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為提高感染風險 子宮頸癌疫苗先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健局在今年6月所發表的統計數據,乳癌與子宮頸癌是高居國人常見十大癌症之一,是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但事實上這兩種癌症都可經由早期篩檢達到預防,甚至治療的功效,特別是子宮頸癌,研究指出透過疫苗的施打,可有效達到預防的效果,但多數女性尚無建立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概念,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教授呼籲,女性應主動諮詢醫師,減少子宮頸癌的威脅。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教授表示,台灣每年子宮頸癌病例發生約5000例,連同原位癌(癌前病變不等於癌症)和侵襲癌(病變惡化成癌症),子宮頸癌已是現代女性罹患癌症的第2名,僅次於乳癌,女性應加強自主預防觀念。
事實上,子宮頸癌是受人類乳突病毒 (HPV, 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和一般民眾所認知道的遺傳、飲食因素並沒有關係,目前已知有將近20種的HPV病毒會引發癌病變。其中,常見導致子宮頸癌的是16、18型病毒,至於同樣常見的6、11型病毒,則與尖形濕疣(俗稱菜花)有關。
HPV病毒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所以,只要女性有過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雖說大部份人感染HPV病毒後,人體會自動自淨;但若持續感染,就有可能演變成子宮頸癌。
鄭文芳教授表示,想要預防子宮頸癌,一是次級性預防,即近年來推廣有成的定期子宮抹片撿查,以期在癌前病變或癌病變前期及早發現與治療,但抹片無法避免HPV病毒的感染;二是初級性預防,即在尚未感染HPV病毒前,主動依醫囑施打預防性疫苗,防範於未然。換言之,雖說子宮頸癌發生率高,但女性只要定期進行抹片檢查,加上預防型疫苗施打,就能降低子宮頸癌的風險和危害。
鄭文芳教授憂心,目前台灣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比率僅3%,反觀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在政府補助推廣下,近8成女生在青春期已施打多價子宮頸癌疫苗。換言之,台灣對於子宮頸癌的預防工作尚欠缺,目前雖已有少數縣市推行施打補助,但多數民眾仍然沒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建議一般女性應主動尋求醫師諮詢接種疫苗資訊,讓自己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健康講座資訊:子宮頸癌疾病與預防新知
活動時間:7月22日(日)下午14:00
活動地點:YMCA城中會館 (台北市許昌街19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