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攝護腺癌新一代雄性素抑制劑續命
慈濟泌尿科陸續引進新技術 打造醫學中心水準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游智欽醫師表示,除了醫療設備外,在腫瘤治療上也持續引進新的技術與藥物,特別是在攝護腺癌上,近年有長足的進步。
男性一過中年,攝護腺問題便漸漸浮現,而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腫大兩者症狀類似不易區分,同樣都有頻尿、夜尿、急尿、尿不乾淨等現象。游智欽醫師指出:「除非已經是晚期,腫瘤大到足以引發血尿、或轉移導致骨頭疼痛等問題,患者才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輕忽。」
攝護腺癌好發年齡於65-75歲之間,但若及早發現、治療,存活率相當高。游智欽醫師說目前攝護腺癌早期治療是以手術、積極監控或電療加荷爾蒙治療為主,對於晚期或轉移的攝護腺癌,則以荷爾蒙治療為第一線治療,失敗或轉移嚴重者,才考慮使用化療,「但攝護腺癌患者年紀皆長,多數都抗拒接受化療,治療易中斷,是問題所在。」
突破治療瓶頸延緩化療 新一代雄性素抑制劑已有健保
游智欽醫師解釋,患者在接受荷爾蒙治療後,部分癌細胞會產生抗藥性而發展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使治療面臨瓶頸;藉由新一代雄性素抑制劑可阻斷雄性受體的傳遞,延緩癌細胞生長,目前新一代口服雄性抑制劑有兩大類,治療效果差異不大,各有其使用上的優缺點,其中一類不需併用類固醇的藥物,可以減少降低類固醇使用的風險,服藥順從性會較高。「從臨床試驗來看,接受不須併用類固醇的新一代雄性素抑制劑三個月後,約八成患者可降低攝護腺指數50%;對於未接受化療的患者,整體存活率中位數更可達三年,且延後接受化療的時間約17個月之久」游醫師分析道。
游醫師提及,有一名83歲的患者,5年前因小便不順接受攝護腺刮除手術,檢驗後發現有癌細胞,接受放射線治療卻未持續回診追蹤;直到去年初因不舒服回診,發現攝護腺指數攀高,以荷爾蒙治療成效不彰,但患者又不願意接受化療而日漸沮喪。
所幸去年健保署已給付新一代雄性素抑制劑,對未接受過化療去勢抗性者已可申請給付,「該名患者申請使用後六個月,攝護腺指數就下降至原本的四分之一,生活品質也大幅改善許多。」游醫師說,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提前使用該藥的好處,建議攝護腺患者可與醫師進一步溝通並評估使用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