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癌症把握時機 子宮頸抹片成效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癌症篩檢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癌細胞「壯大」前就發現癌蹤,提升治療成效,並降低癌症死亡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孔憲蘭表示,以國內最早推動的癌症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為例,自1995年全面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後,近年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都下降約五成左右,而若幸運偵測到子宮頸癌前病變,幾乎可百分之百治癒。
根據健康局2008年台灣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電話調查結果,30~69歲婦女3年內曾接受抹片檢查的比率達70%,研究資料顯示,大規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台灣,自1995年開始至2008年,婦女子宮頸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下降了一半;由1995年每10萬人口11人死亡降至2008年每10萬人口4.7人死亡,而子宮頸侵襲癌標準化發生率下降46%。
目前為止仍有二成婦女從未做過抹片檢查,其拒絕檢查的原因多是覺得自己不需要、太忙沒時間、害怕上檢查台等,但根據調查,從未做過抹片的婦女檢出高度癌前病變的機率是有做過抹片婦女的2.5倍,表示這群「漏網之魚」正好是防治子宮頸癌最重要的一群人。針對這群婦女,衛生署計畫透過志工或衛生護士進行家訪,每年提供20萬份人類乳突病毒自採工具,自行採樣送檢,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再接受抹片檢查的動機比較高。
國內推動「主動提示系統」,當30歲以上女性就診時,不管是看哪一科,醫護人員都會透過電子資料庫主動提醒近3年沒做過抹片檢查的女性「該做檢查了」。這項系統落實「全人照護」的理念。而台灣許多癌症在同一期別的治療存活率已與美國不相上下,但總體癌症5年存活率卻略遜一籌,原因在於相較美國,台灣致死率的癌症較多,高存活率之癌症相對較少,早期癌症相對較少,故關鍵就在早期診斷,因此提升篩檢率及篩檢品質、都是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生報導1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