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卻沒病?醫:多數人都是亞健康
健康是面對各方面挑戰時適應的最良好的狀態
再加上現今的環境改變比以往更快速,每天面臨大量的資訊、更多新科技、各種不同的刺激、更細的分工、更緊湊的步調、更多元的壓力、更複雜的關係、更多的飲食選擇等,歐美學者因而針對WHO的「健康」定義做出調整,更強調個人與周遭環境的適應能力:「健康,是面對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的改變與挑戰時,能夠去適應並且自我做出調整。」
不妨和自己對話,誠實問問自己,單純地檢視自己的身心靈感覺和健康狀態,如果以100分為滿分,代表充滿精神活力,與周遭環境和諧運作的完全健康狀態,你會給目前的健康狀態打幾分?
壓力大、睡不好 身體開始不和平共處
有的人已經確診罹患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自體免疫疾病、失智症、癌症等;但有一大部分的人是身體反覆出現某些症狀,如關節痠痛、慢性疲勞、慢性頭痛、消化不良、胃酸症狀、慢性過敏等,他們有可能試著和症狀和平共處而不予理會,有可能一不舒服就吃藥控制症狀,有可能做了健康檢查卻找不出明顯病因或異常,醫師也許告訴他們:「數值都還好,沒什麼大問題,可能是壓力太大、睡眠不好造成的,要注意飲食、多運動。」
如果我們畫一條慢性病光譜,在光譜最左端是最健康的理想狀態,光譜最右端是被診斷罹病的狀態,現今處於左端最理想健康狀態的人不多,處於最右端疾病狀態的人卻愈來愈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正位於光譜中間,也就是「亞健康」的狀態。
檢查都做了卻找不出原因
「醫師,你說得對耶,我老是會有一些不舒服,很困擾,所以才想說去做健康檢查,看能不能找出原因,能做的項目都做了,抽血、驗尿、腸胃鏡、X光、心電圖、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都做了,結果也沒什麼大問題。可是就是有些症狀很困擾,我該怎麼辦?」
這樣的情況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你或周遭親友也許就是其一。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愈來愈多,怎麼辦才好?是往疾病的方向走去?或是重返健康?端看自己能否及早發現問題,並且做出改變。
醫療人員不是健康的關鍵
處於光譜中間的「亞健康」狀態,接下來會往「疾病」的方向走去?還是能夠重返「健康」?問題的答案,照個鏡子就會明白。門診時遇到罹患慢性病的患者,或者處於「亞健康」狀態、希望自己能夠更好、更健康、不要等到生病才被診斷的民眾,我都會花時間好好了解他們的狀況、作息、飲食,與他們溝通討論,讓他們知道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健康和慢性症狀,以及該如何調整生活形態。因為慢性病和「亞健康」狀態的根源,絕大部分來自生活形態,包括了飲食營養、睡眠休息、運動活動、壓力、心理情緒等各方面。
重點是,面對這種因為生活形態造成的疾病,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醫師就能夠立刻變健康,醫療人員頂多從旁協助,給予適當的建議、必要的醫療處置,如果真的想讓自己從此刻開始往健康邁進,或者不要繼續惡化,必須從自己做起,願意改變。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妨想想看,你每次就醫時和醫師討論了多久時間?3分鐘?5分鐘?半小時?事實上,許多人到大醫院就醫的經驗是,光排隊候診就花了3、4個小時,看診時間卻只有短短幾分鐘。
如果以國人平均一年看診15次,每次看診時間20分鐘來計算(實際時間可能更短),那麼一年花在門診的時間頂多300分鐘,也就是5個小時。一年總共有8760個小時(365天×24小時/天),5個小時的看診時間可說是微乎其微,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你在過生活,所以決定健康與否的關鍵人物,當然是你自己,是你每一天的所做、所為、所吃、所動、所休息、所睡眠。面對這些慢性疾病,自己,當然才是真正該肩負起責任的那個人。
(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