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 3D齒雕和傳統牙套的差異

不可不知 3D齒雕和傳統牙套的差異

2020/9/24(2022/3/15 3:44更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家常在廣告上看到或聽牙醫師提到「3D齒雕」,究竟什麼是「3D齒雕」,它的適應症又是什麼呢?

「3D齒雕」的英文是CAD-CAM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指的是利用光學取模的方式,把病人的牙齒資訊傳遞到電腦中,再經由數位化方式來完成補綴物設計和製作的方法。它的應用範圍隨著科技的進步愈來愈廣泛,除了可以用在傳統的牙套、牙橋上,近來比較流行的嵌體、冠蓋體,以及植牙的手術導板、隱形矯正使用的透明牙套,甚至是活動假牙也漸漸導入此技術。

傳統的製作方式相較固定式補綴物的精準度已不相上下,後者具備了節省時間、便於檢視分析支台齒製備狀況、節省模型存放空間、易於和病人溝通等優點。但相對的機器的成本也非常高,需經過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生活家牙醫診所 魏緯昕醫師表示「3D齒雕」指的只是一項技術,並不是一種特定的治療方式或修復體,一般民眾比較容易把「3D齒雕」、「嵌體」、「冠蓋體」混淆。

「嵌體」和「冠蓋體」是間接復形物

「嵌體」或「冠蓋體」是一種間接復形物,在將牙齒修磨與取模後,經由技工製作出來,再由牙醫師黏著到目標牙齒上,主要是用來修復缺損較大的牙齒,當沒有覆蓋牙齒的咬頭時稱為「嵌體」,而覆蓋了一個以上的咬頭時就稱為「冠蓋體」。

牙齒大範圍蛀牙缺損,「嵌體」或「冠蓋體」可提供耐久保護

牙齒因蛀牙或外傷造成齒質結構缺損時,如果範圍較小,可以用樹脂直接填補。當範圍逐漸增加時,樹脂的強度可能不夠支持剩餘不多的齒質,再加上樹脂因本身材料的特性,會隨時間老化而變得較脆弱,這時候容易出現牙齒斷裂或是樹脂填補物斷裂的狀況。此外,牙齒的大範圍缺損也會讓樹脂直接填補的難度大幅增加,病人會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成果通常也不易達到理想的型態,容易造成再次蛀牙或填補物掉落的機會。

對於這類大範圍缺損的不利條件,「嵌體」或「冠蓋體」提供了不錯的解決方法,因為使用的材料如金合金或陶瓷都有比樹脂更高的強度和材料穩定性,在經適當的設計後,通常可以提供牙齒更耐久的保護,較易達到理想的形態。

「冠蓋體」可減少修磨,保留較多原生齒質

一般牙醫師對於根管治療後的後牙,會建議做全覆蓋式的補綴物將其保護起來,避免咬裂。傳統作法會將牙齒磨小一圈,再做一個牙套把它套起來。但是這樣的作法會磨去非常大量的齒質,如果病人套上牙套後沒有好好的清潔維護,多年後出現二次蛀牙,通常這顆牙齒就只能拔掉了。

魏緯昕醫師指出,製作「冠蓋體」的最大的好處是,可經由合理的設計,在將咬合面覆蓋起來的同時,也盡可能減少齒質的修磨,針對缺損的部分,像拼積木一樣把缺的地方拼上去。因為保留下來的齒質很多,就算之後這顆牙齒再度出現蛀牙或其他原因造成缺損,再次接受治療而保存下來的機會相較傳統牙套也會高很多。

基於上述原因,魏醫師告知,對於缺損較大的牙齒和根管治療後的後牙,在條件許可時,會比較建議優先考量以「嵌體」或「冠蓋體」的方式來進行重建。儘管治療過程可能會較費工、對醫師技術要求較高、收費也可能相對較高,但是有機會換來牙齒更長的使用年限,還是相當划算的。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