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父母的FAQ
在兒青科門診常常可以見到許多徬徨無助的父母以及一張張無辜的小小臉孔,而這些小小臉孔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俗稱「過動兒」的小孩,而這其中主要都是由學校或安親班老師介紹過來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知道他們的子女出了甚麼問題,但學校聯絡簿總是寫滿老師的關心文字,這群似乎難以管教的、停不下來的「跳跳虎」們,好不容易被帶到了醫院,而父母聽過了醫師的解釋之後,感覺上更加困惑了......
FAQ 1. 過動症是因為遺傳的關係嗎?
如果父母是此症患者,孩子就比較有可能也是過動兒。事實上,只要家族中有任何人是此症患者,都會增加孩子是過動兒的機率,顯示過動症和遺傳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
FAQ 2. 腦波圖生理回饋有療效嗎?
截至目前並沒有大型的研究證實它的療效,況且它的治療費用遠高於藥物治療或其他臨床心理師諮詢的費用。
FAQ 3. 怎麼樣才算過動兒?
當然,此症的診斷不是只靠父母或老師填寫幾個活動量評估量表而已,還必須包括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和父母及孩子的臨床晤談以及醫師對孩子的觀察,需要時加做智力和其它神經心理測驗作為佐證,最好父母在帶小孩尋求專業的診斷前先準備好有關孩子的生產及發展紀錄(內附疫苗接種卡的兒童健康手冊中有記載,能帶給醫師參考很有幫助)、有無任何嚴重的疾病或外傷、以及學校老師對於孩子學校表現的問題之看法等等資料,如果可能的話也最好父母雙方都出席。
FAQ 4. 該給孩子用藥嗎?可以只做心理治療嗎?
在所有療法中,最有效的還是藥物的佐助性治療,然而,許多過動兒同時還有其他心理或學習障礙或反抗行為的問題,這些都不是藥物可以完全解決的。大部分過動兒需要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因此,若是藥物治療能結合完整的心理治療,不但有額外的的效果,而且藥物的劑量也可能降低。單純的心理治療有其效果,但配合藥物輔助治療更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FAQ 5. 如果讓過動兒的孩子多唸一年幼稚園會不會好一點?
因為過動症的兒童學業成績多少會受到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而有影響,因此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如果讓小孩晚一年入學會好一些,但事實上恐怕不是這樣。許多研究發現,延遲入學一年對過動兒沒有顯著的好處,除非孩子合併有某些發展遲緩的現象。
FAQ 6. 該怎麼跟學校老師溝通過動症子女的問題?
找時間當面和老師晤談是必要的,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對小孩子的重視,並非只是擔心自己的小孩惹麻煩而已,順便了解學校老師甚至是其他同學對於有過動問題孩子的看法以及態度,甚至可以客觀地把你所知道的跟老師分享,相信這對過動症子女來說絕對是利多於弊。
FAQ 7. 治療過動症的藥物是否會影響孩童的發育?
最新的研究顯示,孩童最終的身高不會受到藥物的影響,而體重受到藥物的影響也很有限,不過這要考量孩子對藥物反應的個別差異,並提醒醫師注意你孩子體重的變化是否對健康有影響。因此「藥物假期」(只有在上學的日子才服藥,週末假日及寒暑假則停藥)並非對每個個案來說都是必要的。
FAQ 8. 即使藥物治療真的有效,我的小孩一定得用藥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是每一個診斷為過動症的兒童就一定要服藥,通常四歲以下的兒童是不建議用藥的,而且還要考量到不同亞型的過動症對於藥物治療的反應及藥物對孩童的副作用、和孩童是否還有其他的精神病症等等許多因素。通常,家長可以先試試其他介入的方法,比如父母養育過動兒的技巧訓練,除非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而家長又無法參加類似的訓練。
FAQ 9. 過動症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各種藥物的副作用簡單來說可以分為較常發生以及不常發生或極少發生等情形,而副作用的產生以及嚴重程度通常和劑量有關,以過動症藥物最常見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來說,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頭痛、胃痛、失眠、輕微的血壓上升等現象,有少數甚至可能出現類抽搐症情形,但大多數停藥或調整藥物劑量後就消失了,為免造成照顧的疑慮及擔心,開始藥物治療前請務必與醫師做詳細的討論,並定期帶小孩回門診追蹤,當然,若您的孩子曾經有藥物過敏史也請務必提出。
(凱旋醫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林正岳醫師、許恆嘉醫師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