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漏症

7歲弟屙出「羊便便」過敏大爆發⋯醫揭「腸漏症」讓身體慢性發炎

7歲弟屙出「羊便便」過敏大爆發⋯醫揭「腸漏症」讓身體慢性發炎#腸漏症

人體腸道除了能消化、吸收食物營養,腸道黏膜更是身體重要的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中。若腸道黏膜受損,就可能形成腸漏症,造成便秘、腹部不適等問題。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想增加黏膜的修復能力,可透過飲食及補充營養品,來改善腸胃環境,如麩醯胺酸、益生質、益生菌等,有效幫助黏膜細胞修復。

我的腸道健康嗎?醫揭「腸」壽檢測2大重點:先看糞便長相正不正常

我的腸道健康嗎?醫揭「腸」壽檢測2大重點:先看糞便長相正不正常#腸漏症

46歲翁女士日前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加上脹氣、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越來越頻繁,暴瘦又腸胃不適的她,非常擔心自己身體出了大問題,來看診後經一系列腸胃功能醫學檢查,才發現主因是腸黏膜受損,讓能吸收養分的表面積銳減,導致身體吸收營養能力大打折,所以體重才會快速下降。

改善過敏、免疫 試試「減敏飲食」

改善過敏、免疫 試試「減敏飲食」#腸漏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減敏飲食是目前大家最為熟知的飲食方法,可以針對過敏、免疫問題,或是腸漏症等問題,提供一定程度的症狀改善。首先,我們會先詢問病人是否知道哪些食物會觸發症狀,也許病患原本已經知道自己對牛奶不耐、喝酒會發疹等,再根據檢測結果,確切了解會引起病人免疫反應的食物來源。一些常見會引起急性過敏的食物,比如:蝦、蟹、草莓;或是牛奶、雞蛋和小麥這些誘發 IgG 引起的延遲性敏感反應,依據醫生對於病患疾病階段的評估,來決定飲食控制的程度,從降低攝取量到嚴格控制三至六個月的禁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建議有不同的「減敏飲食」規劃。1) 儘可能避開所有已知、會觸發 IgE 的急性過敏來源。2) 評估可能缺乏酵素而造成自己不耐受的食物,例如:乳糖不耐受或高組織胺的海鮮不耐受。3) 檢測是否有IgG 觸發的延遲性敏感反應,也就是俗稱的「慢性食物過敏」,台灣常見的來源有牛奶、雞蛋。4) 按照醫師的診斷,以輪替飲食的方式降低攝取量,或是限定期間禁食。醫師評估病患的狀況,如果只是一般輕微問題,考慮到營養均衡,不會太嚴格限制飲食。如果 IgG 觸發的延遲性敏感反應報告結果為輕度或中度,可以用「輪替飲食」的方法,將引起免疫反應的食物,每三天一間隔食用。主要目標是降低攝取的頻率,減輕消化的負擔,訓練身體對食物的耐受性。輪替飲食範例(四天):如果報告檢測出對雞蛋、牛奶、起司、鰻魚、杏仁、海帶有延遲性敏感反應,為觸發 IgG 免疫反應的食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奶類                     牛奶、巧達起司        羊奶雞蛋        蛋白、蛋黃肉類        雞肉           牛肉、羊肉   鴨、鵝          豬肉魚類        鱈魚           鮭魚、鱒魚   鰻魚        鮪魚、鰹魚澱粉        小麥、大麥     稻米、小米   燕麥、黑麥  玉米豆莢類    綠豆、四季豆         豌豆、花豆堅果        核桃           葵花子     杏仁        腰果、開心果蔬菜        韭菜、空心菜 花椰菜、油菜  A 菜、胡蘿蔔    彩椒、茄子、菠菜菇類        蘑菇、香菇          木耳        海帶水果        柑橘類       木瓜      芭樂     鳳梨減敏飲食相當簡單,也比較好執行。曾有一位 30 歲女性,在門診主訴體重逐年增加,生理期不規則、經前症候群嚴重,有非典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連帶著總膽固醇指數也開始異常上升,病人甚至開始擔心會有不孕的問題。當我幫她做慢性食物過敏的檢測時,報告測出對非常多食物都有延遲性敏感反應。根據臨床經驗,列出了需要控制的食物項目,並以她的飲食和烹飪習慣作為參考,提供了幾種簡單的食物。結果在短短十天的飲食控制下,審視飲食紀錄和飲食控制前後的症狀,發現將近一半的症狀都已獲得改善,頭痛、肌肉痠痛、肌肉僵硬、眼睛發癢的問題,通通都消失了。根據檢測結果列出的禁食清單:牛奶、雞蛋、小麥(勾芡、裹粉)馬鈴薯、玉米、黃豆及黃豆製品、薏仁、花豆、葵花子、核桃生薑、筍、海鮮類(九孔、蛤、魷魚、牡蠣)。減敏飲食示範菜單餐次        食物名稱        份量         重量 (g)早餐        白飯          1/2 碗      50          海帶          1         15          青江菜      1 盤         310          味噌          1 大匙     18          白芝麻油        1 大匙     5早點        杏仁粉      1         7午餐        白飯          3/4    150    豬大里肌        1 掌心大 70          空心菜      1 盤         155          甘藷葉      1 盤         125          大豆油      1 大匙     5          白芝麻油        1 大匙     5

不舒服卻沒病?醫:多數人都是亞健康

不舒服卻沒病?醫:多數人都是亞健康#腸漏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於1948年提出的「健康」定義如下:「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都處於完全健康的狀態,不只是單純的不生病。」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環境變化、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巨變,現代人的疾病形態變成以非傳染性的慢性疾病為主,這和生活形態脫離不了關係,也與1940年代以急性病為主的情形大不相同。健康是面對各方面挑戰時適應的最良好的狀態再加上現今的環境改變比以往更快速,每天面臨大量的資訊、更多新科技、各種不同的刺激、更細的分工、更緊湊的步調、更多元的壓力、更複雜的關係、更多的飲食選擇等,歐美學者因而針對WHO的「健康」定義做出調整,更強調個人與周遭環境的適應能力:「健康,是面對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的改變與挑戰時,能夠去適應並且自我做出調整。」 不妨和自己對話,誠實問問自己,單純地檢視自己的身心靈感覺和健康狀態,如果以100分為滿分,代表充滿精神活力,與周遭環境和諧運作的完全健康狀態,你會給目前的健康狀態打幾分?壓力大、睡不好 身體開始不和平共處有的人已經確診罹患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自體免疫疾病、失智症、癌症等;但有一大部分的人是身體反覆出現某些症狀,如關節痠痛、慢性疲勞、慢性頭痛、消化不良、胃酸症狀、慢性過敏等,他們有可能試著和症狀和平共處而不予理會,有可能一不舒服就吃藥控制症狀,有可能做了健康檢查卻找不出明顯病因或異常,醫師也許告訴他們:「數值都還好,沒什麼大問題,可能是壓力太大、睡眠不好造成的,要注意飲食、多運動。」 如果我們畫一條慢性病光譜,在光譜最左端是最健康的理想狀態,光譜最右端是被診斷罹病的狀態,現今處於左端最理想健康狀態的人不多,處於最右端疾病狀態的人卻愈來愈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正位於光譜中間,也就是「亞健康」的狀態。檢查都做了卻找不出原因「醫師,你說得對耶,我老是會有一些不舒服,很困擾,所以才想說去做健康檢查,看能不能找出原因,能做的項目都做了,抽血、驗尿、腸胃鏡、X光、心電圖、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都做了,結果也沒什麼大問題。可是就是有些症狀很困擾,我該怎麼辦?」 這樣的情況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你或周遭親友也許就是其一。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愈來愈多,怎麼辦才好?是往疾病的方向走去?或是重返健康?端看自己能否及早發現問題,並且做出改變。 醫療人員不是健康的關鍵處於光譜中間的「亞健康」狀態,接下來會往「疾病」的方向走去?還是能夠重返「健康」?問題的答案,照個鏡子就會明白。門診時遇到罹患慢性病的患者,或者處於「亞健康」狀態、希望自己能夠更好、更健康、不要等到生病才被診斷的民眾,我都會花時間好好了解他們的狀況、作息、飲食,與他們溝通討論,讓他們知道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健康和慢性症狀,以及該如何調整生活形態。因為慢性病和「亞健康」狀態的根源,絕大部分來自生活形態,包括了飲食營養、睡眠休息、運動活動、壓力、心理情緒等各方面。 重點是,面對這種因為生活形態造成的疾病,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醫師就能夠立刻變健康,醫療人員頂多從旁協助,給予適當的建議、必要的醫療處置,如果真的想讓自己從此刻開始往健康邁進,或者不要繼續惡化,必須從自己做起,願意改變。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妨想想看,你每次就醫時和醫師討論了多久時間?3分鐘?5分鐘?半小時?事實上,許多人到大醫院就醫的經驗是,光排隊候診就花了3、4個小時,看診時間卻只有短短幾分鐘。如果以國人平均一年看診15次,每次看診時間20分鐘來計算(實際時間可能更短),那麼一年花在門診的時間頂多300分鐘,也就是5個小時。一年總共有8760個小時(365天×24小時/天),5個小時的看診時間可說是微乎其微,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你在過生活,所以決定健康與否的關鍵人物,當然是你自己,是你每一天的所做、所為、所吃、所動、所休息、所睡眠。面對這些慢性疾病,自己,當然才是真正該肩負起責任的那個人。 (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全身病痛何來?原來是腸道出問題

全身病痛何來?原來是腸道出問題#腸漏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句話說「萬病歸脾土,醫病先醫腸」。所謂的腸漏症,就是腸道菌相失衡,造成腸道毒素流竄全身,引起許多的病痛。腸道不健康 全身系統都受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健康的腸道黏膜可吸收毒素,再由肝臟進一步解毒;當腸道的益生菌消失,毒素就會跑到全身各處,包括氨、硫化氫、引哚、靛甘、屍毒、腐肉素、神經鹼,連帶產生許多不適的症狀,例如腹痛、便秘、腹瀉,也會造成精神不濟,甚至影響神經及免疫系統,導致全身痠痛、失眠。觀察糞便外觀 香蕉狀才正常王輝明副部長觀察發現,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過量攝取動物性食物,造成腸道壞菌比好菌還多,藉由糞便的外觀型態即可辨別;若是糞便呈現硬塊、表面凹凸、有裂痕,或是糊狀、水狀,代表腸道菌相失衡,建議補充益生菌、益生質與益生源,直到糞便變成表面光滑的香蕉狀。王輝明副部長強調,身體健康的關鍵在於腸道保健,日常飲食中應該減少肉食、多吃蔬菜水果,腸道健康了,身體自然也健康。 

身體防火牆被破壞 你也「腸漏」了嗎

身體防火牆被破壞 你也「腸漏」了嗎#腸漏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腸道的黏膜是由一層薄薄的黏膜細胞所構成,黏膜細胞會分泌黏液到黏膜表面。黏膜細胞底下是黏膜固有層,再往下則是黏膜下組織與肌肉層等。黏膜細胞如同身體的防火牆黏膜細胞雖然只是一層薄薄的單細胞構成,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如身體裡一道重要的防火牆,細胞彼此之間靠著「緊密連結」連結在一起。這層黏膜細胞不但會分泌腸道黏液,同時也會接觸到腸道管腔中的所有物質,包括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水分、微生物、毒物、藥物,不管是對健康有益或有害,都會和這層薄薄的黏膜細胞直接接觸。因此,黏膜細胞一方面必須能夠吸收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水分、電解質;另一方面又得確保將毒物、有害微生物、過敏原、無法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阻擋在外,以免進入人體,引發不當的免疫和發炎反應,危害健康。腸道會透過其他組織器官調整內在環境大多數人都有使用電腦的經驗,我們深怕電腦中毒,導致資料毀損,使得電腦當機無法運作,或者遲鈍緩慢、效率大減,所以幾乎都會安裝防毒軟體,啟動防火牆,以阻擋電腦病毒的入侵,但是當我們需要下載正常的資料檔案時,防火牆又會允許下載。腸道黏膜細胞這層薄薄的屏障就像我們身體裡的防火牆,一方面允許需要的營養素通過,一方面阻擋有害物質。要是防火牆的功能受到破壞,自然會影響健康。 腸道會透過免疫、神經、內分泌系統,與其他組織器官如胃、肝臟、膽囊、胰臟、中樞神經等相互溝通,如此複雜的生理機制24小時全年無休進行,並隨著外在環境(也就是腸道管腔裡的食物、微生物和毒物)而不斷調整。細胞間功能異常、縫隙變大就是腸漏症 正常健康的情況下,薄薄的黏膜細胞彼此間靠著緊密連結,緊緊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道防火牆,黏膜細胞負責吸收我們需要的營養,同時也阻擋有害物質的入侵。然而,一旦緊密連結這道關卡鬆脫了,防火牆屏障就會出現問題,導致功能異常,有如牆壁上原本緊緊堆疊的磚頭間產生了縫隙,髒東西、壞東西就容易入侵。緊密連結的破壞或功能異常,造成細胞間的縫隙變大,腸道通透性因而增加,這就是所謂的「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 細胞本身必須動態調節以應付各種狀況 由於緊密連結鬆脫了,造成細胞之間產生縫隙,讓許多有害物質可以漏進人體內,一路進到黏膜細胞底下的黏膜固有層。黏膜固有層內有免疫細胞,一旦和這些外來的有害物質接觸,便會針對這些入侵者啟動一系列的免疫反應。 可以想像,緊密連結這道開關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也非常複雜,實際上,隨著外在環境不斷變動,攝取的食物、藥物、微生物、毒素等不同,緊密連結也必須隨時不斷做出適當的動態調節與反應,以應付各種狀況,什麼時候該吸收、什麼時候又該阻擋,都經過精密的調控。好比籃球場上的兩支隊伍,該如何防守?如何進攻?何時區域防守?何時全場緊迫盯人?都要隨時根據對手的戰術、當下比分、所剩時間、選手的狀況而做出不同的調整,並不是一招打天下。(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腸漏症的關鍵 腸道裡也有塵蟎!

腸漏症的關鍵 腸道裡也有塵蟎!#腸漏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塵蟎,大概是許多人一提到過敏時,第一個想到的過敏原。根據報告,塵蟎確實是臺灣最重要的急性過敏原,會引發各種上呼吸道症狀,例如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的話甚至會誘發氣喘,導致呼吸困難。據統計,有高達80%的氣喘患者對塵蟎過敏,至於其他過敏疾病如結膜炎、皮膚溼疹、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也都可能因為接觸塵蟎而被誘發。塵蟎的分泌物、蟲卵都可能引發過敏塵蟎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溫度約20到30ºC,溼度約60%到80%的環境,最適合塵蟎生長,而臺灣的氣候正好是塵蟎所愛,所以塵蟎可說是無所不在。塵蟎體積小,重量輕,可能飄散於空氣之中,牠的分泌物、蟲卵、屍體碎片、排泄物都可能會引起過敏,難怪是引發許多人急性過敏症狀的兇手。但是,你以為塵蟎只是這樣嗎?只會影響呼吸道?頂多讓你難過半天、擤擤鼻涕、打打噴嚏、吃吃藥就沒事了?那你就太小看塵蟎了!根據2016年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腸胃學》(Gut)的研究報告,塵蟎並非只在我們的呼吸道被發現,也不只影響我們的呼吸系統。研究證實,在我們的腸胃道裡,也發現了塵蟎過敏原的存在!更糟糕的是,牠並不是相安無事地從糞便中被排出來,而是會破壞腸道黏膜細胞的緊密連結,造成腸道通透性的增加,形成腸漏,還會引起發炎反應。過敏症狀的人塵蟎可能是共同元兇我們周遭的環境到處都有塵蟎,正因為它無所不在,又散布於空氣中,我們可能不經意就吃進肚子裡,或者吃到被塵蟎過敏原附著汙染的食物。從研究看來,塵蟎的過敏原能夠通過腸胃道消化液的重重考驗,在我們的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甚至直腸都發現得到牠的蹤跡!學者還認為,這項發現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許多有過敏症狀的人,罹患發炎性腸道症或腸躁症的風險相對來說比較高,因為塵蟎極可能就是共同元兇。而無所不在的塵蟎,可能也是造成氣喘及發炎性腸道症盛行率不斷升高的原因之一。既然塵蟎不只影響呼吸道、誘發氣喘和鼻炎,還可能影響腸胃道,造成腸漏,而腸漏又會增加體內發炎,罹患慢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影響健康甚鉅,那到底該怎樣避開塵蟎呢?定期清洗、曝曬寢具、衣物和家具有助防治過敏既然塵蟎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我們反其道而行就是了。例如將室內溼度控制在50%以下,讓塵蟎無法生存;或是利用高溫的熱水清洗,60ºC的熱水大約30秒即可殺死塵蟎;或是定期清掃室內,避免人體的皮屑、室內昆蟲的排泄物或屍體、發霉的食物等,成為塵蟎的食物來源。夏天的溫熱潮溼可謂塵蟎的最愛,最好定期清洗、曝曬寢具、衣物和家具。若有飼養寵物也要格外注意,貓狗的皮屑同樣是塵蟎的食物來源,定期清洗打掃更顯重要。以上各項措施,都有助於防治塵蟎,避免誘發過敏及發炎疾病。(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腸漏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17年4月,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登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空氣中PM2.5的汙染,在2015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的各項致病危險因子中高居第5位,估計約造成全球共420萬人死亡,而其中近6成(約250萬人)在南亞與東亞135。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空氣汙染是近來的熱門議題,愈來愈多民眾重視空汙,許多人的手機裡都會下載空氣品質通報 App,隨時掌握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PM2.5程度、霾害嚴重度、空氣汙染指標等,也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紫爆或紅爆,空氣品質極差。要是空氣品質下降,App還會提醒外出時應特別注意,呼吸道敏感者甚至應該避免外出。 直觀來想,當我們吸入遭受汙染的空氣時,會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導致咳嗽、氣管分泌物、誘發過敏氣喘、影響肺功能等,長久下來將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但如果你以為空氣汙染只會影響呼吸道、鼻子、眼睛,那可是大錯特錯!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 恐誘發「心病」許多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除了呼吸道之外,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硬化、心臟衰竭、中風、胰島素阻抗性、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著名的美國心臟醫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曾經發表聲明,表示空氣中的懸浮顆粒(particular matter,PM)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數小時到數星期,可能就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引發死亡,長期暴露更是會減少餘命。 另一份《刺絡針》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歐洲長期追蹤空氣汙染影響的22個世代研究計畫(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ESCAPE),結果發現,即使PM2.5濃度在歐洲允許的濃度範圍內,但在長期暴露之下,依舊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更難想像的是,空氣汙染還會影響腸道的健康。「什麼?怎麼可能?空氣跟腸子?應該八竿子打不著吧?」慢性發炎會影響腸道健康空氣汙染當中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除了被我們吸入呼吸道,也可能被我們吃進去,因為它們可能會汙染我們平常吃的食物與水源。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進入腸胃道,就會改變腸道菌叢的組成,腸道菌也會利用這些化學物質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造成腸道發炎。 懸浮顆粒在腸道會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引起發炎、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影響緊密連結的結構,導致腸道屏蔽的受損,增加腸道通透性而形成腸漏。一旦造成腸漏,就更容易讓腸道菌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我們體內的循環,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身體的慢性發炎又進一步影響腸道健康,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發炎與現代許多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我們更應該盡量減少可能的發炎來源。空汙與腸躁症、腸道感染病有關研究報告指出,以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例,在過去20多年裡,發生率不斷提高。空氣汙染不只跟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也跟腸燥症、腸道感染疾病、腹痛有關,影響腸道健康甚鉅。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空氣汙染的程度與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有顯著的相關性。 新的研究還發現,居住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的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明顯偏低,因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與汙染物,會阻擋陽光裡紫外線UVB照射到地表的量,當人體接受UVB照射的量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再加上人們因為空氣汙染會減少戶外活動,暴露在陽光中的機會也就更少了,種種原因相加,終將導致體內維生素D的不足。然而,維生素D對健康極為重要,除了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也跟體內其他各種生理反應有關,更是維持腸道屏蔽完整、避免腸漏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