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開始學教養bobo愛說話家長放輕鬆,不心急
2018/1/31(2022/4/18 21:50更新)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
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許多家長經常會詢問治療師:「寶寶不喜歡說話,該怎麼辦?」經過專業語言治療師的評估後,卻又找不到任何語言發展的相關問題,因此家長經常摸不著頭緒而心急如焚,而家長越心急,寶寶也越有可能不想說話。如果不是語言發展的問題,那究竟寶寶不愛說話的原因是什麼呢?
家長省思題
先檢視自己與寶寶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
「刮別人的鬍子之前,先將自己的刮乾淨」這句話也很適用在家長的教養行為上,我們總是覺得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卻忽略了檢視「自己是否才是問題的根源」,以下提供幾個寶寶不愛說話的原因,家長們先檢視一下自己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模式是否出了問題。
- 認為自己對於寶寶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只要寶寶做出一個動作或發出一個簡單的聲音,就直接斷定寶寶的需求,並立即給予關心與協助;或者,寶寶只要使出「一指神功」就可以獲得完善的服務。然而這些是否讓寶寶產生過度依賴的行為呢?
- 平時因為忙碌而陪伴寶寶的時間過少,因此無法吸引寶寶主動與您互動,更別提寶寶願意開口跟您說話。
- 家長因忙碌經常利用電視、手機、平板等3C產品來安撫寶寶或成為他們的主要玩伴,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得到相關的語音回饋,何必花費口舌呢?
- 給予寶寶過大的壓力,無時無刻都逼迫寶寶要能夠開口說話,無論是打招呼、教學式問答(例如看到蘋果就問寶寶是什麼顏色)。
- 經常請寶寶要向其他喜歡說話的人學習,例如跟寶寶說:「你要學哥哥說」或者刻意要求寶寶模仿您說話,例如「跟著媽媽一起唸」
- 與寶寶的對話大多使用封閉性的問句,例如「要不要?」「餓不餓?」「想不想睡?」等,寶寶只要搖搖頭或點點頭就可以回應。
- 選錯時機與寶寶說話,例如寶寶專心玩著自己的玩具並自得其樂時、肚子餓時、想睡覺時或心情不好時。此時,如果家長因得不到預期中的回應而逼迫說話或對寶寶動怒,他們就更加不可能開口說話。
有時與寶寶之間良好社交互動會比說話來得重要
- 開口說話只是溝通的其中一種方式,溝通還包括眼神接觸、肢體動作、利用各種方式發出聲音等。1歲至2歲的寶寶,因認知能力已大幅提升,所以更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邏輯概念與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足,因此仰賴較多的肢體互動,例如擁抱、親吻、揮手、點頭或搖頭等,寶寶高興時即會親吻他人的臉頰,難過時會向父母索討安慰的擁抱等;父母也可以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讚賞或鼓勵,如寶寶表現良好時,賞以愛的抱抱、摸頭或擊掌等方式做為回應。因此,如果寶寶不說話,但可以透過其他溝通方式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並藉此展現人際互動的意願時,或許家長暫時可以先鬆口氣,不用過度擔心。
- 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與寶寶互動,不預設一定要寶寶開口說話的立場,有時家長過於有目的性的互動反而會讓寶寶提高警覺性,進而降低互動的主動性與意願,就更別提開口說話囉!
- 鼓勵互動(口語或非口語皆可),但不是逼迫,寶寶也會有心情不好不想理人、打招呼或說再見的時候。
- 必須多跟寶寶聊天,無論他們聽不聽得懂,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試著向寶寶說明,但不一定要求口語上的回應。
- 每天可以安排固定的「聲音遊戲」時間,在這個時間裡,家長可以盡情地與寶寶玩聲音相關的遊戲,並善用繪本、玩偶、音樂等有趣的元素,增加寶寶的學習動機。例如,唸故事書時可以融入各種動物、交通工具的聲音,善用這些有趣的聲音與寶寶互動,例如寶寶扮演三隻小豬中的大野狼,要發出「呼!」的聲音將茅草屋吹倒。
- 當寶寶在互動中發出聲音時,先別急著猜測寶寶想表達的意思,趁機跟寶寶玩聲音互動的遊戲,例如模仿寶寶的聲音做為回應,或者發出另外一種聲音,有時「雞同鴨講」也能培養出另一番互動上的默契唷!
- 儘管寶寶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但不代表他們可以準確表達想法,尤其是當寶寶生氣或不開心時。2歲以前寶寶的情緒受限於語言發展與邏輯思考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更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此時,家長應該更有耐心地去聆聽寶寶的訴求,並給予正向回應與關心,切勿跟著寶寶動怒。
- 當寶寶獨處玩玩具時,家長可以試著「徵求他們的同意」,先與他們一起玩。如果寶寶願意接納一起玩樂,並玩得開心時,可以在遊戲中與寶寶試著聊天或引導說話。
結語
如果您對於寶寶不說話的問題仍感到憂心忡忡,建議可以到當地的語言治療所、醫療院所的復健科或兒童發展中心,尋求專業「語言治療師」進一步的評估與諮詢。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注重「食育」‧為下一代把關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和bobo一起探索神祕的海洋世界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春暖花開,帶著bobo踏青去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幼兒園先修課程,您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傳統藝術真有趣‧認識民俗童玩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可能還會想看