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型教養 孩子易成「被動受害者」

控制型教養 孩子易成「被動受害者」

2018/5/4(2022/3/15 5: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是非題」需要「是」與「非」,只有一個答案不能成為「選擇題」,這個道理放在心靈與人生中同樣適用。一個人要能夠發展出「面對選擇,做出決定」的能力,光是找到自己想要的並接受,是不夠的,還需要學會「說不」與「放下」。在親子關係中,如果母親無法「放下」,女兒也就難以「說不」。

依賴會讓我變成妳的附屬品

無法拒絕是一種變相的失去自由,最終的反撲可能是青春期激烈的叛逆,而另一種常見的抗議方式,就是像厭食或暴食這類的飲食困難。身體會攝取食物當成養分,就像心靈需要愛的滋養。

在一個家庭中,每個成員是不是能自由選擇吃與不吃、什麼時候吃、吃些什麼、要吃多少,就好比這個家庭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是彈性且貼切成員本身需求。正是因為在身心對比下,攝取食物與接受愛是如此相似,所以當親子關係中愛的流動被過度控制而僵化,常見的戰場就在餐桌上,但這不會是唯一的衝突點。

身體成為抗議的戰場

母親對雅貞的控制不是只有食物而已。成長過程中,她一直是父母生活的重心,特別是母親,每天媽媽都會關心雅貞大大小小的事情。這樣的關心,並沒有隨著她的年紀增長和能力增加而改變,小時候的教導到了青春期變成了干涉,滋養植物的肥料太多的時候,就會變成淹死植物的毒藥。

在國、高中這個升學壓力極大的階段,母親缺乏界限的關心,讓她比一般青少年考生,多背負了缺乏自由而來的窒息感。最終,她的身體變成對家庭抗議的戰場,用「拒絕妳給的食物」,來表達「不要逼我,我不想成為妳的附屬品」。

習慣扮演「被動的受害者」

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透過家庭互動,逐漸學會用言語說出需求,乃至表達情緒,然後在人際衝突中找到抒發情緒與化解爭執的方式。但如果家庭氛圍不允許犯錯,或將成員間不同的聲音或個人自主意識,當成是對家庭的不忠誠。在這類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得過於害怕犯錯,或惹別人不高興,因此難以主動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們習慣壓抑或忽略自己的負面情緒,像是憤怒或悲傷等,最後累積下來的情緒壓力,就會透過身體症狀表現出來。一個人如果缺乏對自己的探索,不夠了解自己,再加上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在人際互動時,就很容易發生誤解或衝突,讓長大後的人際情境重複著與小時候原生家庭相似的戲碼。

不敢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將情緒壓抑下來,自己處理。在人際關係中,缺乏想要努力溝通的動力,因為她總是習慣扮演「被動的受害者」,所以連帶著影響到那些與她互動的人,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坐上「主動的加害者」的位子,而她自己則不斷在每個故事中重演著被人「逼迫」的角色。

(本文摘自/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寶瓶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