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眠促安全感?當心窒息風險
共眠很有道理─寶寶有安全感,母親更換尿布或餵奶也不必大費周章(大多數共眠法的倡導者也是哺餵母乳的支持者)。許多國家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前都睡在父母的臥室裡,例如日本、伊拉克和印度。所以,有何不可?
親子共眠法(Co-Sleeping)
技術上來說,共眠法是執行親子同室,通常很靠近彼此,常見的狀況是附加一個邊床─就像一張嬰兒床,但是可以拆掉單邊,讓母親拉到床鋪旁邊,方便半夜餵奶。問題是,大多數人談論共眠法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是在討論「共床」。在美國,共床的支持者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且嚴重的細節:父母睡的大床。在這些普遍共床、而嬰兒猝死症比例低的國家,人們睡在薄而堅硬的床墊上、甚至是地板上,蓋著薄毯與扁枕。
然而,西方國家的人們睡著蓬鬆的枕頭、巨大柔軟的厚棉床墊、床墊幾乎像棉花層如雲朵輕軟,再配上多條床單與毯子。因此,比起獨自睡在嬰兒床的寶寶,與母親共床的寶寶死亡率高出五倍─無論是死於嬰兒猝死症、窒息或過熱。就算家中換了比較堅硬的床墊,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因為問題不僅是床墊,還有我們生活方式,也完全都不一樣。
共床根本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而且研究清楚指明:不值得冒這個風險。一份匯總五項研究成果的報告,涵蓋英國將近一千五百名嬰兒猝死症個案,結論指出:如果不與雙親共床,有八成八的嬰兒原本不會死亡。美國研究人員調查八年內超過八千個不明原因的嬰兒死亡個案,在《兒科期刊》(Pediatrics)上發表,未滿四個月大的寶寶有七成四的死因,也是起因於共床。
除了少數例外,多數共床家庭的結局都不好。人們會不擇手段獲取需要的睡眠─如果寶寶半夜醒來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母親必須回到工作崗位、恢復職業世界的節奏與步調),她會將寶寶抱上床。短暫時間之內,共床通常會奏效,大家都睡得比先前好。但是─不論是誰發明了「像寶寶般安睡」這句詞彙來描述一個人睡得很好、安靜與平靜,他絕對沒有與寶寶一起共眠過。
寶寶會扭動;他們會踢腿;睡眠中,他們會嗚咽與哭泣。隨著他們長大,四肢會更長,踢人更痛,手肘、膝蓋攻擊更痛。孩子睡得很好;家長則不然。但是,當然幾天後就養成習慣了。孩子喜歡這個新的安排,任何讓他回到嬰兒床上睡覺的企圖,都很可能會遭遇到猛烈而響亮、不願入睡的抗議。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家長容易讓孩子留在大床上,決心暫時忍耐度過這段時期,等寶寶狀況好些再來處理─而,對多數家庭而言,「暫時」的結果就是永無休止。
當然,有些母親熱愛共床,特別是哺餵超過好幾個月的母親。她們享受與寶寶的親密時光;任何一位超過一、兩天沒能連續睡上三個小時的人都能證實,任何睡眠(就算是稍微被干擾的睡眠)也比沒睡覺好。但是,我數不清在診間遇過多少人,他們多年來與孩子共床,懇求我鼓勵他們的妻子或伴侶,讓孩子睡在兒童床上。
長時間的共眠(不管何種形式),就算沒有破壞他們的睡眠,也可能對伴侶的親密感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而這些對夫妻關係的影響更負面而長遠,比幾夜難熬的睡眠訓練更棘手多了。哭泣式睡眠法可能揪心、內疚;共床則有風險、有破壞性。然而,我執業多年來與新手家長分享緩和的睡眠訓練法,卻能在幾週內讓全家睡得安全舒適。
(本文摘自/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來自跨國教養經驗的黃金指南,讓你更快樂、更自信,享受照料新生兒的喜悅,卻不失去理智與自我!/大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