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傷與恐懼 創傷後的壓力該如何釋放?
日本強震海嘯除了造成人民財物的損失及身體傷痛外,親身經歷或目睹事件者,心理傷害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當事人不自覺身陷其中無法跳脫當時情境,漸漸地有些人開始失眠、焦鬱、哀慟及腦海反覆重現地震與海嘯情境等創傷後壓力疾患症狀。這些災民需要的,除了物質上的支援外,心靈的創傷若無事先發現給予治療,後續這些災民持續出現的創傷後壓力疾患症狀,將會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嚴重者甚至會誘發其他相關精神疾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總藥師梁蕙文指出,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常發生於地震、水災、風災等天災,或強暴、綁架、搶劫等人禍之劫後餘生倖存者或目擊者、救難員。症狀通常於創傷事件結束後立即出現,但也可能延遲好幾個月才發生。
梁蕙文表示,創傷後壓力疾患為焦慮疾患的一種,優先治療目標是降低創傷後壓力的核心症狀,例如痛苦經驗再現、逃避反應麻木、過度警覺等;次要治療目標為協助患者調適壓力,減少不良行為如飲酒、物質濫用或暴力。
她說,治療方式分為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兩者,非藥物治療一般指行為及認知治療等,可單獨適用於輕微創傷後壓力疾患個案的初期;而藥物治療則可單獨或合併心理治療使用於中度到嚴重的患者。
多數證據指示,在重大創傷後最初三個月須給予藥物,才能預防慢性化PTSD的發展,大部份抗憂鬱藥及抗焦慮藥有此療效。治療創傷後壓力疾患的第一線藥物,是抗憂鬱藥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SSRI在使用數週後漸進出現療效,但至少給予6~8週後才可確認效果。
一般SSRI可有效降低PTSD核心症狀,明顯的改善生活品質和功能,若治療效果不佳者,可合併使用情緒穩定劑治療。長期使用SSRI可預防PTSD症狀復發,特別是治療前三個月有良好反應者,若治療時間已達,要嘗試停藥時,應採1~3個月逐漸減量以至停藥的方式。
梁蕙文還說,研究證實,SSRIs中的sertraline和 fluoxetine對於降低核心症狀非常有效,並可改善整體生活功能,及增加對於壓力事件的耐受性。若SSRI合併心理治療沒有反應,可改用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中的venlafaxine合併非藥物治療以治療PTSD。
有報告顯示抗癲癇藥物(另稱情緒穩定劑)中的carbamazepine、valproate、lamotrigine對有顯著不安、衝動、生氣或突發暴力行為的病患特別有效。若病患有明顯焦慮,可短期小心使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BZD)類的抗焦慮藥物,長期則可使用不易成癮的抗焦慮藥物buspirone;但對於有藥物濫用史的病患,需非常小心或儘量避免使用BZD。
梁蕙文強調,遭逢重大災難事件時,對每個人心靈深處所產生的影響將依其對壓力調適程度而有差異性,一旦出現PTSD時,治療因此呈現多樣性,並常合併心理、藥物及團體治療。
期望在創傷下的每位受害者,藉由醫療人員的協助,均能走出悲傷與恐懼,積極的面對未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