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灰色地帶 植物人曾稱「空心人」
過去無維持呼吸醫療機器 植物人不多
腦部嚴重受創的傷患入院治療後,通常需要觀察數天或是數週,方可確定患者最終的狀況;在這段期間完全沒有人可以斷言患者的未來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因為每個人腦傷的狀況不可能都一模一樣。在這段黃金時機裡,現在醫療人員一般會以一些外力支持患者的生命力。最常見的是「氣切插管」,醫療人員會在患者的脖子上開一個洞,然後把一條柔軟的塑膠管從洞口置入他們的氣管,以幫助患者呼吸。
通常這些有氣切插管的患者也會被接上呼吸器,呼吸器能幫助肺臟吸、吐空氣,確保體內有充足的氧氣流通。在還沒有這些精妙的醫療技術前,醫療人員大多只能束手無策,所幸這些精巧的機器誕生了。的確有些人順利度過險境活了下來;但他們重新開始運轉的部分往往只有身體,不包含大腦;就算他們的大腦尚可運作,功能也不再如以往那樣完整。換句話說,是人類自己創造了灰色地帶,又或者該說,是我們自己大幅提升了人類在意識灰色地帶裡存活的可能性。
古希臘人描述植物人狀態 存活但無法表達、溝通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進入意識灰色地帶,只不過以前的人大概不太有機會在這個奇妙的空間裡生活這麼久。假如史前人類頭部受到重擊,若失去意識的時間不幸長達數分鐘,很可能就會進入「昏迷」狀態。昏迷狀態的人會長期對外界的刺激失去反應、喪失正常的睡眠週期,並且無法自主性的執行任何生理反應。
史前人類一旦陷入昏迷狀態,恐怕就很難再從中甦醒過來。在過去無法額外補給昏迷者營養和水分的情況下,他們的病情更會迅速惡化,走向死亡。即便是今天,要從死神手中搶下昏迷狀態病人的性命,其機率也不算高。僅管如此,根據歷史記載,一九五○年代,人工呼吸器尚未問世之前,確實還是有一些人的生命徘徊於這意識的灰色地帶之間。古希臘人曾提過一種他們稱之為「內出血」的症狀,並如此描述:
「健康者會突然感到疼痛,瞬間喪失語言能力,喉頭宛如被人掐住脖子般發出咯咯的聲響。病發者的嘴巴大開,無法理解任何事情,若旁人叫喚他或撥動他的身體,他就只是不斷地呻吟;他還會無意識的大量排尿,如果此時他沒有發燒,通常七天內就會死亡,但若有發燒,則往往會康復。」看起來就像是我們現在所指的「植物人狀態」。
20世紀初「持續性植物狀態」 延伸至今植物人稱呼
從古希臘時代到二十世紀,我們對這種特殊人體狀態的理解、診斷和治療的方式並沒有太大變化。二十世紀中,醫學界陸續還曾出現過其他疑似表示這個狀態的描述性醫學名詞,例如:醒狀昏迷、不動不語症、沉默靜止症、阿帕立克症候群和重度創傷性失智症。不過,我們並不清楚過去這些名詞所描述的症狀相不相同,因為每一個患者的症狀都不太一樣,其之間的差異性可能相當大。
後來,一九六三年和一九七一年又分別出現了「空心人」和「活死人」這兩個描述此狀態的名詞。直到一九七二年愚人節那天,布萊恩.傑內特和弗雷德.普拉姆在《柳葉刀》發表了一篇極具歷史意義的論文,以持續性植物狀態描述了這樣的人體狀態,之後,這個名詞才迅速成為醫學界普遍描述此一狀態的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