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靜坐可改善過動症狀?

樂閱讀/靜坐可改善過動症狀?

2014/9/19(2022/3/15 18:34更新)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最常見的兒童心理疾患,特色是當事人很難保持專注,也難以控制行為,外顯症狀為易衝動和長期的過度活動。

根據 2007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全世界約有5.29%的人口患有 ADHD,而美國 4~17歲兒童青少年中約有8%患有ADHD,這一心理疾患不光是干擾當事者,對同班上課的同學也有影響。一般常用派醋甲酯或安非他命類的藥物治療不只對人體有害,打亂人體的生理時鐘、使食欲和睡眠減退、導致憂鬱,甚至對 30%的患者是根本無效的。

已有其他研究人員找出對治這一疾患的其他療法,神經科學家弗瑞德‧ 崔維斯博士(Dr. Frederick Travis)檢驗18名經診斷患有 ADHD的中學生的腦波圖(EEG),觀察他們在電腦上進行具有相當難度之視動作業時的腦部活性。其中一組是進行第一次作業後立即學習超覺靜坐,另一組則是隔了三個月後才學習靜坐。這項研究的腦部活性指標是腦波的θ/β比例,比例低則表示於作業進行時腦部較為活躍。經診斷為ADHD的患者,表示其正常清醒和專注狀態的β波較低,而能夠阻斷大腦處理不相干訊息的θ波較高。θ波增加時,腦部開始阻斷相關資訊,而β波下降,專注力就會受損,結果就是難以長期保持專注了。

研究結果顯示,在學習超覺靜坐之後,腦波圖的θ/β比例下降了;而在進行第一次作業後立即學習靜坐的學生,在三個月時的θ/β比例即有明顯下降,到了第六個月時降得更低了,降幅達48%,由8.8降到了4.6。另一方面,對照組的θ/β比例則比研究開始時還高,直到隔了三個月開始學習靜坐之後,才由11.7降至7.4。這兩組的學生在接觸超覺靜坐之後,進行測驗時的腦部活性都提升到了接近一般正常的範圍。θ/β比例降低48%的驚人降幅,比起藥物治療一般不到3%的降幅,兩者差異是相當顯著的。


(本文作者/楊定一、楊元寧)
(摘自/靜坐的科學/天下雜誌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