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凝聚共識 消化性潰瘍新治療指引

專家凝聚共識 消化性潰瘍新治療指引

2013/10/7(2022/3/15 18:55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肝癌醫學會等十大醫學會共同舉辦「2013台灣消化醫學週」,自10/4日起在台北舉辦一連3天的醫學研討活動,邀請2000位來自消化各領域的醫師參與盛會,聆聽專家們發表精闢的醫學突破和具有明顯臨床意義的重要發現,更針對在消化性潰瘍的議題上,希望藉由專家會議達成共識,用來作為未來診斷及治療的指引,能更有效改善消化性潰瘍病患的不適之症。

台灣消化性潰瘍盛行率 是歐美國家的3倍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疾病,且台灣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3倍以上,約有1成的國人飽受此病困擾,如何有效地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以減少其相關的併發症及死亡,是一個重要的臨床議題;因此台灣消化醫學週特別針對此議題,邀請各專家討論、凝聚治療方向與共識,以利未來消化性潰瘍病患之治療;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之黏膜,受到胃液侵蝕,進而深入黏膜組織,形成消化道壁破損,其中以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最為常見。

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表示,消化性潰瘍常見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約有25% 的患者會發生出血,嚴重時可能口吐鮮血或吐出類似咖啡樣的東西,也會解出帶血的黑色糞便,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內視鏡止血和使用制酸劑,對於發病期出血性潰瘍病患而言,內視鏡手術合併藥物是最理想、有效的治療選擇。

台灣與歐美國家生活型態迥異 消化性潰瘍治療應有自己的準則

歐美國家在胃潰瘍出血的治療上早有共識,鑒於歐美與亞洲病患在生理、生活型態、飲食上差異甚大,台灣消化系專家認為有必要針對國內病患制定專屬的治療準則,以達到更妥善、理想的治療效果。

此次討論出的共識包含4大部分: 內視鏡術前準備、內視鏡手術進行流程、內視鏡術後照護和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研究成果,共35項共識內容,其中包含了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危險族群、內視鏡最佳的止血方法、潰瘍藥物的使用、原來使用阿斯匹靈的患者什麼時候應該重新使用阿斯匹靈、對於無法內視鏡止血的潰瘍是否應該進行手術或者栓塞治療等重要議題。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