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耗時8年研究 發現延緩小腦萎縮分子機制
2012/2/22(2022/3/15 19:36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國片「帶一片風景走」都是在描述罹患小腦萎縮症患者,從逐漸喪失運動協調能力,從衰退到死亡的過程,過去醫師完全束手無策,但是陽明大學研究團隊歷經8年的研究,終於發現減緩腦部退化性疾病的分子機制,為小腦萎縮患者帶來一線曙光,這項研究也登上世界頂尖的「細胞(Cell)」期刊。(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藍色部位即為小腦)
陽明大學耗時8年時間,發現透過抑制Spt4基因,基因突變的表現會下降,腦細胞死亡的現象也會改善,有機會讓患者發病時間延後,其實像是腦性退化性疾病,如亨氏舞蹈症和小腦萎縮症,都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病人發病後,會逐漸喪失運動協調能力、情緒認知能力,思考語言能力,到最後失去生命,平均來說從發病到過世約15年時間,以目前的醫療科技來說無能為力,但陽明大學的研究將讓小腦萎縮症治療,發現一道新的曙光。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鄭子豪指出,先利用酵母菌進行遺傳篩選,從17萬顆酵母菌中逐一篩選,找出轉錄延伸因子Spt4,會使突變基因增多,,再透過小鼠的腦細胞實驗,發現只要能抑制Spt4,突變基因也會下降,也就能減緩腦細胞凋亡的現象,使發病時間從20歲延後至40歲、甚至60歲,目前可望做為治療腦性退化性疾病的一種標靶分子,未來希望能開發出抑制Spt4基因的藥物,來幫助小腦萎縮症患者。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