技巧#翻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壓瘡在居家長期臥床個案健康照護中是常見的問題,壓瘡傷口於治療的過程中需花費龐大的經費,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委員會(NPUAP)1989年的估計資料顯示平均每一位壓瘡個案的醫療花費從2,000至3,000美元不等;而台灣的統計資料顯示每位壓瘡病人的醫療費用約7,000至80,000元左右。為此,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特邀護理師潘儀君主講「翻身、擺位及移位技巧」,教導民眾如何從姿勢改變壓瘡問題,減少皮膚受壓,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壓瘡之翻身、擺位及移位技巧時間:3月13日(星期四)下午1點至2點地點:天壇老人養護中心洽詢:06-2812811轉52920或0934-030657 吳政隆主任   06-2812811轉52921或0934-029597 李自揚專員

枕邊人翻身又打鼾 調整寢具可解決

枕邊人翻身又打鼾 調整寢具可解決#翻身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2010年全台離婚對數近6萬對。離婚原因除了婆媳及姻親困擾、女性獨立能力提升以外,與另一半個性不合、溝通不良及生活習慣也是主因;其中,睡眠習慣與身體的自然反應狀況有關,較難透過行為去改變。您是否經歷過,明明隔天有重要事情必須早起,但偏偏枕邊人不是一直翻身,就是鼾聲如雷,吵到無法入眠?專家建議,打鼾可藉由藥物、手術治療或輔助工具,而翻身可藉由寢具來改善。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表示,睡眠時因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不動,容易造成肌肉與脊椎的壓力,長期下來也可能導致身體出現褥瘡,因此身體為降低睡眠造成肌肉與脊椎的傷害或不舒服,才會有不自覺翻身調整姿勢的自然反應。若枕邊人翻身造成睡眠困擾,可以考慮更換干擾性較低的床墊,減少翻身帶來的震動干擾。許雅雯醫師建議,睡眠時盡量平躺並在大腿下墊枕頭或側睡時膝蓋夾枕頭,這樣的睡眠姿勢可以讓身體完全放鬆,對身體的睡眠壓力也最小,而趴著睡對脊椎傷害最大,長久下來將提高長骨刺的機會。另外,許醫師補充,上班族使用電腦頻率過高,肩頸僵硬及痠痛是常見病灶,建議睡覺時枕頭的高度要調整,讓頭跟脖子可以支撐,這樣就可以減緩白天上班造成的肩頸不適。此外,慈濟醫院台北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黃同村指出,打鼾是因為懸壅垂過長、過敏性鼻炎、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舌根肥厚等,造成呼吸道狹窄,當氣流高速通過時,震動會出現低頻率的噪音,也就是俗稱的「打呼」。一般而言,約有2至4成的男性出現過打鼾的情形,比率較女性高。此外,肥胖者因喉嚨狹窄、老人家因肌肉鬆弛使舌根下掉或天生鼻、喉構造異常者都容易打鼾。黃同村主任建議,出現打鼾的情形時,可先調整自己的枕頭。枕頭高度以10至15公分為佳,並且必須挑選軟硬適中的枕頭,枕頭太高或太低、太軟或太硬都會影響呼吸而造成打鼾。除挑選適當的寢具外,側睡也能幫助減少打鼾的情形。寢室精品館行銷總監蔡靖怡表示,每人平均每天躺在床上的時間大約8小時,好的床墊可以釋壓,睡醒不會發生身體痠痛的問題。睡眠較淺的人可以選擇獨立筒床墊,避免旁人翻身影響到自己,而身材較肥胖者則建議使用連結式彈簧床,因為此結構的彈簧床可以分散作用力,翻身跟起身較為容易。另外,環境的改變讓很多人有過敏的現象,建議可選擇歐盟的紡織品Oeko-Tex Standard 100環保認證,若符合Class I等級的床墊被認可為商品內外材料完全無汙染及有害物質,對於2歲以下嬰幼兒都可安全接觸。蔡靖怡總監叮嚀,床的舒適與否非常主觀,民眾在選購床墊時,建議不妨多試躺各種不同材質的床墊,才能選到真正舒服及合適自己的。民眾若有打鼾的困擾,可選擇支撐能力較好的乳膠枕,「乳膠」屬天然材質,原本為車子內胎所使用,後來發現此材質有很好的彈性與支撐力,故開始使用於寢具,有彈性不易變形且具有防過敏與抗菌的功效;而「記憶乳膠」與乳膠的差別在於現代人對彈簧床的反作用力較敏感,記憶乳膠材質可以吸附壓力藉此達到釋壓效果,按照頸椎的弧度所設計出的波浪枕,可以給予頭頸部最好的支撐效果,適合有打鼾困擾的消費者挑選。(資料提供:雙和醫院、慈濟醫院台北院區、思夢軒寢室精品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