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現鴻溝?老師成重要橋梁

親子間現鴻溝?老師成重要橋梁

2018/2/11(2022/3/15 9: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吉卜林的書中,大象拉扯繩索,拔掉小木樁,回應深夜裡的呼喚;奔向象群的舞蹈,那是人類從未見過的儀式。然後,這頭人類忠實的朋友又回到木樁堆中。同樣地,遠離族群的孩子站在緊閉的窗後,聽著其他孩子的呼喚。孩子與家庭的關係堅固,但與孩童族群的關係卻也同樣渾然天成。一方面,在找不到平輩或同類的家庭裡,他在孩子群中比較不會格格不入。

在家的孩子不是他自己 而是模仿

這就是為什麼一旦能扯斷繩索,他就奔向遊戲,那等同於孩童族群的儀式與崇拜。所以,他滿載幸福地模仿同類,從他們的動作中察覺自己動作的模樣。在家裡,孩子根本不是他自己,他到處借鏡,模仿完全不是他這個年紀的樣子,於是生出一股煩躁,而人們對此認知不清。在家裡,孩子宛如外人,因為他既感受不到別人給他的情感,也感受不到自己表達出的情感。

人們想加諸於某些孩子身上的「故意使壞」這種說法,想必只是無法扯斷繩索去加入孩童族群所造成的不耐煩。這個族群既是無神論者又是虔誠信徒,遊戲中有教規有祈禱,但沒有任何外在的神明。這個族群就是自己的神,崇拜自己的儀式,其他一律不愛:他們是一群宗教少年。當觀眾的時候,褻瀆者丟人現眼,而若發生在參賽者身上,後果更加嚴重。

孩子在學校自成單位 有自己的法則

虛偽的人欺騙不了有信仰的人。這之中衍生出種種難以理解的情緒活動。我還記得一位行事莽撞的父親,他想跟我們的孩子群玩小錫兵。我清楚地看出他什麼都不懂,他的兒子發起脾氣,推倒了所有東西。大人們永遠不該跟小孩一起玩。在我看來,最聰明遊戲是他們當成一群陌生人,以禮貌與保守的態度相待。當一個孩子常與其他同齡的孩子隔離,他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才玩得高興。

所以學校這樣東西是天然的。孩童族群在那裡自成單位,而學習則又是一項儀式。但是,老師必須扮演陌生人,保持距離;一旦他靠攏接近,想當小孩,就會引起公憤,彷彿祕密社群被一名褻瀆者闖入。孩童族有由自己的神聖法則,只有其族人能受惠。

老師成為父母和孩童間的使節

遊戲同儕之間的強烈關聯直到長大成人後仍維繫著,並讓他與一個二十年沒見的男人能立刻變成一定程度的朋友。孩童族像這樣長大,成為大人族,與他們的兄姊形同陌路,與他們的弟妹形同陌路。

與兄長的對話總有些困難,和父親對話簡直不可能;跟一個與自己不同齡的陌生人對話比較自然,跟一個教寫字或科學或文學的老師對話比較自然,因為老師會感受並維持差異,而不像兄長或父親那樣想接近、了解,卻因為沒成功就立刻惱羞成怒。於是老師成為父母族和孩童族之間的使節與協調者。

(本文摘自/論教育/麥田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