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花咬傷頭 呼吸阻塞急打血清脫險

龜殼花咬傷頭 呼吸阻塞急打血清脫險

2018/8/29(2022/3/15 6:2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5的張先生住在山區,半夜如廁開門時被天花板掉落的龜殼花咬傷頭部,雖立即施打2劑抗出血性蛇毒血清,因持續臉部及頭皮腫脹,轉院急診繼續施打血清後住院治療。臉部持續腫脹且進展到頸部,被咬傷18小時間,共施打十劑血清,因蛇毒作用,造成病人口咽部組織腫脹,上呼吸道阻塞。緊急插管急救,入住加護病房。住院第3天後腫脹開始消退順利拔管,住院後第5天治癒出院。

出血性毒蛇咬傷頭頸部 組織腫脹致上呼吸道阻塞

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醫師陳燕嘉表示,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全台每年約1千1百例毒蛇咬傷事件,其中毒蛇咬傷的部位絕大多數都發生在上肢與下肢,佔99%以上。回顧國外相關報告,美國出血性毒蛇咬到頭頸部的案例小於2%,而巴西的比例更小於0.5%。蛇咬傷頭頸部而導致上呼吸道阻塞的案例,全世界亦非常罕見。

在台灣神經性毒蛇(如雨傘節)咬傷病人常常會發生急性呼吸衰竭,主要原因是神經性蛇毒會造成病人呼吸肌麻痺,這與出血性毒蛇(如龜殼花)咬傷頭頸部,組織腫脹導致上呼吸道阻塞的機轉不同。

龜殼花咬傷依照中毒嚴重程度 需要不同劑量血清治療

龜殼花是北部地區常見的出血性毒蛇,咬傷症狀以疼痛、腫脹、瘀青、出血、水泡、組織壞死等為主。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毒物諮詢中心建議,龜殼花咬傷依照中毒嚴重程度,需要1至4劑血清治療,頭頸部被咬傷的病人可能需要更高劑量的血清治療,快速中和蛇毒,減少組織腫脹,避免上呼吸道阻塞。除給予病人高劑量的血清治療,入住加護病房密切觀察與早期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插管治療)也是治癒重要關鍵。

台灣目前有4種抗蛇毒血清 辨認蛇種成關鍵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形多高山,森林茂密,氣候溫暖潮濕,人類生活環境與諸多毒蛇類棲息地相重疊,從事野外活動甚至居家附近常常會遭遇毒蛇侵襲,每年3至11月是毒蛇活動頻繁季節。

毒蛇咬傷的主要治療是給予正確且適當的抗蛇毒血清。台灣目前有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抗百步蛇毒血清、抗鎖鏈蛇毒血清等4種抗蛇毒血清,除了急診醫師依據臨床症狀判斷咬傷蛇種外,民眾如能正確辨認蛇種或拍照或將蛇體帶至醫院,均有助急診醫師給予正確抗蛇毒血清治療。

施打血清治療時 也應注意呼吸暢通

陳燕嘉醫師建議,民眾被毒蛇咬傷後應迅速就醫,當病人被出血性毒蛇咬傷在頭頸部時,很有可能因為蛇毒作用引起局部組織腫脹,造成呼吸道阻塞導致急性呼吸衰竭。急診醫師除了給予病人正確抗蛇毒血清治療外,還要密切注意病人呼吸道是否保持暢通,必要時需緊急插管急救,才能搶救病人生命。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