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乾癬過度食補 補出大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大眾對乾癬錯誤的認知常使得患者遭受異樣眼光、受到社會排擠,進而影響社交、就學、就業,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和台灣乾癬協會響應10/29「世界乾癬日」,希望透過宣導讓國人認識乾癬、打破迷思,因而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讓他們積極就醫治療,改善病情和生活品質。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大眾與病人對乾癬普遍存有迷思,首先,乾癬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而出現的病症,並非會傳染的皮膚癬,即使接觸到乾癬皮屑也不會傳染;但外在的紅腫、斑塊、皮屑,讓病患對外表缺乏信心、不敢接觸人群,甚至影響到就學、就業與社交。
乾癬迷思多 非傳染病、也非免疫缺乏
另一個誤解則是,大多數人認為乾癬是免疫力低下、太弱所引起,但事實上乾癬是「免疫失調」的問題,是先天性免疫力過度活耀,因此乾癬患者不適宜擅自服用刺激免疫或調節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或是含有人參、靈芝、冬蟲夏草等食補,可能會因而加重病情。
黃毓惠醫師指出,臨床上一名中年男性患者,以為含牛樟芝的食品能治療乾癬,花了幾十萬購買,吃了幾個月後症狀嚴重惡化,出現全身性紅皮症,乾癬症狀從原來的10%惡化至全身90%的面積都有紅、腫、痛、癢等情形,停止食補後、尋求正規治療,才逐漸控制住。
乾癬治療日新月異 鼓勵積極治療拒共病
此外,病人也常對乾癬治療有誤解,如乾癬是一種皮膚病,不治療不會有影響,其實乾癬需視狀況而定,若是皮膚侵犯部位範圍小,無明顯不適,對社交、工作影響小者可以不治療,但乾癬大多具有記憶性且還可能有關節炎等其他共病的風險,妥善治療,以免體內持續發炎才是最佳的方式。
加上病人會誤以為乾癬就是給予類固醇治療,但醫師表示,類固醇是乾癬治療的傳統用藥,現在醫療已有多種外用藥膏可選擇,生物製劑和照光治療的出現也是治療乾癬的新契機,皮膚科醫師幾乎已不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的方式治療乾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