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練習擺脫「大象鼻」 重享食物真滋味
患者排斥鼻胃管灌食「寧可餓死」
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暨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表示,因為吞嚥困難而需鼻胃管協助進食的患者不在少數。長期使用糊狀食物透過鼻胃管直接灌進胃中,患者除了無法享有食物的滋味之外,外觀如象鼻的管路也讓患者難以釋懷。若置放鼻胃管的時間太長,鼻腔容易受到損害,也可能伴隨咽喉部潰瘍、口腔功能廢退、胃食道逆流或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有許多患者甚至表明寧可餓死也不要透過鼻胃管被灌食。
林先生因中風導致吞嚥功能異常,灌食讓他備感失去尊嚴。因此吞嚥機能重建中心團隊為他安排一系列的吞嚥復健治療與咽喉電刺激訓練。透過喉嚨外部的貼片傳導電力至喉部,刺激吞嚥時喉頭上提,以訓練主責吞嚥的相關肌肉恢復機能,終於讓林先生的吞嚥功能慢慢恢復。上個月他順利拔除鼻胃管,除了偶爾喝水不專心還會嗆到之外,飲食已恢復正常,不僅減輕痛苦,也免除了家屬後續飲食照顧上的不便。
有吞嚥困難的族群除了年長者,尚包含腦傷、中風、腦瘤、腦外傷、神經退化性疾病、頭頸癌、口腔癌、舌癌、喉癌、鼻咽癌、老化及其他如ALS、巴金森氏症等患者。近年來,國際間逐漸重視吞嚥困難患者的照護品質,目前台灣鼻胃管的拔除率仍遠低於歐美與日本,鼻胃管高置放率引發各界關注。
訓練2周見成效 降低患者厭世感
有鑑於此,羅東博愛醫院為提升吞嚥困難患者的照護品質,成立台灣第一個吞嚥訓練病房,將行之有年的吞嚥治療建立標準化流程,讓跨領域團隊合作協助照顧吞嚥困難患者,協助重享食物的真滋味,也同時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葉書銘呼籲,家中若長者有經常嗆咳的困擾或因鼻胃管厭世的患者,千萬不要輕忽,建議可至復健醫學科或吞嚥機能重建中心尋求治療與復健。依患者的狀況不同,吞嚥訓練短至2周,長僅一個多月可收到相當程度的效果,對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與降低厭世感大有助益,更有利於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