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較高位者 容易打斷對方的話
較有權力者 態度較冷漠
舉例來說,有一個研究是:兩個陌生人利用五分鐘彼此認識。配對的同組中較富裕者,顯示出眼神交流、點頭、或笑容(評量投入程度的方式)的機率,不如較不富裕者。肯特納在荷蘭也發現,如有陌生人傾吐生活中不如意之事時,配對中較有權力者,在態度上相對來說會較冷漠;而較無權力財富者,則會對對方表現出熱忱的態度,不論對方的權位階級是否較高,或是與他們自己相同。
根據肯特納的研究結果顯示:同一個組織內,較高位和較低位者,察覺他人臉部表情,與其個人感受的能力,即可看出兩者在關注他人上的差別。且此兩種位階者在組織內互動時,較高位者除了如上述,比較不對對方投以眼神交流外,也更容易打斷對方的話,並且獨占對話中的說話比例。
資源不多,且生活狀況窘迫的人,如需要以兩份工作支撐家用,並且委請鄰居照顧三歲小孩的單身母親,傾向和他人維持良好關係,因為或許未來需要對方的協助。肯特納說:「因為他們需要依靠別人。」而相反地,富裕者如有照顧三歲小孩的需要,可以花錢雇用人力(不論是找打工學生到家中,或是送至托兒所)。肯特納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富人會目中無人(包括忽略他人之需求和苦痛)的理由。
當我向達賴喇嘛描述這些研究結果時,他又提及另一個更複雜的情況:某些信仰的追隨者相信,在高位者可以決定他們的命運。在高位者也認為這些困境,是他們自討苦吃,因此沒有必要理會,或伸出援手。
歸因於「命運」或「因果」 使人們完全不顧他人急迫的需求
他還觀察到,無論是利用種姓制度,或是屬於特權階級中的一種觀念,甚至是宿命觀點-認為這就是上帝創造給那些弱勢者的方式,這種種態度都會讓他們的言行毫無慈悲心,成為麻木不仁的理由。他說:「這是宗教有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歸因於「命運」或「因果」則使人們完全不顧他人急迫的需求。達賴喇嘛認為:「這是全然的錯誤。」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行動,而不是僅表達同情心。「你可以重複說一千次的『平等』,『平等』,但實際上又言行不一。」達賴喇嘛說。在一個少有同理心的商業或政治環境中,掌權者不會想到,他們所做出的決定,對弱勢者會有多大的影響。(本文摘自/柔軟的心最有力量/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