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越不願打疫苗?醫警告「疫苗債」欠多,小心⋯

年紀越大越不願打疫苗?醫警告「疫苗債」欠多,小心⋯

2021/12/29(2022/3/15 3: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延燒2年,逾2億5萬人確診,更導致超過5百萬人死亡,而在受到疫情長期威脅下,世界看待健康與免疫的看法也逐漸改變。集結8個國家、針對超過1.6萬名50歲以上民眾研究的跨國「疫情下健康與免疫認知大調查」結果就顯示:受試民眾對於健康狀態重視度由65%提升至76%;但疫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僅由44%增至65%。

50歲以上疫苗施打率低,過半數得病才驚免疫力下滑
調查結果提到:男女性對健康重視有落差,相較女性高達81%將健康視為重要,男性則僅有71%。此外,對於自身免疫力衰退與老化認知,只有25%的研究對象,認為自己已衰老到如真實年齡的50、60歲,但卻有超過2倍、達52%的研究對象雖察覺自己免疫力變差;顯示民眾雖然認為自已還年輕、不服老,但事實上免疫力早已大不如前。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台灣近幾年公費流感逾65歲僅有5成出頭;此外,觀察新冠疫苗施打率,台灣竟是隨年齡越大施打率越低,除了50歲以下施打率有約近8成外,75歲以上只有7成3。反觀日本是50歲以上族群施打率幾乎都超過9成,年紀越高覆蓋率越高,90歲、甚至百歲人瑞施打率都超過9成,凸顯台灣最需要施打疫苗的銀髮族群,反而積極度較低,恐致重症與死亡風險急速上升,可見民眾仍未建立良好的疫苗施打觀念。

林應然指出,民眾常以為疫苗是孩童才要打,成人不用打,也對自己的身體機能很有自信,「但事實上,約50歲後免疫力就會開始快速下滑,加上幼時施打的疫苗,保護力也已隨時間降低,成人若無接種常規疫苗,會讓自己在無形間暴露於感染與重症的風險中!」

疫苗施打率低!常見「3迷思」與「不怕死現象」

迷思1:不服老!養生/運動免疫就能保值?
醫:50歲後免疫細胞不僅減少,且合作禦敵力下降!

人的身體機能在20多歲時達到高峰,爾後就開始走下坡,免疫力更是在約50歲時急速下降。
林應然解釋,免疫細胞在50歲後不僅數量衰退,甚至合作對抗傳染病的能力也下降。年輕時,免疫細胞生成快速,面對病原體的入侵,可以快速反應,強勢回擊;但邁入中高齡後,免疫細胞生成效率降低,合作能力也變差。

因此50歲後應首重疾病預防,也就是透過施打疫苗,教育免疫細胞辨認病毒樣貌,提前累積抗體大軍、鞏固防禦陣線,未來真正的病毒襲來時,才能及時反擊,有效預防重症與死亡。

迷思2:只有小孩要打疫苗?
醫:跟新冠疫苗一樣,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恐欠一屁股免疫債!

林應然說明,如同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會衰退,常規疫苗保護力也會隨時間下降,面對環境中持續存在的病原體威脅,一旦免疫力降低,又碰到傳染病源,此時易由於沒有施打過疫苗,或是保護力已下降,體內未有足夠抗體,促使重症與死亡風險自然大幅提升!

林應然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應謹記主動施打破傷風、流感、肺炎鏈球菌、帶狀皰疹、以及男女都應該施打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等疫苗!

迷思3:老了有保險不用打疫苗?
醫:不生病比什麼都重要!

「台灣人雖然很愛買保險,但卻不愛打疫苗,這其實是本末倒置!」林應然強調:「比起保險,要降低疾病的衝擊,完善自己的『疫苗施打保單』更為關鍵!」提醒民眾應定期檢視自己的疫苗施打表單,特別是50歲以後,及時補齊各種預防性及加強性疫苗,才能實現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

不怕死現象:疫苗打氣低!台灣民眾不見疫情不打?
醫:保護力非馬上產生,莫待疫情爆發才搶打!

我國疫情控制良好,疫苗施打率持續低迷,除了因一般民眾未普遍建立危機意識外,政府和醫療院所在最需落實施打率的第一時間,也沒有提出明確的獎懲措施。林應然直言:「新聞沒報、親友沒有發病,疫苗施打積極度都很低。醫護人員說得再多,都不如親眼見到身邊親友發病後的慘狀,更來得有說服力。」

林應然提醒,疫苗施打完保護力不會馬上產生,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生成抗體,產生足夠保護力,若總是等到傳染病爆發才搶著打疫苗根本來不及,甚至還因為要到醫療院所施打,徒增感染風險。

孝順長輩首顧健康,先存下疫苗保單更有保障
林應然指出,預估2030年時,全球60歲及以上的人口將增加1/3以上,因此我們應當更重視與長者健康息息相關的常規疫苗施打。建議民眾:「想要孝順家中長輩,比起包紅包或送禮,直接帶長輩到診間施打疫苗,送他們一張疫苗健康保單,才是守護他們快樂與健康的最佳方式!」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