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傾聽 陪伴安寧者最後旅程
有些家屬會跟醫療團隊說:「他就是喜歡這樣!」意謂病人以前的習慣就是如此,例如沒什麼事,卻會把它放大,其實對應出來的狀況是,病人的情緒點始終沒有被家屬接納。這個放大點,通常就是他在呼救,彷彿在說:「我在這邊,請你來看我一下,我需要你的關心!」。
病房裡,曾發生特別的狀況,老人家喜歡按紅燈,然後護理師就跑去說:「阿伯,你怎麼了?」阿伯就對她說:「麻煩幫我把那個杯子拿過來!」護理師通常就會很無奈:「你怎麼為了一個杯子,就任意的按紅燈!」可是對老人家來講,他內心渴望有人來看看他,於是利用按紅燈召喚人來稍微探望一下――「你看我一眼,有人跟我說說話就好了,其實我就放心了」的那種心理。
所以對病人來講,他有時候會打電話給家屬,然後說:「沒有啊,沒有什麼事情!」,然後家屬就會回應:「沒什麼事情,你打電話給我幹嘛呢?你知不知道接到你一通電話,我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這番話令老人家好沮喪,於是認為:你是不是不關心我?
有些人會認為「安寧」和「治癒性治療」是一刀兩斷的東西,即使現在已有「安寧共同照護」的概念,還是會等到治療無效或無法控制之後,再來參加安寧共同照護,時間上都有些太晚了。
安寧共同照護是自2005年開始,台灣已有部分醫院有治癒性兼顧安寧緩和治療的機制,至於會採取何種方式,則視各家醫院的實際做法。
當病人還在積極治療的階段,醫生會用照會的方式跟安寧團隊(包括安寧背景的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團體)接軌,讓這個團隊可以接觸病人,此時病人雖然尚未轉進安寧病房,卻已開始慢慢接觸一些安寧的資訊,或是做一些症狀上面的處理或服務。
病人跟家屬或原團隊的醫護人員,會希望在病情末期接近臨終的階段,才會診安寧團隊。但是臨床上發現,安寧團隊越早加入會診,越能協助處理病人醫療溝通或心理層面的問題;當發生症狀處理不來的時候,安寧團隊的醫師可以提供調整藥物的建議,使病人的症狀改善許多。
在這個階段病人與家屬經常面臨的情緒反應有:
「混亂」――面對病情階段性的變化,要承受的資訊過多,一時無法吸收。
「討價還價」――想要透過更積極的治療讓病情恢復上一個階段,但又怕此時的遲疑造成病人更大的受苦。
「無所適從」――認知上了解病情的進展,但無論在照顧方式或心理調適上都顯得無所適從,以致產生極大的焦慮。
「憤怒」及「不甘願」――之前治療的努力與期待似乎都化為烏有,找不到繼續努力的意義。
以上的情緒反應只是此階段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原因其實來自於,對於即將面臨親人離世的預期性悲傷反應。心理照護的介入透過會談、生命回顧等方式,能夠協助病人與家屬逐漸釐清這些複雜情緒背後的期待,同時尋找此階段的希望感,進一步找到面對疾病適應的情緒出口。
如果說醫院本身有安寧團隊之外,還有心理腫瘤學的服務照顧,這可以讓病人與家屬得以提早習慣有心理師、社工師、個案管理師的介入,常常有人關心病人和家人的情感層面,接受必要的協助。如此一來當病人與家屬後續要接軌到安寧階段的時候,銜接上都會比較順利,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有人關心到心理層面,例如對病人生命的照顧需求、生活品質、存在意義及生命尊嚴及等等。
(本文摘自/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博思智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