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生物製劑讓乾癬者重回人生常軌,醫:停藥復發風險高,穩定治療是關鍵

生物製劑讓乾癬者重回人生常軌,醫:停藥復發風險高,穩定治療是關鍵#乾癬

乾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症疾病,特徵是皮膚會出現紅色斑塊,覆蓋銀白色皮屑,常伴隨瘙癢、疼痛或裂痕,不僅影響皮膚健康,也對患者的心理與生活造成顯著影響。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乾癬可分輕、中、重度,重度患者甚至病灶會超過全身10個巴掌的大小。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乾癬治療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針對中重度患者,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病情,也為患者帶來新契機。

中重度乾癬患者反覆復發,「累積生命損傷」議題不可忽視,生物製劑新藥「 平行轉換」讓患者病灶清零

中重度乾癬患者反覆復發,「累積生命損傷」議題不可忽視,生物製劑新藥「 平行轉換」讓患者病灶清零 #乾癬

乾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在頭皮、臉、軀體及四肢長出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合併皮屑,由於病灶明顯,有從事服務業的空姐與業務員,由於病灶長在手上、臉上較明顯處,對職業發展更造成困擾,不少患者也因搔癢長期不適感使得睡眠與生活都受到極大影響,甚至陷入焦慮而累積生命更多損傷

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問世 為乾癬病友帶來治療新希望

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問世 為乾癬病友帶來治療新希望#乾癬

冬季寒風陣陣正是乾癬病患最困擾時節,台灣乾癬協會柯怡謀理事長指出,約9成乾癬病友會出現斑塊型乾癬,其中3成屬於中重度患者。當病灶發生在頭部時,病友常因搔癢而抓破皮膚,導致頭皮滿佈傷口。協會調查顯示,高達7成中重度病人對頭皮清潔與理髮感到焦慮,並害怕外人異樣眼光影響社交活動。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醫師蔡呈芳表示,台灣乾癬盛行率約0.25%,特別是頭皮型乾癬幾乎無法遮掩,加上大量頭皮屑與局部性脫髮,常導致患者自信心下降。 新藥帶來新希望 盼擴大健保給付範圍 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臨床研究顯示,治療16週後超過半數病患達到頭皮明顯改善,持續使用可有7成病患達到PASI 75療效,且使用4年以上仍能維持良好效果。 柯怡謀進一步指出,根據2016年歐洲研究,每投資1歐元協助乾癬病人,可創造5.4歐元的社會效益。目前歐盟、英國、日本等國已將此新藥納入治療指引,呼籲台灣政府擴大乾癬醫療投資,讓更多病友能獲得妥善治療。 生物製劑保存不易 口服新藥提供便利選擇 現年28歲的楊先生在大學時期開始出現不明紅疹,經多次就醫後確診為乾癬。儘管曾使用生物製劑控制病情,但在健保給付2年期限屆滿後症狀復發,更併發乾癬性關節炎。 蔡呈芳指出,生物製劑需要嚴格的低溫保存條件,對需要經常出差或旅行的患者造成諸多不便。相較之下,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每日僅需服用一顆,大幅提升用藥便利性,特別適合學生、上班族及經常外出的患者使用。 及早治療效果佳 穩定用藥是關鍵 蔡呈芳提醒,出現症狀時,除了尋求醫療協助外,在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像是應避免皮膚受傷、保持皮膚清潔與適度保濕、避免過度日曬、戒菸限酒、控制體重及規律運動等。此外,壓力管理也相當重要,因為情緒壓力可能加重症狀。建議患者可透過加入病友團體尋求支持,並與家人和醫療團隊保持良好溝通,共同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黃毓惠強調,乾癬雖無法根治,但及早治療效果較佳,若能在確診後2年內控制病情,對生活品質和後續治療都更有幫助。現行健保對生物製劑實施「上下車」條款,導致許多病友面臨停藥後復發的困擾。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的推出,為病友提供了另一種穩定控制病情的選擇,不僅能改善症狀,更可能降低因長期發炎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家之主因乾癬問題險丟工作!乾癬不只疾病,身心壓力帶來的「累積生命損傷」更需高度關注

一家之主因乾癬問題險丟工作!乾癬不只疾病,身心壓力帶來的「累積生命損傷」更需高度關注#乾癬

一名50幾歲的一家之主從事製造業工作,由於長期有中重度乾癬的問題一直沒治療好,近期老闆請他先治療完成再來上班,但如果一直就醫不上班將影響到全家生計。透過醫師了解狀況後,以口服、照光搭配最新生物製劑治療,讓原來需要半年以上的療程縮短至幾週就達9成以上好轉,他很感謝醫師說:「皮膚改善真的救了全家!」

脂漏性皮膚炎多久會好?洗髮精該怎麼挑?原因、治療、保養法一次看

脂漏性皮膚炎多久會好?洗髮精該怎麼挑?原因、治療、保養法一次看#乾癬

紅腫、發癢、又掉屑⋯你的頭皮可能發炎了!「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好發於皮脂腺分泌旺盛處,包括頭皮、鼻側、眉毛都可能遭殃。《優活健康網》整理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症狀、治療與日常保養,其中也包含挑選洗髮精的方式,只要做好日常的保養就可以減輕症狀。

皮膚病也會致命!醫揭乾癬「這類型」全身長滿膿疱⋯恐高燒、器官衰竭

皮膚病也會致命!醫揭乾癬「這類型」全身長滿膿疱⋯恐高燒、器官衰竭#乾癬

皮膚病有可能重症致命嗎?一旦乾癬併發膿疱,恐引發高燒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39歲陳小姐在就學時期確診全身型膿疱型乾癬,全身皮膚開始出現密密麻麻的細小膿疱,急性期高燒昏迷住院1個月,更引發敗血症險致命,病灶長達9個月才漸趨緩,直到懷孕時又再度復發。體無完膚的椎心刺痛,以及不定時反覆發作的恐懼感,讓她身心飽受煎熬。

乾蘚性關節炎中醫治療

乾蘚性關節炎中醫治療#乾癬

乾癬一般俗稱牛皮癬,也被稱為銀屑病,是一種與基因遺傳有關的自體免疫疾病,它主要是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一般會呈現皮膚紅斑、及脫屑,分別代表血管及表皮被侵犯後的變化,而這些皮膚的變化是不會傳染的。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而乾癬性關節炎就是一種跟乾癬相關的發炎性關節炎,多數乾癬性關節炎以皮膚為的症狀最先出現,平均10年後才產生關節炎 症狀為關節明顯紅熱腫痛,活動關節角度受限,關節疼痛及僵硬症狀在早晨最明顯,會持續超過30-60 分鐘。身體容易感到疲倦,持續的下背痛超過三個月,手或腳指甲有萎縮變形。而且隨著患病時間增加,乾癬患者罹患關節炎的比例是逐漸升高的,尤其是已經出現頭皮病變及指甲病變者更是容易合併關節炎。 莊可鈞中醫師說明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會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的組織,造成發炎。症狀為容易間歇性的發作,且好發於手指或腳趾的關節,皮膚會變厚、變色,以及凹陷。中醫認為,此病主要病因爲「血熱」、「血瘀」和「血燥」,會根據不同證型給予相對應的治療。 ●血熱型 症狀:皮疹發展快速,新的斑塊不斷出現,鱗屑較多,搔癢明顯。關節紅腫疼痛甚,且持續時間長,伴隨心煩、口渴、便秘、小便色偏黃、舌色紅、舌苔黃膩。 治則:以疏風清熱、涼血解毒中藥為主,代表方為銀翹散、黃連解毒湯加減 ●血瘀型 症狀:皮損特別肥厚,顏色呈現暗紅,鱗屑附著緊密,偶而伴隨搔癢。關節腫脹刺痛,且腫脹位置暗紅發紫,伴隨面色出現褐斑,舌色偏暗紅,有瘀斑或瘀點。 治則:以活血化瘀中藥為主,代表方為身痛逐瘀湯、血府逐瘀湯加減。 ●血燥型 症狀:皮膚顏色逐漸變暗紅,長久不退,斑塊處皮膚變肥厚,乾燥搔癢,脫屑不斷。關節腫脹消退,疼痛減少,關節部位開始脫屑且皮膚增厚角質化,伴隨口燥咽乾、毛髮乾枯、肌肉消瘦、便秘、舌色紅、舌苔乾。 治則:以養血潤燥中藥為主,代表方為當歸飲子加減。 穴位養身按摩 ●血海穴 位置:位於大腿內側,膝蓋內側向上2吋(約三指寬)處。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止癢 按法:採坐姿、膝蓋彎曲90度,將同側手掌自然貼在膝蓋上,以大拇指進行按摩,按壓5秒再放開,重複20下。 ●曲池穴 位置:彎曲手肘,此穴位於手肘外側的肘窩橫紋盡頭。。 功效:曲池穴可以解熱,例如高燒、潮熱,還可以緩解溼熱皮疹 按法:右手食指按壓對側手肘的曲持穴,再交插按壓,一次5秒,重複20次。 ●合谷穴 位置:用大拇指按著食指,手上的肌肉就會形成隆起,此穴位於隆起處最高點。 功效:用來緩解皮膚過敏、鼻竇充血、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眼睛痛和牙痛。 按法:右手拇指按壓對側虎口的合谷穴,再交插按壓,一次5秒,重複20次。 去風止癢清熱茶飲 材料:荊芥、薄荷葉、生地黃、地骨皮、馬齒莧各3克,用500c.c.熱水泡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祛風清熱、涼血解毒,舒緩皮膚乾癢、脫屑,緩解皮膚各種搔癢不適症狀。

滿頭白屑、頭皮癢痛⋯是乾癬或脂漏性皮膚炎?台大醫揭「1關鍵」差異

滿頭白屑、頭皮癢痛⋯是乾癬或脂漏性皮膚炎?台大醫揭「1關鍵」差異#乾癬

頭皮超多頭皮屑,怎麼換洗髮精都沒用,是乾癬還是脂漏性皮膚炎發作?40多歲的張先生在10年前發現自己頭皮又癢又痛,起床時發現枕頭全是掉落的皮屑,且後腦出現大塊結痂,多次擦藥都沒用,檢查才發現是中重度乾癬。皮膚科醫師提醒,乾癬症狀容易跟其他皮膚疾病混淆,尤其8成病灶發生在頭皮,很容易誤認為脂漏性皮膚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