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染疫未回診,「骨髓纖維化」擅自停藥恐成急性血癌

憂染疫未回診,「骨髓纖維化」擅自停藥恐成急性血癌

2021/8/24(2022/3/15 3:5更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5歲的劉伯伯(化名),幾年前體重驟減,短短半年內從60公斤瘦到45公斤,食慾也變差、容易疲憊,家人本以為是自然老化未多注意。直到某次到醫院回診輸血,醫師發現他輸血頻率越來越高,從每月一次變成每週一次,且腹部左下方漲大,懷疑可能為其他疾病所致。

劉伯伯住院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罹患「骨髓纖維化」,後續醫師以口服藥物治療,病情才逐漸穩定,回復到每月一次的輸血頻率,狀況好時甚至不需輸血。但今年五月以來,台灣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劉伯伯擔心回診會感染新冠病毒,竟自行減藥欲拖延回診時間,豈料體內血紅素竟立刻降回危險值。

疾病特異性低難察覺 出現「十大症狀」應當心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劉耀中醫師指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少見的血液疾病,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好發於 65 歲以上族群,由於疾病進程較緩慢,患者往往需數年才察覺,且症狀無特異性,易與老化或更年期混淆。因骨髓分化不良、過度造血,使得骨髓被纖維、結締組織取代,造血功能轉而由脾臟或肝臟代償,使臟器腫大壓迫胃部,影響食慾及營養吸收,患者常出現易感疲勞、夜間盜汗、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力不佳、骨頭疼痛、發燒(體溫超過攝氏37.8度)、搔癢、腹部不適、易有飽足感、體重下降等十大症狀。如有以上症狀請盡速就醫,並進行抽血檢查。

劉耀中醫師表示,骨髓纖維化需經骨髓移植方能根治,但骨髓移植有年齡限制,通常年紀愈高的患者手術成功率愈低,故年長患者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如輸血、類固醇藥物、賀爾蒙治療,或藉由口服藥物,抑制基因突變、減緩骨髓刺激,有效縮小肝脾腫大,進而降低輸血頻率。

劉耀中醫師提到,口服藥物雖能有效改善病況,但須長期持續服藥,不少患者自感病況穩定,而擅自停藥或減少劑量,「最怕的是一整個月都沒回診用藥,就很容易使病況失控。」劉耀中醫師補充,疫情期間有少數患者如前述案例,出現藥物戒斷症狀,身體不適狀況劇增,如今不少醫療院所已有視訊門診,甚至也可請家屬代勞領藥,呼籲患者切勿自行調整藥量或停藥。

骨髓纖維化未早治恐致肝硬化、內臟出血
劉耀中醫師提醒,若長達三個月以上血液數值異常,或有前面提到的十大症狀,應提高警覺,鼓勵民眾與患者可利用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測量表(MPN10)初步自我評估,若症狀持續未改善即應盡快就醫。

劉耀中醫師說,骨髓纖維化若未妥善治療,長期肝脾腫大,恐會引發肝硬化,甚至有約有四成機率演變成急性血癌;若長期血小板、血紅素低下,也可能造成心臟負擔、內臟出血機率變高,甚至容易發生感染。

劉耀中醫師呼籲,因骨髓纖維化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全,除非患者有其他符合新冠疫苗接種之禁忌症不適合施打,否則都建議患者可接種疫苗,施打前也最好先與醫師討論,在病況已獲控制下及早完成施打,可避免因感染而引發其他重症。

MPN10量表請點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PjNQXH2Cc8CWpkHnZ1RKC1PUGfSFuCgW/view

TW2108205162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