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照護眉角多事先預防少遺憾
為了瞭解早產寶寶出院後的健康狀況及生活適應情形,亞東紀念醫院特於今年母親節前,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50對早產兒父母帶著寶貝齊聚一堂,分享小小巴掌仙子的成長奇蹟,共度一個溫馨的母親節。
預防早產比治療重要 母體體內待足能降低合併症機率
梁翔醫師指出,早產兒依據出生體重分為「低體重」,即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以及「極低體重」,即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由於各器官尚未成熟,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比一般足月兒更容易出現發展遲緩的問題。如何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定期追蹤生長發育情形,適時給予介入是醫療團隊跟早產兒家庭共同關心及努力的目標。推薦家有早產兒的父母們可多加詳閱國民健康署e化平台刊載的「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其內容涵蓋早產兒照護相關知識及技能,能幫助父母照護每位巴掌仙子平安長大。
梁醫師進一步說明,造成早產因素眾多,目前已知的相關原因包括:
- 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使用成癮藥物;
- 孕前狀:如懷孕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40歲、未婚懷孕及子宮閉鎖不全等現象;
- 孕期狀:如感染、發燒、多胞胎、子宮有畸型及胎兒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畸型等。
如能提前預防、排除上述情況,便能減少早產機率。胎兒能在母體的時間愈久達到足月,得到合併症的機會愈低。
早產兒照護眉角多 居家環境特重防汙抗染
梁醫師表示,早產兒因為各器官的不成熟,容易有各種問題,常見的合併症包括:
- 急性的:呼吸窘迫症候群、腦室內出血、開放性肺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及敗血症等;
- 慢性的:有慢性肺病、視網膜病變、腦室旁白質軟化症及聽力影響等。
梁翔醫師呼籲,家有早產兒的居家環境應避免空氣污染,建議不要抽菸或燒香。居家照顧上要特別注意預防感染,特別因為早產兒的抵抗力低,照顧者要勤洗手,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如百貨公司、餐廳等,同時早產兒也應定期完成所有預防注射。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任梁昭鉉醫師提醒,部份長大後的早產兒,也許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在生理成長或動作發展方面,應注意他們的身高、體重及頭圍是否配合矯正年齡;此外,早產兒需要更多的營養才能追得上正常嬰兒的生長發育。梁昭鉉醫師呼籲,早產兒併發症的後續門診追蹤檢查,是早產兒成長非常重要的一環,包括:生長發展評估、神經肌肉發育評估、心智發展、視力發展等,都是需要父母和照顧者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療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