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科技帶來創新趨勢,運用在生殖醫學更能提高人工受孕成功率,TFC台北生殖中心團隊研發「AI選胚」模型,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達75%。醫師指出,AI選胚可減少囊胚切片所造成的損傷,有效節省時間與成本,協助醫師快速篩選出值得進一步植入的健康胚胎,同時讓病人清楚理解選胚的依據,讓求孕之路更透明安心。
AI醫療科技帶來創新趨勢,運用在生殖醫學更能提高人工受孕成功率,TFC台北生殖中心團隊研發「AI選胚」模型,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達75%。醫師指出,AI選胚可減少囊胚切片所造成的損傷,有效節省時間與成本,協助醫師快速篩選出值得進一步植入的健康胚胎,同時讓病人清楚理解選胚的依據,讓求孕之路更透明安心。
「唱歌不只是娛樂,更是口腔運動!」門諾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葉梓賢提醒長輩,常開口說話、唱歌、咀嚼,都在鍛鍊嘴巴的肌肉。」他指出,許多愛唱歌、愛聊天的長輩,口腔肌力較佳,咬合力強、口乾與牙周問題也少,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其實是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
減重方法百百種,除了用腸泌素(瘦瘦針)等減重藥物抑制食慾,利用水球置入胃中,讓胃的容積減少,使吃東西時很快就能感覺到飽足感,也是一種輔助方式。但在胃內「放水球」減重安全嗎?需留意哪些不適症狀?醫師指出,此術式通常適用於BMI大於30以上的患者,且需定期追蹤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
65歲魏先生近日因頭暈不適前往神經內科就醫,電腦斷層顯示其右側頸動脈因粥狀硬化出現嚴重狹窄,且大腦有陳舊性中風病灶。另61歲的林女士,過去因鼻咽癌接受放射線治療,雖定期追蹤,近期也因頭暈至門診就醫,檢查後同樣發現有頸動脈狹窄問題。兩位病患在神經放射科醫師評估下,分別接受頸動脈氣球擴張術及頸動脈支架置放術,術後頭暈症狀大幅改善。
64歲何先生近日發現右眼視力明顯退化,看直線時竟出現彎曲、影像扭曲的情況。起初他以為只是用眼過度,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然而症狀遲遲未改善,便前往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求診。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右眼視網膜上增生膜,俗稱「黃斑部皺褶」,屬於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視網膜病變。
邁入熟男階段後,有些人看起來愈活愈年輕,但更多男性卻逐漸顯得疲憊、狀態下滑,當心元凶可能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初日診所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指出,想維持精神與活力,關鍵就在於穩定睪固酮,而良好的飲食與規律運動正是逆齡保養的不二法門,建議透過3招維持男性整體代謝與健康。
台灣成年人每年有約7,000多人死於肝癌,約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定期肝病篩檢是預防肝病的最佳方法。醫師指出,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目前推估約有200萬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呼籲民眾若為帶原者或是高風險族群,應穩定追蹤與及時治療。
糖尿病帶來的影響不只是血糖波動,還可能默默侵蝕視力。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患者約有3成有視網膜病變,但有做眼底檢查者卻不到三分之一,眼科醫師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小心5大徵兆,別誤以為只是用眼過度太累或度數加深,若延誤就醫,可能身陷失明危機而不自知。
就算逆轉糖尿病,還是「很傷心」!糖尿病患者持續服藥可以穩定控糖,甚至可以停藥,但研究發現,只要得過糖尿病,未來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50%。醫師指出,糖尿病的傷害是慢慢累積的結果,預防疾病永遠比治療有效,尤其肥胖本身就是獨立致病因子,會讓心臟負擔更重、老化更快。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