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會暈船還會暈陸?原來是這裡作怪

不但會暈船還會暈陸?原來是這裡作怪

2017/10/15(2022/3/15 5:41更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請問醫師:暈船的機制是什麼?問:我的小說背景設定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波士頓。其中一個角色,一名中年婦女必需乘船前往英格蘭。她每次坐船都會嚴重暈船。請問她的醫生會用什麼方法幫她度過這趟旅程呢?

答:當時有很多治療暈船的方法,可是都不太有效。原因之一是當時的人對暈船的機制所知甚微。有個普遍流傳的理論認為,暈船是血液流向大腦的過程不順暢,導致大腦貧血,進而產生噁心、嘔吐和暈眩等動暈症(motion sickness)症狀。

暈船、動暈症、太空動暈都是因為內耳信號混亂

現在我們知道暈船、動暈症和太空動暈(由於失重)是內耳前庭系統(掌管平衡)接收到的信號混亂所致。這個系統精密複雜,其中半規管是定位和運動的主要感應器。前庭系統由3個中空的迴路所組成,每個半規管都和另外2個呈90度角相交,類似實體幾何的XYZ面。

一個半規管由前至後繞一圈,一個由左至右繞一圈,一個由上至下繞一圈。半規管裡充滿了液體,地心引力對該液體作用,讓大腦知道自己是正立、倒立,或者正在繞圈等。

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大腦混亂就會頭暈

在失重的環境下,這些信號因缺少重力而喪失,連帶管內液體也失重,於是無法發出任何信號。然而,大腦需要這些信號才能定向。少了這些信號,眩暈和動暈症的症狀便會出現。在移動的汽車和船隻上,液體受到攪動,大腦接收到紊亂而混淆的信號,於是導致相同的症狀。

《美國醫學會雜誌》於1901年3月16日刊登了一份報告,丹尼爾.R.布洛爾醫生(Dr. Daniel R. Brower)提出以下治療方案:旅行前,應「避免過度疲勞和憂慮」,少量進食,然後藉由全劑量的汞塊(massa hydrargyri),以及在適當時間使用瀉鹽,徹底導瀉。」(他並沒有對「全劑量」和「適當時間」加以解釋。)一旦完成淨腸,他建議將各一茶匙的溴化鉀(Potassium Bromide)和薄荷或薄荷油加入水中,每日飲用3次,直至登船。

上船後,服用10至15格令(grain)一格令約65毫克)的Chloralamid,躺平,直到船行駛至外海且藥物作用消退。(他沒有說明會出現哪些藥物作用。)然後,「到甲板上走動,看看是否會暈船。」若暈船的感覺又出現,必須再次服用Chloralamid。他最後、大概也是最好的建議是「盡可能留在甲板上」。

這可能是治療比疾病更可怕的案例。

但你筆下的女士不用太害怕,暈船的不適通常幾天後就會緩解。不過她一旦上岸,半規管內的液體不再受攪動,可能又會出現「暈陸」(land sickness)的情況。因為半規管才開始習慣不穩定的信號,一切又回歸「正常」,導致系統再次當機。以上,解釋完畢。

(本文摘自/法醫.屍體.解剖室3/麥田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