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如何化解手足間的競爭與衝突?
手足間的爭吵主要來自競相爭取雙親的愛與肯定,若孩子在家中爭先恐後求取注意力,他們此起彼落的吼叫聲將是一場劍拔弩張的權力遊戲,會讓所有成年男子寧願跪地求饒,甚至哀求給個痛苦並仁慈的處決。要是孩子利用大人為他自己報復、處罰手足、尋求更多的關愛與注意,那麼手足間的衝突就不是人格成長與親情牽絆的沃土,而是任由怨恨與嫉妒茁壯的焦土。接下來是減少競爭的建議做法,同時可以讓孩子間的衝突變成具有生產力、啟發力、更有意義的事件。
1)別介入/永遠別介入孩子間的戰爭,除非出現危急生命安危可能性,當然了,看到孩子們纏鬥成一團、互相拉扯頭髮、扳折手腳,任何有理智的大人都會心生恐懼。但事實上,孩子們的打架很少會造成重傷害。
我唯一一次插手管孩子打架,是因為他們干擾到我的平靜。我溫柔地一個個挽起他們丟到後院,然後用我最愉悅的語調對他們說:「等你們喬好事情再進屋吧。」剛開始實施這個策略時,我得像野馬在屋內奔跑,鎖好每一扇門不讓他們進屋;有時孩子會試圖矇騙,讓我以為他們已經休戰,這時我就得拿出所有的偵探技巧來戳破他們的詭計(通常孩子們彼此交換的邪惡眼神都會漏出端倪),如果休戰協定是假造的,孩子在踏進門檻後不用三秒鐘就會再打起來,這時我會冷靜地把他們再次送到後院,而且會隔很久、很久、很久才讓他們進屋(我發現,這種時間最適合來個期待以久的泡泡浴)。
2)堅定立場,不要被捲入/千萬別讓孩子把我們捲入他們的戰爭,如果孩子對我們說:「克莉絲汀娜罵我是笨狗。」試著這麼回答:「她說你就相信喔?不會吧!」如果孩子抱怨:「安妮卡打我!」就試著說:「我相信你們兩個可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是「你們兩個昨天相處的很好呀,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變了。不管如何,我相信你一定會想辦法解決。」也可以客觀陳述:「在我們家,自己要想辦法解決和別人意見不合的問題。」
一開始孩子會繼續抗議:「可是,媽…」如果他們這麼回答,我們一定要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場,保持中立、不批評、不指責,像是可以這麼說:「我很難過你們兩個沒辦法一起相處,不過解決你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工作,有些事你們應該可以自己處理。」我們甚至還可以在孩子每次尖聲啼哭時,簡潔有力的說:「不關我的事!」
3)不給機會亂告狀/對小孩來說,向父母親告狀就跟呼吸一樣自然!我的工作就是不讓家中成員互相告狀,除非身陷危險且悠關生命安全,或是身家財產被矗立在拆除工程車前等著被拆毀。
若我的孩子試圖跟我告狀,說兄弟姐妹多麼不公平的對待他,我會回答:「我們家不能亂告狀,除非是要幫助別人遠離危險或避免打破東西,如果不是這些情況,那我想你應該可以自己處理。」孩子當然會抗議、翻白眼,傾全力做出各種誇張的戲劇效果,但過段時間後,他們不會再像足球比賽的評論員一樣,不斷來跟我「轉播」剛剛他的兄弟姐妹又做了什麼好事。我猜他們已經充分了解我的意思,但是我已經想不起來上次是什麼時候,我聽到孩子大吼:「吼,你完蛋了,我要告訴媽!」
4)別選邊站/要認同每個孩子的感受,而且不能偏袒,千萬切記這一點!當孩子跑來哭訴說,哥哥在他的門牙上作畫,我們與其說:「我了解你的感受,我也很氣你哥哥這麼做。」不如說:「我也很難過你受到的傷害,但我知道你可以自己想辦法處理。」我只有在親眼目睹行兇者的惡行時,才會執行合理的後續做法,因為這表示我是親眼目賭,而不是道聽塗說,如此可以減少受害者再次遭受兄弟姐妹的復仇之火。
5)別貼標籤/絕對別在兄弟姐妹前替另一個孩子貼標籤,或是相互比較,不管是正面或負面。如果某個孩子被貼上「你的房間比其他兄弟姐妹都整潔」的標籤,那麼房間凌亂的孩子一定會去搞破壞;如果孩子不斷被提醒哥哥或弟弟的成績比他好,他很有可能會想盡辦法對手足報復。若是持續不斷地貼標籤,那麼不管孩子聽到我們叫哥哥(弟弟)是「聰明小子」或「畸形笨蛋」,這都會是「毀滅性的武器」,而且足以用在未來的手足大戰中。
(本文作者/伊麗莎.麥德哈斯)
(摘自/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大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